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充分发挥校办产业优势 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充分发挥校办产业优势 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校办产业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无可替代,大力发展校办产业,使之成为高职院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前沿阵地、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的平台、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参与者以及师生创新实践培训基地。

关键词:校办产业;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与普通高等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高职教育更强调职业性和岗位适应性。培养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高职院校的校办产业是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创办的具有企业性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富于鲜明专业特色与服务功能的企业实体[1]。校办产业通过加强校企合作,走产学科结合的道路,在科技成果孵化、师资培养和学生创新实习、依托行业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服务区域经济和增资助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促进高职教育办学水平的提高。本文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校办产业之一江苏省无锡振华机器厂为例,阐述校办产业在促进高职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校办产业是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孵化基地

高等学校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号召,积极参与国民经济建设,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在服务市场经济的同时,也促进了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

(一)校办产业是承接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

学校校办企业振华机器厂现有产品气动干式摩擦离合器是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并产业化的典型案例。学校通过相关专业学科的科研团队,引进国外产品进行消化吸收,并和锻压机床厂、研究所等单位联合成功开发了适应中国锻压机床的功能配套部件,替代了进口。该产品为国内主要锻压机床制造厂家提供配套已二十多年,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

(二)校办产业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投资主体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通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和示范性院校的建设,政府和学校对科研投入越来越多,学校也愈发重视科研工作。指标考核再加上激励政策涌现出了一大批科研成果。但教育部明确规定:高校不得以国家财政拨款、基本建设经费、学生学费等各项预算经费作为对企业的出资[2]。由于投资主体的限制,不少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只能以课题奖项、论文和专利的形式被束之高阁。如何将这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各大高职院校科技产业工作的重点。

为此,不少高校以原有校办产业为基础组建国有独资的资产经营公司,并作为对新办企业的投资主体,而学校则利用经过评估作价的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入股,共享企业发展带来的成果。

二、依托行业办学,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使得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必须紧扣行业发展的脉搏。“依托专业办产业,发展产业促专业”这种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方式能够达到双赢和可持续发展。

(一)利用行业背景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

校办产业是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创办的经济实体,有着深厚的行业背景。如学校校办企业为锻压行业理事单位,功能部件标准委员会委员。学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教学计划,课程、教材建设等离不开企业人士和用人单位的参与论证,校办产业除了自身人员外,还可以积极利用行业资源和信息,进行相关的调研分析,为学校出谋划策。

(二)利用行业资源参与定向人才培养和社会培训

近年来,高职院校积极推动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接轨工作,诸如订单班等办学模式在各地兴起,实现了“学生毕业有工作、企业发展有人才、学院办学有生源”的多赢目标。校办产业在市场客户端有着充分的企业资源和人才需求信息,可以积极促成校企合作订单班培养项目。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一些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为了避免一线技术人才流失和提高技术工人技能水平,通过校办企业穿针引线,由学校培训部门为其员工分批次量身定制了专业化培训方案,开创了异地企业员工中短期培训的先例。

三、发挥校办产业对外产学研合作的平台作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在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过程中,政府往往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投资热点提出规划和引导。高职院校作为教学科研的事业单位,无法像实体经济体一样直接参与投资,培育热点产业。例如,无锡作为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两大基地之一,提出全力推广“感知工业、感知农业、感知物流”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发展纲要,并将在2012年投入100亿资金加以扶持。对于感知工业的诸多项目,由于资金投入大,并且项目实施效益有待考验的原因,社会企业鲜有问津。

学院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利用前期相关领域的技术积累,委托校办企业无锡振华机器厂为投资主体,联合地方上的知名企业申报成功智能工厂项目。该项目建成后,除作为企业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外,还可以成为物联网感知工业技术的示范基地,为物联网感知工业技术的推广和师生技能培训提供示范和实践基地。

四、校办产业是学生创新实践和师资锻炼基地

高职教育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一培养目标一方面对用于实习、实训和实践的设施和场所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双师型”素质。校办产业有着经济性和教育性的双重属性,可以成为学生创新实践和师资锻炼的基地。

(一)校办产业是学生专业实践和创新教育基地

高职教育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实践环节的学时数不低于总学时数的50%。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除了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外,一般都会建立若干个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训室难以模拟真实的职业环境,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养成教育不利;校外顶岗实习又受制于企业的生产组织安排,难以达到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多技能、多岗位轮训。校办产业的教育属性可以将学生的实践教育与企业的正常生产很好的结合起来,做到真正的无界合作。企业的技术人才可以为学生的创新项目提供技术指导,车间的加工设备和人员可以为创新项目制作提供保障,从而成为学生的创新教育基地。

(二)校办产业是师资锻炼基地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的学历、科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双师型”素质又要求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对年青教师,特别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要同时具备这两方面要求难免会顾此失彼。为此,不少学校设立了“青蓝工程”、“下厂实践”和“校外挂职”等措施来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措施难以让教师真正的融合到企业的管理、研发团队中,达到锻炼的目的。校办产业可以为青年教师提供锻炼的岗位,真刀实枪地参与企业的管理和技术研发工作中去,并保持长久的合作,一旦锻炼期满,也可以通过项目继续保持长期的合作,这样的顶岗锻炼也为教师奠定一个研究方向和领域。

五、大力发展校办产业,为高职教育增资助学

高校要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放在与教学、科研工作同等重要位置,这不仅增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而且可以通过经营获取经济回报,反哺学校各项教学科研事业,为重点专业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改善教职工福利待遇等。通过设立专项基金资助优秀青年教师科研活动,为优秀学生和贫困学生提供助学金等,做到既育人,又富校。

虽然校办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诸如产权不明确、体制不规范、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使得校办产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相比市场竞争力不足,不少企业经营生存困难[3]。但是校办产业的定位与功能,对高职教育而言,总体上是利大于弊。而且只要理顺产权关系,通过建立高职院校资产经营公司等“防火墙”,扬长避短,放手校办产业按公司法进行企业管理。在相应的激励机制下,依托院校雄厚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有其市场竞争的优势,同时为地方经济建设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百俊.高校校办产业的定位与发展思路[J].经济师,2006,(4).

[2]周济.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5.

[3]单再成.高职院校校办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