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遥望玉珠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知道唐杉,是因为去年青海玉珠峰的山难。
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是野外探险者、业余登山爱好者的圣地。去年五一节,四支业余登山队挑战玉珠峰,不幸5名队员在登顶时失踪。为此,中国登山协会特意组织了寻找救援活动,在那次救援活动中,唐杉出了名。
唐杉出名是因为他那双眼睛,猎人的眼睛。
那次救援队仅用了两天就搜索到5位遇难的登山爱好者的遗体,出兵神速而有力,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说,幸亏有了唐杉的眼睛。几重雪山望出去,他可以告诉你,在我们看来是黑糊糊一片的东西究竟是石头还是要找的人。
这次在玉珠峰,我果然见识了唐杉的眼神儿。他带着我们记者去拍野驴。刚上了一个高坡,他压低声音说,别动,都别动,野驴。大家木偶一样立在原处,眼睛溜着,只有山和山呀?哪儿呢?他轻声说着,指着天边,确实,有一堆黑点。其实,别说动了,就是又蹦又跳,那些驴儿也没有反应,但看老唐那么小心的样子,没好意思。
他看着天边说,今年的野驴比去年少了,那样子好像那些驴儿是他的老友。
其实不仅驴儿是唐杉的老友,唐杉随口可以说出黄羊分成哪三种,瞄上一眼,可以断定几里开外有一群野耗牛。唐杉没有照相机,可动物们的样子,他指指自己的胸口:在这儿。
他的眼力在玉珠峰频频地发挥着作用。比如寻找走失的大卡车,比如眺望山上下撤的队员。我们也因为有趣而跟在老唐屁股后面追着问:唐大哥,唐大哥,能看出来那个红点点是谁吗?
摆明了是句调侃的话,可老唐不这么想,站定了,极其认真地为我们放目远望着。
今年再上玉珠峰,老唐是要登顶的。走之前,他写给大连山友大刘一封信。写了为什么想上玉珠峰的原因,几句闲聊的话让大刘,这个一米八几的汉子看着掉了眼泪。大刘说去年在玉珠峰搜寻时,我知道老唐的腿有伤,但不清楚有多重。现在我才知道,1999年他的腿伤之后,由于当时经济窘迫,“没有住院,也没有打石膏,休息了两个月便上班了。”大刘说老唐在信里轻描淡写地告诉他:“去年五一在玉珠峰上你看到我在整理鞋,其实当时我的腿关节已疼得我有些坚持不住了。但如果当时让你们知道这些,你们就不会让我参与救援活动了。”
大刘说:“唐杉大哥就是这样拖着一条伤腿,在玉珠峰海拔5600米找到了山友王涛的遗体,并在那里给王涛砌了一座让我至今难忘的坟。他还拖着一条伤腿,一个人扛着铁担架到海拔5300米,并将王涛抬到了5000米的大本营。唐杉大哥不是个英雄,更不是个名人,但绝对是业余登山爱好者的楷模。”
今年玉珠峰登山节前夕,大刘为他的唐大哥给青海登协发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说:“由于种种原因,在唐杉大哥的登山活动里从未有过登顶的记录。他对我说你曾经给他发出过登玉珠峰的邀请,但他不相信是真的(真是憨得可爱),让我替他问一下。”大刘说一定要让唐杉大哥了此心愿,也让他替那些当年参加玉珠峰山难搜寻的民间人士,看看长眠在那里的山友……
听说了这一段后,我大声感叹,唉!悲壮的唐杉。刚听到悲壮二字,深圳的山友王石急了,怎么会是悲壮?明明是个快乐唐杉,你太有优越感了吧。看着他着急的样儿,我呵呵地笑,心里不服。
终于,今年五一节,我在玉珠峰见到了唐杉。也很快认定了:快乐唐杉。
头次碰面是在大本营炊事帐篷前。好像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合适的地方了,他端着一大盆菜往帐篷里送,腿一拐一拐的,殷切地问每个人吃饱了吗。说了两句话,他就很得意地说:“我这次出来可光荣呢,老婆亲自把我送上火车。”
唐杉登山是从60年代开始的。他的爹妈被下放到很远的地方去了,这个黑帮子女似乎每天都是班上多余的人。三个年级一个教室,一旦不够坐了,唐杉就被放逐。于是,自己出去转悠,“在寂寞中寻找刺激。”这是他说的。所谓刺激,就是打猎了。他没有枪,用铁丝做套子、夹子,更多的时候是追猎物。
1970年的2月22日,唐杉说这个日子忘不了。爹妈让他去送个信儿,他走的是山里的小路。这一走,他发现,自己更喜欢在山里转悠,没人干扰,很安全。从这开始,他爱上登山了。在山里寂寞了,还是打猎解闷儿。要打东西就要有个好眼神儿,眼睛怎么好?一是锻炼,二是分析。分析是动物的脚印还是人的脚印,动物的脚印又是什么样的动物。这些经验后来在博格达和玉珠峰都用上了,两次一样,都为了找人。
在博格达,他说失踪的香港队员只会是在高度5300米左右东面山脊滑坠,因为一面是岩壁,一面是冰壁,香港人攀岩的能力强,有可能选择有岩壁的东面。在玉珠峰,他也是凭感觉判断人在东坡。因为风从西面刮来,他考虑南方人不适应风雪,有可能顺着风前行,在山脊上只有有经验的人、体力强的人才会顶着风向沿正确的下山路线走,而当时的登山者已经没有这个能力了。结果是,他的判断都是正确的,所以说,他的判断在先,之后才是好眼力。听着老唐轻描淡写地讲述在我们每个人看来传奇而惊心动魄的故事,每个听故事的人总是不由得抬头看看温柔的玉珠峰,她也安安静静地听着看着,就在她脚下,上演的每一幕悲喜剧。
去年5月9日,唐杉穿着一双大头鞋、一身迷彩装就来玉珠峰了。那套行头是1998年登博格达时当地部队送的。认识国家登山队之前,老唐认为这已经可以称得上是登山装备了。4天后,在西大滩,老唐和队友找了一位向导,开始琢磨怎么上山适应。可第二天中午,大批的车开到了大本营,既有警察也有武警,他们这才知道:出事了。当时,5名遇难队员中只找到了一具尸体,武警官兵地毯式搜索到了海拔5300米,高山反应阻止了搜索的脚步。唐杉自告奋勇地说,我们可以参加搜索救援,但装备落后,尽最大努力吧。5月15日的早上9点,老唐带着维族兄弟上山了。
海拔5400米的广东队营地还没到,老唐就看见乌鸦飞了起来,脏乱的营地上到处是垃圾、帐篷杆、煤气罐,老唐顾不得多想开始清理垃圾,这些东西留在山上是不可能回收的。作为一个爱山的山友有责任把这些东西带下山。当背包装到压得人喘粗气的时候,老唐看到了红白相间的衣服,是遇难者,距离营地不足100米。老唐说,这个判断一出现,人就难受起来,紧张得绕着圈走,不敢靠前。
绕了几圈,老唐做的第一件事是用塑料袋把遇难者的头套住,不让乌鸦啄他的脸。再想想,埋了吧。一边找地方,老唐一边琢磨,都到了营地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当时看来这是个谜。
动手埋的时候,老唐发现维族兄弟总是怯怯的样子,大声说,快来,抬一下。他忘记了队友的民族习惯。尽管喊的声音很大,老唐心里还是紧张的,抬腿的时候,手哆嗦着。
冰层和碎石都是坚硬的,只能挖下去几公分,方圆十几平方米的砂石被聚集过来,遇难者的手、胳膊都用石头支了起来。这就是那个山友王涛的墓。
在这之后的4天里,在风和雪的寒冷中,唐杉和队友默默搜寻,在国家登山队赶到的时候,他手上已经有了4个人的线索。
尽管是这样,老唐说,见到王勇峰他们时,自己是那么难为情,因为自己身上的“装备”。果然,当王勇峰看见唐杉的那身打扮,毫不留情地“批评”他不是合格的登山者,轻视装备就是轻视安全轻视生命。
救援之后,唐杉穿上了一身真正的装备。来自全国各地山友包括王勇峰,都怀着无限敬仰的心情,把各个品牌的登山装备赠送给了唐杉。从此,“一个可爱的山友”,“新疆唐大哥”成了比唐杉更响的称呼。
因为这种评价,今年,老婆把唐杉送上了登玉珠峰的火车。
登了那么多年山,老唐家里唯一珍藏的登山装备却是一把铁锹。1998年爬博格达,这家伙派上大用场。那是他从海拔4700米一直下到海拔4500米,去接两个队友。在近乎垂直的300多米冰坡上,他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每5米、10米他就用大铁楸挖一个冰槽,为了让队友上来时放脚放包休息用。他这么一路挖了300米下去。可是,朋友,如果你也是一位山友,请一定记住老唐为什么要在家留下这把铁锹,他是要提醒自己,千万不能这么做了。没有优良的装备,在山上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不敢再琢磨的。如果不是大铁锹立在家里,他妻子是不可能赞同他进山的。
那次, 背着队友的包,他重回4700米,老唐说,当时感觉自己的肺要炸了,空气无论进还是出都成了问题。结果是,他吐了血,遗憾地放弃登顶下了山。其实为了这次登博格达,老唐和伙伴从1993年就开始准备和策划了。
比如在这之前,1996年,他去了新疆最热的地方:吐鲁番,吐鲁番最热的地方:火焰山。火焰山脚下,他帮人种了4个月的地,为了练体能,登博格达。
这之前,同年,他卖了朋友送的寻呼机,一台不错的机器,卖了580元。为了租登山器械,登博格达。
1999年,唐杉重上博格达。更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他的腿骨折了。直到去年救援,伤腿依旧折磨他,而今年,伤腿又再次阻止了他超越5600米的心愿。可是在大本营的每一天,我看不出这个又一次远离心愿的人的忧伤,5300米他不知上了多少趟,接队员、送队员、背过多少人的背包恐怕他自己也不知道。看着他拐着腿奔东奔西,就相信,他说那句话是发自内心的:山在那儿,今年登不上,还有明年,还有以后,人的生命是只有一次的。其实,你会感觉到,见到了山,他已经满足了。
下大雪的那个晚上,平躺在睡袋里,唐杉大声背诵他的人生准则,抑扬顿挫:热爱自然,保护地球,珍爱动物,善待生活,珍惜生命,好好活着。最后4个字蹦出的时候,帐篷里的人笑喷了。“唐大哥,太反差了吧?”老唐不笑,稳稳答来:“就是这个样子。” 背景一:五月山难
去年“五一”期间,4支业余登山队挑战青海省玉珠峰,他们分别是北京绿野仙踪登山队、北大天美登山队、北京K2登山队和广州绿野户外探险队。其中北京的一支登山队登顶成功,另一支队伍中途安全撤离。
5月6日,共5人的广州绿野户外探险登山队在登顶时3名队员失踪。
5月9日,北京K2登山队在登山过程中,发现了失踪的广东队队员王涛的遗体。
5月10日,北京K2登山队遇险,其中一人死亡、一人失踪、一人被冻伤。
5月19日,青海省体育管理总局牵头成立了玉珠峰搜寻工作领导小组,由国家登山队队长王勇峰担任组长兼搜寻总指挥。主要队员有不久前成功登顶章子峰的国家登山队队长王勇峰、教练马欣祥、深圳万科的王石、登山队的旺堆及青海、深圳、重庆、大连、新疆的救援人员共15人。其中,来自新疆的唐杉及队友是第一批投入救援的业余登山爱好者。
5月20日,搜寻小组在玉珠峰海拔5000米处建立大本营。
5月21日,15人搜寻小组经过一天的艰苦搜寻,终于在玉珠峰找到了在5月6日、5月10日两次山难中失踪的北京、广东业余登山队员的遗体。他们是广州绿野户外探险队队员王涛、邝君咏(女)、周虹骏;北京K2登山队队员任玉昆、王海亮。王涛与周虹骏均来自深圳。
5月22日,5位登山勇士的遗体根据其亲属的意见,分别在玉珠峰海拔5350米、5750米和5000米处就地掩埋。 背景二: 玉珠峰和玉珠峰登山节
玉珠峰,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境内的昆仑山脉。由于其相对较低的海拔高度和适宜的攀登难度,自1996年起,一直成为国家登山队向社会和民间进行登山知识、登山观念和技战术普及宣传的良好课堂。本着规范、安全、环保目的,中国登山协会在玉珠峰成功举办两届玉珠峰登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