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工学结合学生应对方式及其比较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工学结合学生应对方式及其比较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利用应对方式量表对工学结合学生和非工学结合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工学结合学生在应对压力时首先采用的是指向问题解决的方式,其次才是采用指向情绪的方式;在性别、专业、家庭经济状况和“工”的时间四个变量上,工学结合学生的应对方式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工学结合学生和非工学结合学生在逃避、合理化解释和寻求支持这三种应对方式上的差异显著。

关键词:工学结合 应对方式 压力

一、问题的提出

压力在当今社会中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心理反应,是影响人们工作表现、学习效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能否尽可能发挥压力的积极作用,减少或缓解压力对人们的消极作用就成了压力研究的关注焦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压力的积极作用的发挥,消极作用的缓解除了与压力源的强度、社会支持和生活经历等有关外,更与人们对压力的应对方式有关。Lazarus等人提出的CPT理论认为,人不仅仅只是对压力进行消极反应的有机体,更是一个具有能动性的高级生命体,能够通过有效的应对努力来解决自己面临的困境,从而消除或降低压力水平。国内的一些研究也已经证实:在压力情况下,人们采取的应对方式对于个体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和缓解由压力造成的心理紧张有着重要的影响;应对方式对受压力影响的职业枯竭、工作效能、身心健康具有调节作用。因此,在压力情况下,人们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来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和缓解由压力造成的心理紧张是至关重要的。

自从美国学者Murphy和Lazarus在1966年开始对压力应对方式进行研究以来,越来越多的压力应对研究不断出现,对压力应对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从初期的被看成是一种适应过程发展到被认为是一种行为,再发展到现在较为认可的被视为是人的认知活动和行为的综合体。尽管现在对压力应对方式的认识还有不同看法,分歧难以消除,但是本研究认为,压力应对方式就是人们如何认知、评价以及所采取的应付、管理压力的方法或措施。

近年来,就业竞争日益激烈,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关注他们的压力状况,研究他们的应对方式对学生的成长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正大力推进的工学结合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中实施的一种新的教育培养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工学结合学生则是这种新型教育培养模式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工学结合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他们的压力状况,研究他们压力应对十分必要。基于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工学结合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和分析,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探讨工学结合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及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为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被试。本研究在重庆市的工学结合和非工学结合中等职业学校中随机选取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00份,剔除无效问卷5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9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5%。其中男生132人,女生60人,缺失3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7人,不困难学生126人,缺失12人;非工学结合学生99人,占50.77%,工学结合学生96人,占49.23%。

(二)研究工具。本研究使用的压力应对测评工具是在郑全全和陈树林编制的《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的基础上,根据工学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编制而成,共计21个条目,分为注重问题应对和注重情绪应对两个维度,每个维度下又包括具体的应对方式,如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合理化解释、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幻想等。量表采用利克特(Likert)四点计分法,从1-4 分别表示“不采用、偶尔采用、有时采用、经常采用”。原量表共包括36个条目,α系数为0.92,分半信度系数为0.88,重测信度系数为0.89;修改后编制的本量表的a系数为0.78,分半信度系数为0.70,符合测量要求。

(三)统计方法。收集的数据统一录入电脑后,对数据进行筛选,然后使用SPSS11.0对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工学结合学生压力应对总体特点

从表1可以看出,工学结合学生在问题解决上得分最高,其次是合理化解释和寻求社会支持,这3种应对方式也恰好是注重问题应对;而在逃避方式上得分最少,紧接着分别是发泄情绪、幻想和忍耐,这4种方式正好都属于情绪应对。这表明工学结合学生在面对压力时更多的是采用问题解决等这些指向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较少采用逃避等这些情绪指向的应对方式。

(二)工学结合学生应对方式在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

从性别上看(见表2),男女学生在7种主要压力应对方式上,男生在问题解决、合理解释、忍耐和发泄4种方式上得分高于女生,而女生在寻求支持、逃避和幻想3种方式上得分高于男生。从统计检验看,男女生在应对方式上的这些差异并不显著,其中差异最大的是幻想方式。

在专业差异上,模具专业的学生在7种应对方式上的得分都低于数控专业学生,而且在问题解决、合理解释、寻求支持和忍耐4种应对方式上的差异达到了统计上的显著水平,逃避方式上的差异也接近显著水平,而在发泄情绪和幻想方式上的差异则不显著。

工学结合学生的应对方式在家庭经济因素上的差异,从表2反映的情况可以看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问题解决方式上的得分高于家庭经济不困难的学生,而在其余6种应对方式上的得分都低于家庭经济不困难学生。其中,差异最小的是合理化解释方式,两类学生的得分几乎一致;差异最大的是发泄情绪,十分接近显著水平。

表2显示出来的工学结合学生的应对方式在“工”的时间上的差异,“工”的时间有1年及以上的学生在问题解决、合理化解释、寻求支持、忍耐、逃避和发泄情绪6种方式上的得分都高于“工”的时间在半年及以下的学生,但差异不显著,相差最大的是问题解决应对方式,接近显著水平。而在幻想应对方式上两类学生得分一致。

(三)工学结合学生与非工学结合学生在应对方式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