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玉米多穗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玉米多穗的原因分析及处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近年来,农业种植过程中更加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种植过程中的田间管理也变得更加科学。本文中主要介绍了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玉米多穗的原因分析处理

[关键词] 玉米多穗 原因 处理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080-01

近几年不断接到群众反映玉米生长多穗的问题,参考相关文献,结合自已预防效果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和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一、造成玉米多穗的主要因素

1.原始品种的遗传因素

玉米的多穗的产生与品种有关,原始玉米是一种分枝多叉、果穗在分枝顶部的作物,产量很低,现在玉米种是经过多年选育而成的,顶端优势强,产量高。玉米植株每个节位的叶腋处都有一个腋芽,除去植株5-8节的叶芽不发育以外,其它的均可发育;上部的9-11节腋芽可发育为果穗,而靠近地表基部的腋芽则形成分蘖、多芽,由于不同品种腋芽发育进程不同,顶端优势弱的品种,在特殊环境影响下腋芽同时生长,产生分蘖,形成多头生长、顶部生穗。

2.天气异常、高温干旱、低温、寡照造成玉米多穗

玉米的生育季节比较短,玉米开花的最适温度为25-28 ℃,湿度为60%-90%,开花散粉有利,低于18 ℃或高于38 ℃,花粉成活率低,成活时间过短;湿度低于60%,开花减少,花粉因缺水成活时间短,湿度过大,花粉不易散开,遇水或露珠容易吸水胀裂,失去活力。

2.1高温对玉米多穗的影响。玉米抽雄期高温,如果温度超过38 ℃,花粉粒迅速脱水死亡,上部雌穗不易受精,发育受抑,失去生长优势, 剩余的养分便向其他果穗输送,下面叶腋的潜伏腋芽开始发育,形成多穗现象,但雄穗花粉已死亡,不能受精,更不可能结籽,不过有时个别雄穗或别地块成活的花粉对雌蕊受精结几个籽也是有的。

2.2干旱缺水,雄穗抽不出或抽时过长,雌雄不同期,难以相遇受精,造成玉米多穗。玉米喇叭口至抽雄期是需水临界期,如果缺水造成卡脖旱,雄穗出不来或出来时间过长,雌蕊花粉丝已死,“雌雄难遇”即使抗旱浇水,能够抽天英,由于高温雌穗发育落后,不能及时吐丝,雄穗散粉结束后,雌穗才开始吐丝,田间没有花粉,不能受精,花期不遇,营养下移,刺激下部腋芽生长,形成一株多棒。

2.3连续阴雨、多雾、低温、寡照,造成玉米多穗。阴雨寡照,气温低,抽雄时间过长或受其它杂菌感染丝黑穗病,无粉或不散粉,花丝有雨水、露珠,花粉吸水破裂死亡,无法受精,空穗无籽。过剩营养下移,导致多穗发生。

3.病虫害侵染危害,容易造成玉米多穗。

玉米遭受病虫害侵染出现多头多穗。如中前期害虫啃咬,失去生长点或心叶扭曲绕,顶端失去生长优势,下部萌发,造成多头多穗;蚜虫、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如病毒病、粗缩病,玉米体内会产生毒素,打破玉米体内的激素平衡,导致第1顶端优势丧失,下部腋芽生长,生成多芽,至而多穗。发病越早,情况越重,病株叶面可见“厚而黑” 病害特征症状。

4.肥料营养配比不合理,造成多穗

玉米拔节后,营养生长进入旺盛期,茎叶生长快,需要大量氮碳肥,如果配比不合理,氮不足,磷素过高、生殖生长过旺,营养生长不足,会促使多个雌穗发育,形成多穗。单一或过量使用磷酸一铵、二铵的田块发生严重。

5.种植密度过大造成玉米多穗。

种植过密,导致叶片互遮,花粉粘落叶片,难到柱头,无法受精,促使下部腋叶发育,形成多穗。

二、 防治玉米一株多穗的主要措施

1.结合本地实际, 选择合适品种

应选择在当地通过实验推广或农业部门推荐的符合当地情况抗性强的品种,并从正规种子经营店购买

2.抓住时机,加强肥水管理调配

玉米大喇叭口到抽雄期需水量最大,对水肥是最敏感的,也是产量的关键时期。如果水肥欠缺,应及时灌水,合理施肥、以保证均衡发育,降低多穗的发生。

3.适时播种,错开病虫害高传染期,加强田间管理,防止病虫害侵染,合理密植,避免过稠或过稀;清除田间地头杂草,消灭传染源;采取病虫害综合防治,杀灭蚜虫和灰飞虱,提前预防,切断传播途径;发现三穗以上多穗及时掰掉,减少养分消耗,促进玉米的主穗生长,避免产量的损失。清除时间以晴天的上午9点后、下午5点前为好,温度较高,减少汁液流出、伤口尽快愈合,减少病菌和害虫为害的机会。

4.人工授粉减少损失。早上5-9点用托盘人工采集花粉用毛笔涂层雌2柱头,进行人工授粉,可减少损失30%以上。

参考文献

[1]王海丽,陈洪斌. 玉米多穗的原因及防治[J]. 民营科技,2010,08:129.

[2]孙明轩,戴洪源. 玉米多穗现象的发生原因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0:110+112.

[3]马兴华. 鲜食玉米多穗的原因及其综合预防措施[J]. 长江蔬菜,2013,03: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