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在造型训练中直觉的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在造型训练中直觉的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人类认识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感觉器官。通过直观感受(直觉)发展认识是中学生认识发展的重要方面。简而言之,以视觉训练为中心,培养中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当今中学美术教育中不可获缺的必要条件。依靠直觉进行训练成为造型训练的新方法。

[关键词] 直觉 造型训练 原则 方法

一、中学美术教育中直观感受的地位

众所周知,直观感受和理智分析是人们的两种认识程序,两者相互配合发挥作用。直观感受是一种为感性活动所专有的认识能力。中学生的认识大部分靠直觉的发展,特别是艺术活动中,感性的智慧占主导地位。中学生依靠直觉作画的作品有以下特点:(一)中学生依靠直觉作画时,能基本把握住物体的基本特征。他们在观察物体时,眼睛最先接触的并非是可量、可度的东西,而是接受视觉刺激后得到的直接的、原始的感染力,而后才是可度量的现象,从而表现出物象的特征。(二)依靠直觉创造性地表现视觉意象,能促进中学生早期艺术的形成。(三)学生在作画中依靠直觉能体现美的自然法则,对自然中存在的平衡、秩序、和谐、美等现象的体验和追求,这也是人类的审美本能。

二、传统美术教育的束缚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重视理性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把传授专业技能、绘画技巧作为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根本途径。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约定俗成的、死的一套技能、技法,抵消和压抑了学生的直觉认识作用,更可悲的是学生的灵感和天赋被抹杀了。传统美术教育对学生的束缚主要表现为:(一)在美术教育教学中过分注重临摹,忽视学生的个性表现;(二)教材内容和教学脱离实际生活,往往忽视学生的成长历程;(三)单一的评估标准,压抑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三、依靠直觉进行造型训练的原则与方法

这些年来的美术教育,让我认识到,中学美术教育主要是发展感官知觉,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记忆、联想、创造等一系列活动,自己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因此,依靠直觉进行造型训练很有成效。

(一)依靠直觉进行造型训练的原则。其一,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们充分认识到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不过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让学生自由表达、自由探索、自由创作,使他们的身心充分、健康、和谐地发展。其二,我们要充分地研究学生,分析每个学生的年龄、绘画心理和他们的各项素质、能力,选择和决定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从而形成持续性教学。其三,依靠直觉,发展学生的感官,培养他们的美学意识,激发创作兴趣,培养他们的造型能力和创造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其四,教师充分放权,尽量不做示范,让他们自己去观察、感受、创作;教会学生运用各种绘画工具、材料以及运用造型元素、造型规律的方法,而不只局限于一种方法。

(二)依靠直觉进行造型训练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视觉训练为中心。我们在传统教学中总是手把手地教,以传授技法为目标,如教学生使用绘画工具来表现技巧,习惯用一种模式来要求学生如何表现物象。但这种教学的弊端是对他们的创造力产生抑制作用,不符和艺术教育的特点。可见,中学生绘画能力不靠传授具体知识、技能、技法仍能自然发展。其发展规律为:由简单表达到复杂表现,由意象到再现。自然而然地,他们的写实能力得以提高。他们对物象的自然属性、比例、结构、透视、体积和对色彩的认识与表达,依靠感知而发展,也能为个别中学生将来进行专业学习准备好条件。我认为具体操作时要注意:首先,要求学生学会观察。中学生习惯画自己脑中已有的形象,通常把摆在面前的实物抛在脑后,而不去认真观察。这是常见的背画,即背住某种物象是什么造型、什么颜色、明暗如何。如果能真正做到认真观察,是可以帮助他们克服造型概念化这一弊端的。其次,教学生如何观察、如何形象记忆。如整体掌握某物体的形象特征、此物与彼物的区别、物体之间的关系、空间距离、色彩感受与变化等等。再次,要注意系统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投影、录像,让同学们充分地观察物象,一环接一环地扩大知识面,进行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创作情绪。

(三)尊重学生的视觉表达,把学生从再现和复制物象中解放出来。对物象忠实地再现和复制,是评价作品的唯一标准吗?回答是否定的,它恰恰妨碍了人进行自由的创作性的表达。就中学生绘画的目标而言并非是让它与实物一模一样,所以中学生绘画与技法没有太大的联系。因此,我们没有必要过早、过多地灌输那些技能、技法,现在只需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能力。美感产生意识后,他们的图画表现力自然会增强。

因此,对中学生的美学知识培养需要选准、选对知识点,不可操之过急。就中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造型特点是:用线和色彩进行平面的、意象的、表现性的、装饰性的创作。我们应该理解为是他们的一种表现风格和特征,是他们眼中、心中的世界。中学阶段是最具有潜力的阶段,只要放手让他们去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他们就能凭借特有的直觉,作出大师那样的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