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政治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政治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有效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已经成为广大初中政治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题型训练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鼓励质疑提升学生的逆向性思维;通过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类比性思维。

【关键词】初中政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初中政治教材内容丰富,综合性强,已经涵盖时事政治、经济发展、人文科学、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实质性的助推作用。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有效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广大初中政治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初中政治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通过题型训练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以某一个问题为中心,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观察、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也叫辐射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多向展开的思维,是根据已有的信息,由已知探索未知,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从多方向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向。笔者在上“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这一课题时,通过播放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后,伟大祖国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重大进步。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改革开放的意义是什么?因为这个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就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热点理论问题,笔者在课堂上拿出来让学生展开讨论时,立刻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通过大家富有争论性的激烈讨论,不仅使学生关注了社会生活,关心了祖国发展,而且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正确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

二、通过鼓励质疑提升学生的逆向性思维。

笔者在讲“法律护我成长”这一课题时,首先是让学生阅读一则关于我国酒驾现象禁而不止、居高不下的新闻分析材料,然后让学生思考究竟采取哪些措施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住酒驾问题。不少学生首先想到要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还有学生则从提出要对酒驾者进行严肃处理,以儆效尤。这样的回答虽然不是很高明,但可以体现学生能够从正反两方面切入问题,有效地展开逆向性思维,面对这种正反两方面的答案,笔者就充分予以肯定。在此基础上,笔者还让学生联系生活、结合现实,看看解决社会上的酒驾问题还有什么措施?不一会儿,大家纷纷发表各种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和意见,有的同学讲应该在公共场合张贴警示标志,有的同学想到应该有效追究同车人和劝酒者的责任。通过大家的讨论,学生都能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优化组合,真正从多角度出发、全方位思维,长期以往,其逆向性思维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提升了。

三、通过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类比性思维。

笔者在上“面对诱惑应该学会说‘不’”这一课题时,就让学生对社会上存在的诱惑现象进行分类,看看诱惑到底有多少种?有多少不同性质的诱惑?并要求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性现象,确保防微杜渐。学生在解答上述三个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类比既可以增强初中政治课的趣味性和活泼性,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掌握,更能够帮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各类不同形式的诱惑对青少年的危害,从而为初中学生健康茁壮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问题意识训练法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必须重视问题的作用。

1.激发学生想疑、敢疑

初中思想政治课要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学好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基本方法。对于学生提出的有独到见解的问题,要给予肯定和重视,使其感觉到成果的喜悦。即使有的问题有失偏颇的立场观点,也不能马上否定,而是给予辩证的点评,这样既保护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又纠正了其错误的观点;反之,教师动辄就批评指责,学生思维的“火花”就会泯灭,造成不敢想不敢说的局面,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无法进行了。只有发扬教学民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提出不同的观点,大胆的进行思考、生疑,才能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适宜的土壤。

2.教会学生生疑善问的方法

传授知识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更多层次上提出新的问题,形成善问,既可以是单项的知识问题,也可以是综合性的问题;既可以是智力因素的问题,也可以是思想教育的问题。例如:在初三第六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的小结中,我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用短语表达,另一组用疑问句表达,分别提出问题,最后,老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汇总归纳:短语组提出的问题有:经济建设的基本目标、经济建设的基本政策;疑问句组提出的问题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的基本目标是什么?怎样实现这一基本目标?(或基本目标的实现必须坚持的基本政策有哪些?)基本目标一定能实现吗?为什么?这样有助于学生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框架,展开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五、基本思维方式训练法

把培养基本思维方法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基本思维方法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其中最基本的思维方法是分析法和综合法。这是由事物的客观性决定的,作为整体的事物,它是由各个部分、关系、属性有机组成的统一体,都是由它的若干变化发展阶段内在的连接构成的。因此,人们认识事物时,要对构成事物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又要从事物的整体性去综合把握。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如何的传授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法和综合法,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复习初三的第六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第七课《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第八课《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文化》的时候,要求学生运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把这三课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有三个组成部分,最后下结论。即整体——部分——整体。教材84页最后一段可以看成是这三课的序言段,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共同构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把这一段展开就是第六、第七、第八课,通过分析最后在教材131页第三自然段下结论,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以上赘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请广大同仁

多提出更好更有针对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