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培养学生兴趣 促进语文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培养学生兴趣 促进语文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兴趣能激活主体,使学生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随之大幅度提高。学习的兴趣会推动着学生去探求知识,鼓舞着学生去攻取知识的宝库。所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促进语文教学尤为重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1-0054-0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它是一门集人文性、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极强的科目,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只当书记员、听众,往往忽略学生主体作用和本身的巨大潜能,往往忽略学生个体经验和感受,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孔子和爱因斯坦都给我们总结了这一做学问的方法,它强调了兴趣的重要性。确实,兴趣能激活主体,使学生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随之大幅度提高。学习的兴趣会推动着学生去探求知识,鼓舞着学生去攻取知识的宝库。所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促进语文教学尤为重要。 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兴趣呢?

一、避免单调、呆板的教法,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

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年龄心理特点,讲解的语言力求做到具体生动,使学生不仅能听懂、听清,而且想听。同时,要求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依据文字描述作一些想象性描画,以激发学生兴趣,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语文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教学,它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课本,而要内外兼修,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走进广阔的文学世界,不能让学生成为一只小小鸟,怎么飞也飞不高。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安排学生课外阅读一些文学作品,要求他们写出作品所表达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以及自己读后的独特感悟。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你会发现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作文有了一定的深度,有了个人的感觉,多了一份真情实感,而少了许多空谈阔论。

二、引导学生用说的方法学习课文,让讲台成为情感流动的舞台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在教学中,我力求把握好每篇教材的思想性,理清文章的结构布局,摘出一些关键词语,用说的方法来学习课文。这种方法既能培养学生专心阅读课文,又能培养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的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出人文思想、独特的人生感悟以及细腻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如何去感知世界人生,感知人世间美好的真情、友情、亲情等。我认为语文老师同时应该结合课文让讲台成为感情流动的舞台,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样,语文老师就不能板着脸去面对这些活泼天真的孩子,突出其所谓的“师道尊严”。而要增加老师的亲和力。古人云“亲其师必信其道”。教师要用充满感情的语言、神态,要用充满激情的动作,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将学生带入意境进入角色,去品味文章中人物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

三、鼓励学生质疑提问,用欣赏的眼光去爱学生

学贵质疑。宋代朱熹说过:“教学生无疑处生疑”,学生读书时能提出问题,说明他读得深入,想得深入。《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殆”,这话从反面说明了在学习中不断思考的重要性。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鼓励和欣赏的眼光,用爱去对待学生,从而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高尔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叶圣陶也说:“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一个心如止水,对学生冷漠无情,缺乏爱心的教师,不但不能教育好学生,还会导致学生人格缺陷,使学生缺乏应有的学习信心和兴趣。鼓励、赞美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为老师应该懂得欣赏和赞美这一艺术。哪怕学生有了点滴的进步,我们都要大加赞赏,同时,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作文教学,我认为老师不应吝啬分数,不要把分数抠得太紧,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衡量学生,这样会使学生的写作失去自信,产生焦虑,从而对作文产生畏惧、反感。我在改作文时,对分数非常大方,只要学生有一点优点,就大胆肯定,经常打出九十分的高分,甚至满分,有时把一些好的作文张贴在教室里,这样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写作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力。

最后,我认为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内涵,多读书看报。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得有一杯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教师的知识不仅应该多于学生,而且应该不间断地“储水”,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尤其面对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和急剧膨胀的知识总量,教师必须广泛地学,深入地钻,不断地探索,既巩固原有的知识,又不断补充更新知识。只有这样,在上课时才能旁征博引、左右逢源,提高上课的艺术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我们应该给学生插上一双兴趣的翅膀,让学生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