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语文与学语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语文与学语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笔者基于以上要求和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特提出“教语文”和“学语文”两个概念。

“教语文”是指按照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中心,课堂呈现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境地。而“学语文”应该与此相反。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课堂呈现方式是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只是一个引导着和参与者。按照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衡量上述两种情况,显然前者是要摒弃的,后者才是要大力提倡的。

课改已经进行到收获阶段了,然而在现如今的语文课堂上仍然有很多教师仍然热衷于“教语文”。

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教学生学生学习语文,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教学生学习什么?教给学生什么?可能是一直制约着学生的发展和语文效率的关键因素吧。我们似乎都曾鄙夷过“教书匠”这个词语,但是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每天都在重复着“匠”的工序呢?庄稼人,把手艺高超的人称之为“匠”,“泥瓦匠”有对于砖瓦独特的技艺,别人是学不来的。事实上,他们自己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抹泥、砌砖…… 我们语文教师呢?备课、查资料、找课件、讲课、批改作业、批改作文。但是,泥瓦匠的成就是完成了一座精美的屋顶。而我们语文老师呢,讲完了教学进度,可能是最大的安慰了。同样是“匠”,在农民那里是巧的代名词,而到了教育里变成了个贬义词。为什么?因为,泥瓦匠面对改造的是一堆冰冷的泥沙,成败决定于他们自己的手艺。而我们教师,面对的则是活生生的学生,有思维有主见的学生,他们才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内因。扯得似乎远了点。我们语文教师的付出很辛苦的。但是,我们似乎都在忙活自己的事情,口若悬河的讲解,条条是道的分析,不厌其烦的批改――但是我们的学生呢,他们在台下只是个观众,只是个偶尔回应一下的局外人。这就是教语文,我们都在努力的做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时刻关注着学生的主体动态,时刻都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事实上我们作为语文老师,都在投入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忽略了学生的主体特征。既忘记了学生的主体的需求,也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通常都是急于把更多的知识塞给学生,把课文看作了连通器,把学生当作了接收器。前几天,亲历了一位老师的赛讲课《只有一个地球》,在这节课中,这位老师可谓是旁征博引。有每个段落的精彩分析,有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解析,有环保知识的渗透,有破坏地球的惊心动魄的视频展示。该教师在前面是声情并茂,口若悬河。但是,学生的动静却不大,只是机械地回答“是不是”,跟着迎合着读读课文。我想,这节课要是科学地评价,应该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是,老师只是知道自己在教给孩子们知识,渗透他们情感教育。学生没有真正地走进语文,没有真正动起手来学习语文。

那么,怎么样才能实现教语文和学语文的统一呢?我想二者的关系是学语文是前提,教语文是提升。我们都知道,矛盾关系中,外因是次要的,而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内因,学生就是学习的内因。如何才能更有效释放出内因的能量呢。

首先,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先走进课堂,走进课文,找到他们的使命和角色,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例如,可以通过导入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望。很多名师去巡演,都是从学生们的身边谈起,谈着谈着步入课文的学习。于永正老师的习作指导课的开场白:

(于老师笑容可掬地走上讲台)

师:同学们,我姓什么?叫什么?

生(全体):姓于,叫永正。

师(板书:于永正):这是我的名字。我来自江苏徐州,是一位小学教师。怎么称呼我啊?

生(全体):于老师。

师:称我于老师是表示对我的尊重。还可以怎么称呼我?

生1:还可以叫您于爷爷。

师:握握手。叫我于爷爷,说明他把我当作他的亲人。还可以怎么称呼我?

生2:于伯伯。

师:于伯伯,我一下子年轻了,降一辈,由爷爷变成伯伯了。(笑声)

生3:那我就再叫亲切一点? 永正叔。(生笑)

师:握握手!啊哟,多像我的侄女呀!有没有敢叫我于永正的?(几秒钟后)

生4:于永正好!

师:我是说谁敢叫我于永正。

生5:于永正!

师:到!在下便是于永正!(笑声)同学们,他叫我于永正,说明他把我当作他的朋友。名字就是由人来叫的,是个符号。叫我于老师是表示对我的尊重,叫我于爷爷、于伯伯,是把我当作他的亲人。我们可以上课了吗?

于老师在这种浓浓的情意中开始了自己的课堂,学生怎能不投入呢?

其次,教师要走近学生,和学生是一道的,和他们一起去认知,一起去解读,一起去探索。在赛讲《彩色的翅膀》时,我忽然发现这篇课文学生们已经学习过了。我不能再硬着头皮当作一节新课来讲了。“你们学习过这篇课文了吗?”“学过了!”“没有!”教室里传出了两个声音。(对于六年级的大孩子们,可能怕是老师尴尬,有意配合吧)“没有关系,老师知道温故可以知新,还知道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但愿这节课你能有重温后的收获。”这样,师生的彼此的壁垒就打开了。老师和学生的认知的起点是相同的了――真实地共同来复习课文,这节课学生是实实在在地走进了课堂了。

此外,学语文最重要的是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并处于沟通和交往之中。老师地设计的每个环节,对于学生来说都应该是有效的,或是引导思考或者是指导读书或者是圈点勾画。并且在指导学生的行动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比如批注存疑的习惯等。同时老师在这个过程中,随时做好他们的引导者、合作者。检查他们的读的情况,了解他们的勾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疑难的问题,提醒他们认真及失误的地方。所以教师始终处于学生的中间,而不是端正地立在讲台前静静地看着学生的活动,是导演不是观众。并且课堂的推进是根据学生的动态在调整在生成,每一个名师都是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因势利导的能手。这也是教育的机智。教师的教是在这个时候体现的,精当的点拨,得当的引导,妥当的解疑,恰当的导评。教给学生的是方法,教会学生的是习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老师的使命,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走进语文,享受语文,并掌握学语文的方法和习惯。

教语文,教的是方法,学语文,学的是技巧,践行技巧。教的职责是老师,学的任务是学生。或者说,老师的责任是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技巧和方法,并且让学生用学到技巧和方法获取更多的知识。

(责编 张敬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