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三年试验报告:设计和教学实践笔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三年试验报告:设计和教学实践笔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跨校实验

过去三年多时间里,我们通过教学实践,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将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联系在一起,进行了三个大的系列课题“都市欲望”、“都市工厂”和“都市公园”。设计课题的基地选择在北京的某些局部地区,如五道口、大栅栏、大山子等。设计任务书只有提示,没有既定的功能内容和面积指标,鼓励学生通过现场观察自己发现问题,给自己找到服务于社会的切入点。2007年春末夏初,由北京市建筑设计院、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和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等单位支持,先后在北京和天津两地成功举办展览,向同行和各界展示了跨校、跨年级、共几百名学生的设计成果。其中部分学生作品在《建筑创作》大篇幅地发表,给予鼓励和支持。这样的实验也成为具有诱惑力的先例,吸引着更多学校进行类似尝试。

无界设计实验室

上述实验,往往同时面对数十位学生,加上课时的限制,讨论和研究的深度必然受到影响。过去三年多,我们在正常课时以外的所有时间和精力,投入了构思相同但是形式不同的教学实验:无界设计实验。在这项实验中,所有自愿参加的同学,结合科研项目和我们自订的研究课题,在业余时间里进行设计基础研究。

在研究和设计过程中,理论探讨的基本素养和实践所需要的技术知识缺一不可,不仅需要发挥已有知识积累的作用,而且需要不断探求和积累新的知识。在这个无界设计实验室中,除我们二人是职业建筑师,先后参加研究和设计的团队其他成员,来自不同的学校和专业背景,学习经历最久的是硕士研究生,最年轻的是一年级本科生。在工作过程中,不分专业和年级,没有等级制度,只要是学生能够胜任的工作,就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许多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在实践过程中依照需要开始接触和学习。所有的研究讨论,不分专业科目,而是完全根据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际需要。

涉及的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施工现场协调,野外考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献研究、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展览策划和设计、首饰设计、绘画雕塑、影像作品制作、文字写作、后勤采购、图书资料和档案管理等等。在这里,设计没有边界。在这里,所有的学生直接参与这些听起来好像专业性质相差很远的工作,在不同阶段担任具体工作负责人。在这里,没有一成不变的组织结构,轮流承担不同工作使大家得到多方面的训练。通过这样的演习,体会一个建筑师应当具备的全面素养:创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组织管理能力。

第N种状态

有人说:成天带着学生干私活儿。我们想,任何具有哪怕一点儿实践经验的同行都清楚,这样的私活儿,愿意干的人很少。设计基础研究,与任何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一样,时间和精力的消耗是无法计数的。无界设计实验,没有从体制上挑战任何东西,只是就可能条件进行我们认为有意义的设计研究工作。

形式

四分之一世纪以前,我们自己上大学的时候,刚刚改革开放,外来的东西已经开始渗透,但是根本的内容,或者说观念,仍然很刻板。从今天的角度回顾,我们接受的是“传统”建筑教育。还什么都不懂就被灌输:形式服从或者跟随功能。一直上溯到维特鲁威和老子,仿佛他们已经解决了所有当代问题。形式是载体,功能是货物,车载货,不是货载车。金科玉律,不容质疑。

紧随其后的,肯定是疑惑。怎样与现实挂钩呢?建筑史讲到现代主义,戛然而止。后面的,全是小打小闹,变形、变种。换句话说,现代主义的几位英雄人物,已经又把20世纪的事情琢磨透了。如果古人和前人已经抓住建筑的本质,甚至解决了所有问题,一切后来的努力都是徒劳,我们的生命也没有什么意义。把事情看得非常透彻,态度极其好,心平气和。创作,就像练习写大字要描红模子。这样的教导,让人觉得建筑很苍白,落满了尘土。

后来,经过很漫长的求学和跌跌撞撞的摸索才明白:形式就是功能,载体就是货物。载体或者说媒介不断变化,装载的货就与以往不同,我们正在经历的现实生活,才能成为营养和灵感源泉,创作的不断求变是天生必须的,建筑才是鲜活的。

状态

什么样的建筑叫鲜活的?物,是死的。人,是活的――至少我们愿意而且必须这样认为。与人建立联系的建筑是活的,单纯材料的堆砌――哪怕把材料和节点做得非常漂亮,也是死的。人是客观存在,不需要我们描述,更不需要画蛇添足搞什么再创作。我们能够做的,是描述,呈示和表现人多样的生存状态和丰富的思想情绪。这样的源泉,永远不会枯竭。因此,无所谓功能的形式,它也许不是形式,就是状态。

中学物理讲过,物有固,液、气三态。今天,对我们进行的建筑探讨来说,介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胶状体,比较贴近我们对现在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状况的感觉。它脱胎于固态,而不与液态合流,作为两者之间的过渡体,或者叫转换器和粘合剂。它拥有双方的特点,却能形成独立的结构,自由而不散漫。它被双方所需要,同时不屈从于任何一方的特殊地位。这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充满变化的可能和趋势。

瞬间

夹持在对历史的回顾式的理解和对未来的很难靠谱的预想之间,不稳定的状态表达的,是我们对现实生活瞬间的理解。这样的瞬间,带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创作者本身不能肯定它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某一时刻的真实思想,充其量是一种瞬间的感觉。

基础研究

具体作品的创作过程,不是将这种个人化的瞬间感受凝固为某种明确肯定的形式,而是把它融入到更广泛的题材和更复杂的情感之中。在诸多因素和情绪的牵扯之中,寻求能够表现这种特殊感觉的视觉语言。当不执拗于某一种形式语言,不满足于对熟悉语汇的重复堆砌,设计创作成为对原创视觉语言的探索过程。这是建筑学专业的R&D,设计的基础研究。

建筑教育

真正的建筑师,每天都在进行这样的工作。学校教育,则应当是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素质,特别在行活充斥的市场洪流中,必须成为设计基础研究的最后堡垒。但是我们并没有在学校中看到这样的理解和努力。我们年轻时所受的建筑教育,并没有完整的体系可言,其中内容早应当被剧烈变化的现实所淘汰。然而事实是,它们被不断加固,并代代相传,微小的改动无伤大局。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代,各大院校的教学,即使没有完整的体系,还略显出历史原因造成的美、德,日、俄的不同影响,略微有些差异。但在年复一年各项评估越来越标准的模子下,这些差异逐渐不复存在。个性不同的每位学生,经过四到五年标准化教育体制的切削刨钻,打磨成标准构件,安插在学校、科研和设计单位的工作岗位上。这些初出茅庐尚未定型的零散构件,越标准越好用越受欢迎,表现优异者成为后学的师表。每次评估,如同再次将螺栓拧紧一圈,天衣无缝,牢固稳定。

建筑教育无论如何只是人生整个教育中很小的部分。现实变化质疑的,其实是所有以往教育体系和方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今天的学生们,从年纪很小的时候开始,接触到大量庞杂的信息,信息的输出和输入完全没有循序渐进之类的等级制度。换句话说,在学校里按部就班上课所接触的内容,没有新鲜感,没有专业的权威性,甚至因为滞后于现实发展需要,连实用性都做不到。

学校教育,应当完成什么样的任务?如果不是简单地传授技能,那么是教授方法吗?什么方法?工具变了,方法是一成不变的吗?如果工具和方法随时间推移不断变化,那么应当教授的难道只有对变化的必要认识和心理准备吗?

然而在国内专业界任何现有的体系里,通过建筑设计教学和科研来探讨这样的问题,非常困难。回答这些问题,要求从事教育的人具有专业眼光和深厚素养,具有冲破现有东西桎梏的勇气,同时具有对文化发展和专业探索多元色彩的真正理解、至少容忍的心胸。这几个先决条件,实际上正是当代建筑师的基本素质。

价值

灌输知识的教育,已经成为垃圾。素质,可以培养和训练。也就是说,学校教育仍然具有意义,至少我们相信这一点。任何培养和训练,都带有倾向。因此,任何形式的教育,不仅是建筑学专业教育,是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成为对社会具有清醒认识同时愿意积极地投入建设,具有道德修养、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的人。从这个角度看,无界设计实验所感兴趣的专业理论和实践问题从来不会缺乏。在艰苦的努力过程中,我们希望带来所有成员寻求的不仅是产品的价值,而且是自身的生存意义。

(2005-2008年间在傅刚+费菁工作室研习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有陈培新、付海、郝丽运、黄天驹、贾霁、靳宝、李娣娜、李巍、林凡榆、刘茜、刘蕴涵、卢薇薇、孙守泉、王金昭、王男、王宁、熊四海、徐赫斐、徐宁、阎杰章、张玉金、禚伟杰、邹刘慧、邹腾飞等;短期参加独立设计研究项目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有安康、陈铭、方茜、郭爽、郭燕、江丽华、李洁、李思思、卢征远、吕志伟,孙、孙沛、孙悦、王晶、王珏、王钩、王文涛、王珏、王禹惟、王铮、卫艺林、辛悦、杨洁、杨茂栋、张磊、赵子墨、左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