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现代家庭教育中网络少龄化现状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现代家庭教育中网络少龄化现状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主要从现代社会信息化对家庭教育的影响入手,分析当前网络这一因素对孩子各方面影响的现状,来自父母老师等各方意见反馈及对其未来发展的建议,为教育、家庭教育、现代化的家庭教育方向做评估。

[关键词]现代化家庭教育 网络因素 现状反馈 发展方向建议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235-01

一、调研背景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已经作为世界各国开展竞争的一个方面,同时也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去不少便利。在当前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网络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文化活动、科教活动更加走近人们的生活。因此更是出现了网络少龄化的现象,即孩子接触网络的年龄越来越小。

网络少龄化是现代教育与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一部分,尤其是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家长从一开始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态度对孩子能正确使用网络这一平台,进行学习、生活以及将来工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社会对于因孩子受网络不良影响而对现代教育与现代家庭教育中网络低龄化甚为忧心。

二、原因分析

(一)网络是把双刃剑,是利是弊在引导。通过“调查者对网络态度及应对措施”调研的数据统计,笔者发现:不少家长、中小学教师、政府人员对该问题坚持教育与引导相结合。[1]看到网络虽有不健康的信息,却也有丰富的健康向上的知识。作为孩子的监护人若能引导孩子合理利用,就能充分实现网络的信息收集和处理功能。

(二)家长干预有度,切不可操之过急。通过“调查者对教育与引导孩子效果不明显时的心态” 调研的数据统计,笔者发现,不少家长会因此放弃引导与教育,采取较为强硬的手段。但笔者建议家长应明白引导与教育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过于迫切;且对待孩子不能蛮横无理,他们虽小,却也有自己的思想。

(三)追本溯源,切勿本末倒置。通过“调查者对教育与引导孩子网络这一初衷” 调研的数据统计,笔者发现,家长都是出于一定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2]笔者建议家长在引导与教育过程中,切不可给孩子过于沉重的学习负担,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借网络以逃避。

三、对于网络少龄化的应对措施及建议

网络少龄化作为现代教育与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在现代家庭教育中,要求家长与时俱进,对孩子能正确使用网络这一平台,进行学习、生活以及将来工作有良好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态度。此外,对于有网瘾的孩子要加以引导与教育,重返正途。

(一)端正对网络的态度。家长自身应明确网络是科技的结晶,上网是孩子必备的一门技术。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决定着孩子正视网络、家长保持理性。让孩子尽早地接触网络,培养他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和鉴别能力,让网络“正常化”。不要一提网络就觉得是洪水猛兽。

(二)坚持引导与教育。家长应学会正确合适的管教方式,过于宽松的管教不利于对孩子的监管,过于严厉的管教又可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要更多地采取说理方式,而非一味地严厉禁止孩子上网,即循循善诱、谆谆教诲。

(三)正视考试成绩,体谅孩子的心理需求。不少家长把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准,不少家长甚至因孩子考试成绩而奖励大量上网时间。少龄孩子还不成熟,自控能力还不完善,或渐入网瘾,或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下,产生厌学情绪,从而使网络游戏、聊天、视频是逃避现实的最佳场所。

(四)温馨家庭生活与相对宽松的家庭环境。其实很多不正确使用网络的孩子除了年幼自控能力不强,还因为现实生活中某些贫乏,比如爱、自信、信任、存在感等等这需要家长做好沟通和陪伴工作。增加关心,让孩子知道家长是关心他的。

四、总结

根据以上问题分析、措施建议,我们可以看到因网络少龄化加剧更多孩子不当使用网络,从而使之不能成为学习、生活的重要平台的原因。主要为两大来源:一是网络少龄化,未成年人身心发展不成熟,鉴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薄弱,加剧网络不正确使用[3];二是因家庭、社会、自身等问题与压力而产生的利用网络逃避现实网瘾问题。故作出以下总结:

(一)不逃避网络走进孩子生活,尽早让孩子积极接触网络。对于小些的孩子,家长可以和他一起上网。对于大些的孩子,因有一定自我主见与隐私不与家长一起,可将电脑应该放在公共区域,让网络“正常化”,培养他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和鉴别能力。

(二)正确树立网络与学习的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人际环境。当今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增大,家长更是对孩子的学习放在至重位置。很多家长误将或是不合理将成绩与网络等同起来,给孩子造成心灵上深深的伤害,家长有责任营造一种和谐的家庭人际氛围。

(三)家长循循善诱、谆谆教诲。家长应学会正确合适的管教方式,过于宽松的管教不利于对孩子的监管,过于严厉的管教又可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要更多地采取说理方式,而非一味地严厉禁止孩子上网,即循循善诱、谆谆教诲。

【参考文献】

[1]熊应.家庭教育问题探讨[A].科技教育,2011.03.

[2]鲜卉.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感慨——有感于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及防治[A].教育科学,2008.02

[3]丁海燕,胡昆,吴志勇.未成年人上网的家庭环境特征研究[A].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