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言难尽“111”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言难尽“111”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位久未见面的友人发来短信,询问网上传言“中国老百姓月平均收入9000,月平均住房支出111元,是真的吗”?看了这条短信,真有些令人哭笑不得。所谓月入9000元,那就是一个传说;而有关月均住房支出111元,却也真是令人一言难尽

我没有注意到有关城镇居民2010年月均住房支出111元的报道,最早出现在哪一家媒体上。但这则新闻确实不是如有些人所认为的,是国家统计局新的一个单一的统计数据,受到质疑后又反复解释乃至“掩盖”;而是由数据的使用者或关注者从详细的城镇居民分组资料中,看到住房支出的年度平均数,再除以12个月之后得出来的数据。就笔者看到的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纸媒和网站,几乎都有报道和评论。如同一年多以前的“1.5%”,许多不同地区的统计人,都有就此“被询问”的经历。所以呢,作为一个统计人,当围绕统计数据发生了全国性的热点事件时,我们其实很难完全置身事外、围观当看客。所以呢,几天来,我也真的把与“111”有关的问题逐一地想了一想,在此和同行们作些探讨。

消费性支出更偏重于反映日常性的消费活动

从统计制度的设计上来看,在城镇居民的消费性支出中分了8个大类,其中的居住类中没有包括购建房的支出。于是,很多人质疑,花巨资买房为什么不统计进来,老百姓买房咋就不是消费而是投资了呢?其实呢,城镇住户调查制度中关于居民家庭支出的统计是应统尽统的。在家庭总支出项下,包括了消费性支出、购建房支出、转移性支出、财产性支出、各项社会保障支出等等。111元应该只是消费性支出项下8个分类中的一项,而购建房则是总支出中与消费性支出并列的一项。很多人纠结于购房不算消费而算投资的提法,说多数国人买房是自己住。我以为,国外多数人买房也是自己住。用投资这个概念,并非指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从形成固定资产的角度来界定。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兴建各种房屋,因为达到一定数额,形成了固定资产,所以便列入了投资统计,而这些形成的固定资产也并非都是用于再出手、再盈利。购房行为毕竟不是吃穿用烧那样年年月月都有,而消费性支出更偏重于反映日常性的消费活动。如果把总支出项下各大项都逐一列出,使用者就会对调查户的各项支出及其结构有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

政府决策也好,学术研究也罢,可以同时参考省级乃至各地区、各城市的数据

国家统计局及时强调111元是全国的人均水平,作为一个家庭考察,应该考虑家庭平均人口。这样,平均每户的相应支出应该在300元以上。城镇居民收支统计是以家庭为对象的,且以相对稳定、可以连续记账的家庭户为主体,而一些集体户口、住所乃至工作状态不稳定的单身者没有被统计在内。在相对稳定的城镇居民户中,其居住的房屋类型按比例依次是,房改房、商品房、出租房和自有私房。比例最低的住自有私房者,仅需交水电气热费用;比例最高的住房改房者,在核定的标准范围内,很多是由单位支付供暖费乃至物业费;购买商品房者,要交纳物业费、供暖费;租房居住的居民,居住花费最高。显然,私房和房改房居民都对居住费用起着下拉的作用;租房居民居住支出很高,但比例不是最高。对数据质量的评价和分析,要建立在以上这些基本情况的基础之上。有人提出,搞全国的大平均数有什么意义?这样的平均数,各个国家都有,如我们前不久看到的金砖五国统计手册中就有许多。但政府决策也好,学术研究也罢,还可以同时参考省级乃至各地区、各城市的数据。这些,都应该有。

城乡居民调查是一种多目标抽样

在某网站进行的有5万多人参加的网上调查中,有2万人认为自己的月住房支出在2000元以上。如果大家填写的都是真实的数字,那么,可能的情况只有两种。一是参加调查的样本较偏,以租房者居多,对整个城镇地区的代表性不强;二是把家庭月均支出当成了个人的支出。否则,如果这个数据代表全国城镇居民个人月住房支出的整体水平,那么,再加上其他7个方面的支出,人均月支出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呢?人均月收入数字将比现在的数字高出许多,岂不是更加“被增长”了吗?诚然,房贷是房奴一生沉重的负担。但购房之外,多数人不会再通过借贷来维持日常的吃穿用烧吧?当分析支出的时候,不应该不考虑与收入的对应关系。

我们城乡居民的抽样调查虽然有一定代表性,但毕竟是一种多目标抽样。如要求许多详细的分组指标都有同样的代表性,其样本量还是有限的。且居民配合程度的减弱,也加大了调查的难度,影响着调查的质量。所以,其主要的用途,一是作为一种特定样本单位进行动态观察;二是仅就若干核心指标推断总体,如总收入、总支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当然,这只是个人的一点看法,见仁见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