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才能上好一堂语文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才能上好一堂语文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语文公开课中,热热闹闹者有之,花里胡哨者有之。课堂上作秀得多,真实而自然得少。评课者中,有真知灼见得少,大谈新理论新名词得多。本文指出了公开课的诸多误区,从课堂要讲求真实自然、不能脱离语文的学科特点、要让学生真正习而有得等方面,探讨了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具备的要素。

【关键词】语文课 真实自然 学科特点 学生习得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6-0089-02

为了体现新理念,展现新课标的要求,从上到下开展公开课的趋势愈演愈烈。不管是郊区,还是市区,每年都要安排若干公开课比赛。这样的课,我上过不少,也听过很多。可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呢?

有时对同一堂课,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在一堂语文公开课上,教师首先出示教学目标,接着声情并茂地用故事导入,然后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之后,学生围绕教师事先设计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发言……从课堂主体来看,这堂课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思维活跃,发表了许多独特的想法,充分满足了学生表达的需求,应该是一堂好课。可从教师的主导作用来看,学生虽然各抒己见,但教师没有及时准确地点评这些意见,使整个讨论也没有达成共识,教师没有发挥好主导作用,因此又算不上是一堂好课。我想,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是多元的,对课堂的评价也应是多元的。师生互动多的课堂,不一定就是好课;学生话不多的课堂,也不一定就是坏课。眼光不同,标准不同,角度不同,对同一堂课就会有不同的评价。要评价得更全面、更准确,应多学习新课标,多研究新课程,唯有这样,才能看得更深刻,说得更到位。

但有一点,上公开课的教师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管这堂课怎样设计,都不要设计得过了头,不要把它当成“技艺展示”课,不要把它上成给别人看的课,因为“好课”最基本的要求是真实和自然。

一 教学设计再巧,课堂还需真实、自然

每一位上公开课的老师,都要花很多时间做准备工作,他们觉得公开课肯定不能与平时一样,似乎没有新理念就不行,所以多方寻找资料,绞尽脑汁,在课堂上想出奇制胜。更有甚者,为了上好公开课,在课前反复演练,把新课都炒成了熟课,在真正上公开课时,学生几乎毫无新鲜感可言。也有的老师提前把问题告诉个别尖子生,让他们准备在课堂上发言,上课时学生自然是语出惊人、一语中的,而老师的课堂设计更是显得张弛有度,几乎无懈可击。有人为了制作精美的课件,耗费了许多的精力和时间。有人为了完善课件,请别人反复修改,最后课件被别人删改的面目全非。

像这样的公开课,往往都是一些示范课、优质课比赛,它的意义原本是要真实而自然地展现课堂案例,让授课者和听课者讨论新的教学理念,对自己今后的教学起示范与指导作用。可是,如此示范课、优质课,“优”在何处?“示范性”又何在?好课需要设计,但设计不等于作秀。真实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文章的生命。教学研究的出发点,应该回归自然,求真务实。好课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如果一堂课是真实而自然的,那么它即使最后上成了“坏课”,也能总结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水平和执教能力,最终定会上出真正意义上的“好课”。

二 课改理念再多,不能脱离学科特点

有些公开课,教师把它变成了演唱课、表演课、拓展课、辩论课……似乎不这样就不叫课改,就不能体现新的课改理念。有些教师喜欢让学生合作探究、课堂展示、课外拓展,可是如果研读文章的时间只有三分之一,而延伸拓展的时间却占到了三分之二,这能算是一堂好课吗?花几分钟读一读课文段落,而用几十分钟让学生讨论、发言,这真的能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吗?怎样体现新的课改理念,其实需要我们深入地学习和理解新课程标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握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学科特点,让语文教学回归文本,加强朗读训练,重视语感的培养。

第一,教师要带领学生回归文本。我们知道,语文学习的依托是课文,是文章本身。一篇课文,很多老师也要反复地读上若干遍,才能对文本有初步的理解,而在课堂上只让学生读一两遍,他们能有多深的理解呢?不管是整体感知内容和情感,还是探究更深层次的问题,它的基础都是充分地阅读和理解文本。失去了这个基础,整体感知和合作探究就如空中楼阁。对待文本不求甚解,后面的延伸、拓展也就失去了根本。如此,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便会无的放矢。

第二,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一篇文章往往蕴涵着作者丰富而真挚的情感。有的沉郁,有的激昂,有的忧伤,有的欢快,而这样的情感,需要用心品读才能深刻领会,这是任何的讲解或者讨论都不能代替的。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富有内涵的词句,让学生细细体会,这样才能真正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授《岳阳楼记》时,引导学生关注最后一段的设问句和反问句,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对比手法的使用及其作用,体会作者对友人殷切的期望和知音难觅的感慨。

第三,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叶圣陶先生曾在文章中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中国的传统教育很重视语感教育,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样的名言,我们耳熟能详。语文素质高的人,往往是语感能力强的人。因此,语感的培养应是语文学习的核心。

对一些经典诗文,切忌讲解太多,练习太多,因为多讲多练不如让学生熟读成诵。读得多了,记得多了,语感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

三 突出教学重点,学生习得才是好课

现在有一种较普遍的课堂教学流程是这样的:新课导入字词音义学生阅读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延伸拓展课堂小结。似乎不解释词语就会丢失基础,不讨论就没有合作探究,不延伸拓展就不够丰富,不画龙点睛地总结就不算完整。如果每堂课都这样设计就缺乏新鲜感,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教无定法”,就是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以及文体要求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面面俱到反而不如重点突出。古代诗词要重视诵读,议论文可以侧重讨论,小说人物可以进行比较分析。当我们突出某一重点时,就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在教授《湖心亭看雪》时,我重点抓住“白描”手法的学习与运用;讲解《秋天》时可重点抓住几个传神的词语,以此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引领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有时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激烈,探究得越来越有深度,教师千万不要随意打断,不如顺其自然。这其实是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了教师的人文关怀。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动机、兴趣和接受能力是随时会发生变化的,教师要根据这些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因地制宜地调控课堂。做到课前有准备,上课不拘泥。有些教师有了辩证的教学观,课堂上有了一些创新的做法,评课者却认为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没有体现新课改精神。这恰好反映了评课者自身缺乏动态辩证的教学思想,眼里没有学生,只有课标,从而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课标虽然指导教师的教,更重要的是为了学生的学。因此,我们的教学方法是为教学重点而设,为学生习得而设,要真正地让学生学有所得。

总之,好课应是一堂真实而自然的课,是一堂有语文特点、透着语文味儿的课,更是一堂让学生习有所得、印象深刻的课。这样的好课,是执教者关于教学理念和教育理想的厚积薄发。这样的好课,是执教者教学智慧的结晶和个人生命力的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