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山高水长忆恩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山高水长忆恩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9年5月28日,我的恩师、武学泰斗李春苓先生走过了八十个春秋,安静地离别了他钟爱一生的武学、他的亲人、还有他满天下的桃李。李春苓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武术家,《精武》百杰之一,李氏形意太极拳的创始人和奠基人,被武林同道誉为“东北神力王”。

惊闻恩师驾鹤仙去,不由得悲从心起,泪如雨下。往事并不如烟,和师父学艺已有十三寒暑,恩师的教学绝技、音容笑貌犹在眼前,而此刻的思念却变成了永久的回忆,想要再次聆听恩师的教诲竟成了我最大的奢求!我只能在记忆中搜寻师父的身影……

与武结缘 脱胎换骨

师父一生历尽磨难,坎坷颇多。他祖籍山东,幼时家境贫寒,体弱多病,随兄长一路辗转至哈尔滨打工糊口。十九岁时,因做工劳累而诱发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积水、结核性腹膜炎积水、肠粘连等多种痼疾,多方医治不见好转,身体每况愈下。在他挣扎于生死边缘之际,幸逢山西形意拳大师杨永蔚先生来哈授拳,遂得杨师真传一百零八式“山西太极”拳法。在强烈求生欲望的驱使下,师父仅用七天的时间就将拳架学会,之后每日勤学苦练,不出一年病症全消,身体彻底恢复了健康。重获新生的恩师,如获至宝,更加痴迷于太极拳学的研练,并不断在实践中体认太极拳的精妙。因他虚心好学,肯下苦功,深得杨师厚爱,遂又将车派形意拳法传授于他,使得恩师尽得各种拳术之奥妙。

耕耘创新 求实功成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师父开始在哈市义务教拳授徒,广泛传播形意拳和太极拳。在授徒过程中,他逐渐发现形意拳和太极拳都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完全满足所有学生的学拳需求。不同的学员存在着个体素质和悟性的差异,有些从学者对架势较多的太极拳学习兴趣不浓,有些体弱者又无法适应形意拳的发力刚猛、掌握不好形意拳的气息运用……看到这些情况,使他又有了改拳的念头。于是,师父在不断揣摩中,去繁取精,终将“山西太极”与杨大师所传的车派形意拳融会贯通,整理创编了形意太极拳、五行筑基、十二丹法及功力对练等五部功法,开创了一门新的拳法体系―李氏形意太极拳。其特点为习拳时以太极之车轮圆手练形意拳(太极手法、形意步法),以形意拳之内劲法练太极拳(形意劲、太极势)。以太极法练形意拳,可使拳法简单化,用时短,见效快;以人代替器械练力量,则使功力速增,实用性强。这两大内功拳学的强强结合,凸显了恩师改拳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武术简便易学、练养结合、深入人心。这是师父对武术事业的巨大贡献。

武义广传 后继有人

在李氏形意太极拳得以完善至今的四十年中,直接的受益弟子将近千名,间接受益者则不计其数,他们或是顽疾得以康复,或是参加国际国内竞技比赛摘金夺银,或以所修内功配合中医推拿去治病救人而凸显奇效。师父通过习武练功,挑战了医学极限,拥有了强大的功力,但他始终淡泊名利,和他所创之拳法一样朴实无华,却又功勋卓著。

恩师处世低调,从不张扬,生活深入简出,但弟子却遍布大江南北。他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对拳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是我们弟子眼中的严师慈父。恩师传拳从不保守,不论贫富,有教无类,皆使大家有所收益,因此深得弟子爱戴。

回想起今年4月,我带几名学生回哈探望师父的情景,真是让我刻骨铭心。虽然两年未见,但师父还是头发乌黑、唇红齿白、牙齿不落、身无老年斑、皮肤光滑、思维敏捷。最为惊奇的是体重只有五十多公斤的师父,却仍然力大无比,我和几个学生用车轮战番与他较力,都不能推动、搬动他分毫。我们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而师父却仍谈笑风生、气定神闲!真是让我由衷地敬佩师父深厚的功力,在师父身上我看到了“奇迹”!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我们刚回深圳不久,师父竟然英魂仙逝!当始料不及的我们又匆匆赶回时,却不能再与师父说上只言片语,我的心情又怎能用一个“悲”字来表达?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我们把每年阴历的五月初六定为师父的纪念日,在深切缅怀恩师的高尚武德、精湛技艺、科学授法及其高风亮节的同时,我辈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发扬师父的武义精神,将师父倾囊相授的内功拳法绝学发扬光大,要让中华武术成为世界上最为普及、时尚、简便的养生健身项目,以此慰藉恩师的在天之灵。

练平常心不做常人,做平凡人不当凡夫。李春苓先生,我永远感念的恩师,我武学路上的指路明灯。师父,您老人家安息吧!我们永远怀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