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结合数字化技术挖掘、整理、抢救近代地震史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世纪初,随着现代地震仪器的发明和观测技术的应用及地震现场科学考察的开展,许多纸介质的地震原始性科学资料和照片真实地记录下了当年地震发生的背景、现场悲惨情景以及政府的应急策略等。这些弥足珍贵的原始性地震资料(史料),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进行地震成因、预测预报、应急与救援、重建家园等方面研究的基础资料。对其挖掘、整理、挽救及开发利用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历史地震史料的特点
1.资料分散。收藏形式多样
20世纪初期至1949年解放,我国尚未有专门的地震管理机构,导致记载地震事件的资料分散,收藏形式多样。地震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多在当地县志上有所反映;地震灾情和成因多在新闻媒体的报刊以及杂志上有所报道;震后救灾情况多在当地官员写给政府的报告中体现;对地震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资料和图片多存放于政府有关的研究所内。此外,民间许多地震爱好者个人手中也保存着不少珍贵的历史地震史料及照片。
2.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差
由于历史上多方面原因,现存每个地震事件的原始性资料(史料)大都不够完整,并且散落在全国各地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以及个人手中,难以形成系统完整的地震科学史料体系,不能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3.以纸介质原始资料为主
20世纪50年代中期及70年代中后期,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曾先后两次组织对地震历史资料进行忙编。但受当时技术条件所限,汇编的资料以传统的摘抄形式存储于纸介质中。我国大量的原始性地震资料和图片,仍大都处于尘封状态。由于纸介质的资料不能在计算机网络上传递,从而影响了原始性地震资料和图片信息资源共享和广泛应用。
4.年代久远,资料“濒临灭绝”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上记载地震的原始性资料和图片。绝大多数为纸介质,基本已经发黄变脆或残缺不全,其中许多成为了孤本。如果不加以抢救,这些资料一旦损坏,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对于这部分资料的发掘和抢救,用过去简单的复印和翻拍技术已不能奏效。急需采用当前综合性的新技术手段、有效的科学技术途径把它长期保存下去,以史为鉴,为社会广泛应用,已成为地震史料抢救和保护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主要内容
为有重点地抢救和保护历史地震史料,从2005年-开始。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确定以我国多震的云南省为对象。收集资料的时间段为1900年1月1949年12月,震级大于Ms6级以上的25个破坏性地震。收集原始性地震资料(史料)的类型选择了县志(方志)、文集、报纸、杂志、唱本、调查笔录、调查函件、电文、调查报告(汇报)、照片等10余种。
2.获取途径
以纸介质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目录为线索,以每一次地震事件为一个单元,通过到云南省档案馆、云南省图书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市图书馆古籍部、上海市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上海市图书馆、云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以及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情报信息部等20余个单位的查阅资料,将分散在各地的相关史料整合成较为系统完整的资料。
3.技术手段
(1)采用500万像素以上的数码相机,在自然光线下与所拍摄资料保持水平垂直进行拍摄获取;
(2)采用高速,300dpi对资料或图片进行扫描,然后用通用软件Adobe Photoshop进行页面处理。
4.取得的成果
通过以上工作,收集了1900~1949年云南省6级以上地震的原始性地震资料(史料)231份。对收集的每份原始性地震资料(史料),都进行了系统编排整理,使之形成系统的档案资料,构成系统的知识单元,明显丰富了地震历史史料的价值。
(1)各地县志对地震的记录。例如:光绪《浪穹县志略》卷1中对1901年2月15日(光绪26年12月27日)云南邓川6.5级地震的记载,《清实录》、《罗平县志》以及《晋宁州志》等对1909年5月11日(宣统元年3月22日)云南弥勒6.25级地震记载。
(2)当时各大新闻媒体对地震的报道。例如《大公报》、《申报》、《字林西报》(英文)、《新闻报》、《时报》、《盛京时报》以及《中央日报》等对1913年12月21日(民国2年11月24日)云南峨山7级地震、1917年7月31日(民国6年6月13日)云南大关7,5级地震等的报道等,这些文献无疑对了解地震情况提供了基础资料。
(3)有发表在公开杂志上的文章,对地震发生的探讨以及科学考察记录。例如:《地学杂志》、《东方杂志》、《科学》等;当时的云南省建设厅组织科学研究社会同各县局对1913年12月21日峨山7级地震近数月调查报告;《云南北界勘察记》卷二第十五页对1930年9月22日云南腾冲北6.5级地震的考察等,这些文献对地震的成因、构造背景以及震害作了分析。
(4)政府公文,例如:《内务公报》民国三年二月十五日(1918年)。第五期刊登1913年12月21日云南峨山地震后,云南省旅京绅士呈请大总统拨款赈恤醋;峨山县政府向云南建设厅呈报峨山地震灾情报告;1917年7月31日吉利铺7级地震后盐津县政府向云南省省长呈报地震灾情的报告;1925年3月15日云南大理凤仪7级地震大理李镇守呈报大理她震赈灾请求电文;1934年1月12日石屏7级地震后石屏县政府1934年1月21日(民国)给云南省政府等报告灾情的电报电文等,这些文章对地震时间、破坏情况、政府驻军救灾、群众反映等作了简明精练的记叙。有些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地方政府处理地震灾情的报告,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5)其他作品。如《竹密流水集》卷1页76,叶州居士陈维庚撰“吉利铺地震记”(19);《存斋集》卷4页1-2,(疚存斋文存续编)大理震灾记;李根源撰《雪生年录》卷2页9对峨山地震的记载等……
(6)震害照片。此次发现云南破坏性地震震害照片近百张。其中有1913年峨山震害考察照片,1925年大理风仪地震后尸体掩埋、大理北门施粥厂前灾民在等待救济以及英美住云南烟草公司房屋倒塌照片;1940年4月6日石屏6级地震人去屋毁的悲惨情况等,这些珍贵照片真实记录了地震的惨重灾情及灾民的困境。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地震破坏与救灾的部分照片。
三、原始性地震资料(史料)的数字化处理应做到两个结合
到目前为止。我国十分丰富的地震史料(大量文字记载,少量模拟照片等资料)都是以纸介质存储,个别音像资料为磁介质模拟图像存储。这些存储形态无法实现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远程信息共享。尤其大量历史性原始文字记载以及少量地震仪器记录资料、影像资料等,都分散尘封于各种不同场所下,无法形成系统的科学资料。当收集到或查阅到这些珍贵的资料后,仅仅简单地翻拍翻印在技术上已无进步可言,在存储形态上也不能满足需求。为此,该项目研究确定采用数字摄影、计算机数字化扫描技术、计算机图像编译技术等,通过Adobe Pbe-tosbep、Pageblaker办公页面排版软件,利用其丰富的模板、图形及刨意版式设计等新的先进技术,借以整合形成原始性地震资料(史料)的计算机数字化图像文件,并编制出真实的原始地震资料(史料)图像,实现原始性地震资料(史料)的真实再现和数字化转换,解决原始性历史地震资料(史料)的数字化电子载体储存与计算机网络信息共享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时刻注意将原始性地震历史资料的发掘、抢救与地震基本现象、基本知识的收集归类相结合。即按照尊重历史、求真求是的原则,根据已有历史地震资料情况和线索,并不断扩展,向各有关档案馆、图书馆(室)、资料室以及个人,通过走访、咨询、函件等各种方式尽可能齐全地征集、收集原始性地震资料(史料)。尤其是尽可能发掘没有掌握的资料(史料)。同时,对原始性地震资料(史料)归纳为地震波记录,地震感受及破坏的文字记载、自然破坏、建筑物破坏以及人员(牲畜)伤亡、救灾、重建家园、现场工作等图像类型,分别予以系统整合编辑,使原本分散无序的原始性地震史料形成知识链。
再次将原始性地震资料(史料)计算机数字化电子载体存储与地震科普相结合。地震资料(史料)是地震片段现象和社会响应的真实缩影,包含着大量科学信息。只有将其从封闭的状态中挖掘出来与公众见面,从而撩起其神秘的面纱,才能发挥其在防震减灾中的最大效益。为此,我们一方面致力于原始性地震资料(史料)的计算机数字化电子文件的编译;另一方面,经过精选、编辑了《中国近代破坏性地震图文精选》画册、制作了相应的光盘、并编制了相应网页在网上,使之成为宣传地震知识的直观而系统的科普材料。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10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