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留级权应还给家长和学生(4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留级权应还给家长和学生(4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留级权应还给家长学生

张立美 山东读者

长沙罗先生的女儿小海,今年7岁,去年在某小学上一年级,但她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让罗先生大跌眼镜,语文考了26分,数学只考了8分。本想让孩子留级一年,不过却遭到了学校的拒绝,理由是根据相关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能留级。记者对浏阳及长沙市区部分中小学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罗先生的遭遇并非孤例。(2014年9月9日《长沙晚报》)

实际上,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中并没有禁止学生留级,只不过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自行出台的一些政策规定,不许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留级,但允许优秀学生申请跳级。其理由无非就是留级学生重复占用国家公共教育教学资源,是一种浪费。事实上,从教育规律和教育科学角度说,不管是跳级,还是留级,都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教育主管部门出台规定“一刀切”禁止学生跳级或留级,是典型的违背教育规律和教育科学的做法,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既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推进,也不利于学生个人的成才成长。相反,应当把学生的留级权交还给学生及其家长,只要学生和家长主动提出书面申请留级,那么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就应当满足学生和家长的这种合理要求。

取消文理分科才能培养综合型人才

梁好 安徽读者

今天上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2014年9月4日《法制晚报》)

当然,取消文理分科,固然可以让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宽广;但如果招生制度改革没有彻底跟进,那么,取消文理分科只能成为一种理想的状态。笔者认为,取消文理分科只是高考度改革的第一步,而全面培养综合型素质人才,还需要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配套改革,要着力打破唯分数论的招生格局,将选拔人才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上,真正选择符合学校培养方向的合格人才,如此,才能真正对基础教育产生方向性的引领,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开学考是应试的不打自招

杨国营 北京读者

新学期伊始,不少学生就要面临各式各样的开学考试,“摸底”考、分班考、分层考……对于一开学就要进入考试状态,不少学生表示“很烦躁”,甚至有学生吐槽,“有种刚开学就好像要期末考的感觉。”(2014年8月31日《北京青年报》)

“活到老,学到老,考到老”“生命不止,考试不息”……原以为这些话是调侃,现在看来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各类开学考试告诉广大学生:考试无处不在,不是想躲就能躲得掉的。据媒体报道,开学考试的目的主要有两种:一是“摸底”,考查学生暑假期间是否认真完成了作业,或者入学成绩是否真实;二是作为分班或分层教学的依据。不难发现,开学考试暴露出的,首先是对学生的不信任。很多学校辩解称,开学就考试是想迅速把学生拉回学习状态。从这理由背后,不难觉察出一股浓重的应试主义焦虑。在笔者看来,开学就考试,是应试教育思维的“不打自招”,是对教育规律的不尊重,是对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漠视。

重奖考名校并没抓住教育问题“七寸”

王琦 河南读者

为扭转优质生源流失,重振恩平教育事业,澳门恩平同乡会会长冯活灵回乡设立高考专项奖励基金。考上清华北大,恩平考生不仅可以获100万元奖金,还可获赠洋房一套。(2014年9月9日《南方都市报》)

于情,这种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行为理应赢得尊重;于理,作为一项民间基金,其有选择奖励对象和标准的权力,外人没有资格干涉。不过,出于把好事办好的考虑,笔者还是忍不住多说一句,重奖考上名校并没有抓住教育问题的“七寸”,值得商榷。考量一个地方的教育,应是广大学生的综合实力,而不是一两个尖子生的考试成绩。少数学生考上名校有很大的个体因素和偶然因素,并不能意味着摆脱了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低迷、高考本科入围率不高的尴尬。与其重奖考生及其老师,不如将这笔钱用于聘请优秀教师和购买教学设备上来。毕竟,前者做法只是锦上添花,喜上加喜;后者则才是雪中送炭,能让更多的孩子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