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李书福变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李书福变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他正从注重价格转移到注重技术,收购沃尔沃是这一改变的最好注脚。

2010年4月23日,北京车展的媒体采访区,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副总裁、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赵福全等接受采访。

当被问及“收购沃尔沃感觉怎么样”时,李书福语调缓慢,面色沉重:“我们感到压力很大。但是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准备大干几年,一步一步去实现我们的梦想。”

和此前那位放言“汽车就是两排沙发加两个轮子”、常被认为疯话连篇的汽车狂人相比,李书福已经判若两人。

他正在改变,但被改变的不只是李书福。

在本届车展上,吉利展台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位居自主品牌车企之首,同时也是吉利上届车展的数倍。“技术吉利”主题突出,39款整车、14款动力总成产品和1款模拟器,被分成三大主题展出。吉利不再是原来那个百姓心目中的廉价车。

从价格到技术

“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这曾是吉利最早的企业口号,现在这一口号已悄然转换成“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同时,在本届北京车展上,吉利汽车展台再也看不到挂“Geely”和“上海华普”品牌的轿车。作为品牌战略转型的标志,吉利汽车的展台按照品牌划分了区域。种种改变的背后,是李书福再也不想卖4万元以下车型的决心。李书福坦陈,2007年之前,吉利以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但之后则进入了战略转型的发展时期,不是简单地打价格战,而是要打技术战、品质战、服务战、企业的道德战、品牌战。

当他准备战略转型时,吉利内部也有很多不同的声音,觉得这无异于放弃了吉利汽车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李书福坚持己见,3年来,吉利汽车的战略转型收获了丰硕成果。

首先,在战略布局上,吉利将战略基地开到了成都、济南、兰州,还将在北京等地继续开疆辟土。这是李书福在上海、湖南等地开辟生产基地后的第二轮扩张,也将为此后的超速发展积蓄动力。

除了多基地的建设外,李书福已经将产品型谱梳理得十分清楚。放眼全国的各家自主厂商,甚至合资品牌,也没有哪家能把产品按照“产品、在研、预研”分做三类,将3~5年内的产品线全部规划完毕,同时把40多款车型计划公之于众。

2010年,他斥资3.5亿元,在杭州萧山开始筹建自己的研发中心。这使得吉利汽车,从产品规划和研发上,已经进入到一个有秩序、高效率的阶段。

他做的第三件事就是打造全新品牌。在2009年,随着帝豪和上海英伦品牌的亮相,吉利汽车旗下三大品牌已经全部拥有属于自己的车型。

时至今日,北京车展上,李书福不无骄傲地说:“今天所有这些展品,都是吉利进入战略转型以后一个新的成果,也是一种展示和释放。”

本届车展,李书福的话语很少。关于技术问题,他大改以往爱发议论的风格,而是一律让给副总裁赵福全解释,并说:“这是专家,我哪能班门弄斧?”

赵福全则充分利用机会,高调讲解吉利的5大技术平台、15个产品品牌平台,未来几年内陆续推出43款新车,现已有32款新车进入量产计划、到2015年达到200万辆产能;今年推出13款新车,包括吉利首款越野车,等等。这位技术专家滔滔不绝,语速很快,对重要产品如数家珍。

在赵福全加盟吉利的三年半时间里,他为李书福成就了一个汽车技术研究院、一个国际水准的汽车研发团队、一个多产品多平台构成的研发体系、一个上千万字的技术标准体系。

从狂放到审慎

很难讲,是吉利的转型造成李书福风格的改变,还是李书福风格的改变带来了吉利的转型。北京车展上,当记者恭喜李书福收购成功时,他立刻谦逊作答:“只是收购怎么能说成功呢?”

在关于吉利收购沃尔沃后的两大猜想中,李书福也一改以前的口无遮拦的个性,低调而又审慎。

对于沃尔沃国内工厂将选址何处时,李书福声称一切还未考虑,因为收购后续手续还需审批。

按照计划,吉利与福特的交割将在今年第3季度内完成。3月28日,吉利与福特正式签署并购协议后,便进入了审批程序。中国是世贸组织成员国,对并购的审批,不仅包括中国政府,还涉及到相关利益方的政府和国际组织,审批方多达几十个。

同时他也透露选址无法确定的另一个原因,是国家主管部门对沃尔沃国产有一先决条件―沃尔沃必须在实现盈利后,才能考虑在中国投建工厂。

据福特汽车财报,2009年,沃尔沃全球销量为33.48万辆,全年税前亏损6.53亿美元。按照李书福的预测,当沃尔沃年销量达到37万辆时,便可扭亏为盈。他把这一时间点设定在2011年。

现在看来,这一时间有望提前。2010年第1季度,受海外市场复苏影响,沃尔沃全球销量同比增长25%,这也让李书福看到了沃尔沃在年内扭亏为盈的希望。

这其中,中国市场至关重要。2010年第1季度,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134%,远远高于全球平均增速。因此,尽快在中国建厂,也是改善沃尔沃自身造血功能的关键。

收购沃尔沃后,业界普遍关心的另一问题是吉利会跟沃尔沃融合开发新产品吗?

李书福的答案也是出乎意料的“不”。

吉利并购沃尔沃团队回国的新闻会上,李书福将手下多位高管在主席台上按两列排开:右手边是吉利汽车的高管,左手一侧则是收购沃尔沃后的运营团队。他说:“未来沃尔沃和吉利会不会有融合,看看今天台上怎么站队就知道了,沃尔沃是沃尔沃,吉利是吉利。”

在李书福看来,沃尔沃是最高级别、最高端的汽车技术路线,它是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地研发和投入新技术,而吉利汽车则一定要考虑成本。

沃尔沃虽有诸多引人注目的技术,但当下这家瑞典车厂最重要的任务不是“拯救”吉利汽车,而是自我救赎。对于吉利汽车来说,如何做好“吉利”及其旗下3大自主品牌,才是未来企业成功的关键。

在自主品牌依然占据中低端汽车市场的背景下,当被问及“是否可通过海外收购的方式来做大自主品牌”时,李书福谨慎地说“很难回答,一切需要探索。”他称吉利汽车“只能说打基础练内功,一点一滴做,没有捷径可走。”虽然一再宣称吉利的发展和沃尔沃没关系,但李书福也承认,中国汽车工业若想再上一个台阶,还需向国外知名汽车企业多学习。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董事长胡茂元曾就吉利收购沃尔沃有如下评价:“如果国外业务盈利了,那么吉利收购沃尔沃肯定是一大好事;如果国外业务控制不好,而国内的发展还需要经历两年的建设期,吉利就会因此背上包袱。”或许正是因为前途未卜,李书福才会有如此鲜明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