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快节奏办不好“慢”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条小溪里,住着蝌蚪甲和蝌蚪乙两兄弟。它们都想穿过树林到后面的湖泊里去,享受那儿肥美的水草和丰盛的食物。可是它们还要等上一个月才能变成青蛙,不能长时间地离开水。蝌蚪甲不愿意等这么久,扭着尾巴上了岸,爬进了树林。它一路上忍着饥渴使劲地爬呀爬,可是还没爬出树林就渴死了。一个月后,蝌蚪乙长出了四条稚嫩的小腿,变成了一只小青蛙。它轻易地跳过了树林,“扑通”一声跳进了湖里。
假如蝌蚪甲不头脑发热,能静下心来想一想、等一等,或放慢脚步,四周望一望,也许会是另一种结果。但时间不能逆转,更无法挽回蝌蚪甲的命运。
教育界也不乏蝌蚪甲这样的冒进之士,事业上有一股比、赶、超的进取精神,追求快节奏、高效率、大效应,不甘寂寞、与时俱进。有的忙于“跑部钱进”,要项目、报课题、搞比赛,才通过了“优质化学校”,又申报“特色示范学校”;刚刚从“课堂教学大比武”凯旋归来,马上又筹备“现场作文大赛”,一派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景象。教师疲于奔命,学生叫苦连天,终于换来一块块金光闪闪的奖牌,打造出一批“国家级名师”“省级名师”“中高考状元”“学科尖子”,起到了“立竿见影”的宣传效应,树立了“良好”的学校形象。当然也营造了教师争名逐利的教育氛围,荒废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情感的熏陶。在这样的“快节奏”教育环境中,“小蝌蚪们”终究成不了“青蛙”。
教育是“慢”的事业,不能搞“大干快上”,不能靠加班加点,更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的规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教育目的。
“慢”体现了教育的本质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必须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人成才。在“快节奏”的教育中,尖子生、学科状元成为教师的掌上明珠,学困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学生整日都生活在紧张的检查评比和比赛之中,成为教育者获取名利的工具。人生苦短,童年更是稍纵即逝,教育者何不以平和的心态、慈悲的心肠,放慢脚步,让每一个学生平等地享受教育人生,每一个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兴趣爱好,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陶西平曾说:“过去我们过多地强调教育为社会服务,很少强调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发掘每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服务,今天来看,应该强化这种‘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对于教育者来说,只有“慢”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因需施教、因材施教。对于学生来说,只有“慢”才能真正享受教育服务、实现个体成长。
“慢”也是一种智慧。放慢脚步并非是速度上绝对的慢,而是胸有成竹、张弛有度的“慢”。有一首禅诗《插秧》是这样写的:“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原来退步是向前。”稻田插秧既不是慢也不是停,而是退步向后走,但天在脚下绿在前面,不知不觉中能“插绿”一大片。这种景象是何等的壮观,这种心境是何等的惬意。这里也蕴藏着一个哲理:人生并非只能快步向前,许多时候需要放慢脚步,转身回望,甚至有时候需要停步后退。在“慢”中,我们才有足够的时间来积累教育经验,反思教育得失,修正教育策略,体验教育情感,提炼教育思想,丰富教育人生。在“慢”中我们还可以愉悦身心,放松心情,必要时即使“等一等”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也许就能等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育良机。平心静气、放慢脚步,也许一辈子甘为人梯,与功名利禄无缘,失去“名师”“名校长”的评选机会;失去上级领导的欢心与悦纳,但一定会像斯霞老师和于漪老师一样享受桃李满天下的幸福人生。
“慢”更是一种境界。放慢教育的节奏,让脚步慢下来,大家可以一起舒缓一下竞争所带来的紧张和压力,欣赏那一路的鸟语花香、风轻云淡,享受自己有限的教育人生。苏格拉底曾与人相约去爬山。那人一路匆匆,气喘吁吁,姗姗来迟的苏格拉底便问:“你看见一路上有什么风景吗?”“我不清楚,我只顾向前。”那人沮丧极了。于是,苏格拉底便拍拍身上的尘埃,娓娓而谈:“这真是太遗憾了。虽然我来迟了,但我已经欣赏完了沿途风光。”带着美好的心境来爬山,饱览沿途的美景,才不虚此行。教育如同爬山,比目标更重要的是丰富多彩的过程体验。教育过程中建立的师生友情,思想碰撞的火花,共同成长的快乐,无不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值得细细品味。世界上还有什么事业能比用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另一个灵魂更有成就感?
夭折的蝌蚪甲不是不聪明,也不是没勇气,只是忽视了大自然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结果适得其反。让我们像蝌蚪乙一样多一分踏实,少一分浮躁;多一分理智,少一分盲从;多一分耐心,少一分抱怨。让我们一起放“慢”教育的脚步,用爱心和耐心塑造孩子的心灵,在坚守中“静静地等待花开的日子”。
(作者单位:深圳宝安区西乡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