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础教育“E学习”试点学校建设实践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础教育“E学习”试点学校建设实践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教育创新是一个长期课题,在新课改背景下尤为重要。本文以江苏省徐州市第三中学为例,对基础教育“E学习试点学校建设实践的过程进行探讨,旨在为其他学校的教育改革提供经验。

【关键词】基础教育;E学习;学校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9-0127-03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及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探索、建立适应时展要求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江苏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始进行“E学习”试点申报工作,徐州市第三中学(以下简称“我校”)积极响应号召,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制定并申报了相关试点建设方案,经过现场答辩和专家评审,成功申报成为“江苏省基础教育百校‘E学习’试点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校在“E学习”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

一、项目建设基础设施调研

1. 学校已具备的硬件资源

我校是江苏省首批省重点高中、首批验收通过的四星级高中,已投入大量资金完成校园网的建设工作,实现了100M电信光纤互联网、1000M教育城域网“双网合一”接入校园,建立了10000M校园主干网络,1000M进桌面的校园网络系统。此外,我校还建有校园主题网站,每个教室都配有电脑、展台、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教室、办公室所有电脑全部接入校园网,基本实现教室、办公室的多媒体网络化。

我校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资源,专门配备了服务器并组建了学校教学资源库系统,方便教师及时将备课、授课资源上传到该系统中,供其他教师和学生共享。此外,我校还建立全校范围内的题库系统,各学科以特级教师、名教师为带头人,组织、筛选历年各省市高考试题、模拟试题和本校教师的自主命题,编入题库,形成了有三色的网络试题库系统。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立自己的专用资源库并在校园网共享。

2. 教师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我校拥有专任教师172人,其中,教授级高级教师3人、特级教师5人、江苏省中青年科技带头人1人、徐州市优秀专家2人、徐州市拔尖人才2人、名特优教师32人;有46人分别获得省级以上及省、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称号;有 37人参加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教师获国家级优质课一等奖2人,省优质课一、二等奖5人,市级优质课一等奖10人,市区级以上60多人。每学期省级以上刊物40篇以上,原有省、市级研究课题7个,徐州市个人课题25个,已结题的《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有效应用研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科学整合策略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络环境下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拓展阅读与写作策略探究》(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语文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践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 “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总课题组优秀课题《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前景与应用研究》等,以上为“E学习”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E学习”设计理念与目标

“E学习”是学习型社会和网络结合的产物,和传统学习方式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学与教的“互动”,在互动中促进、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将会发生巨大变化。为此,我校制定了“1+N+1” 的“E学习”模式:一个数字化学习服务平台、N个应用模块与管理子系统、一个门户网站。以“E学习”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校园数字化建设,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适应时展要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 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抑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E学习”的开展,能够帮助教师进一步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加深对数字化教育在培养人才中的重大作用的认识,促进教师科技素养的提高,从而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育教学方式,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 推进新课程改革

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必然带来现有课程设置的改变。根据“E学习”的需求和学习者特征,优化课程形态,更新教材呈现方式,对课程教材进行新的设计,通过重构、重组,以及内容的选择、更新与拓展,积极开发多样性、扩展性、互动性、再生性、便捷性的“E学习”资源,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在优化课程形态过程中,提高对教育现代化的认识。

3. 变革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习积极性

“E学习”方式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变革,它更加适应时展需求,更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学习。学生起点不一,基础各异,潜质有别,“E学习”方式则可以沟通课内课外学习,使网络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环境、技术、手段和工具,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的内生机制的产生,为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多样化的学习条件,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亲身体验和感受,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效能。

4.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E学习”是以增强学生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着力于创设新型学习环境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利用“E学习”平台,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学生把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把间接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创新的能力,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创设更多实践、表现与创造的机会。

三、基础教育“E学习”学校建设措施

1. 优化数字化校园,构建“E学习”环境

为保证“E学习”的建设与实施,我校统一部署、统筹规划,把“E学习”的规划与实施作为重点工作,把更新、扩充校园网络硬件设施作为重点投资方向,投入巨资对现有多媒体网络硬件资源进行升级改造:添置了1台高性能网络防火墙、5台高性能IBM服务器和1台大容量网络存储;规划了3个智能高清录播教室、1个微录播教室、1个外语人机对话教室、1台多功能全彩电子显示大屏(学校大门口);购置了1套网上阅卷与成绩分析系统等。并对原有校园网络接入方式进行升级,确保教师和学生在校园内任何区域都能随时通过有线、无线等方式接入校园网,为“E学习”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硬件建设是保障、软件应用是核心。我校结合“省高中人文学科特色课程基地建设”,购置1套多媒体网络数字化学习平台(即“E学习”平台,包括课程平台、电子备课平台、自主学习平台、网络交流平台、辅助学习平台、教学管理平台、教学评价平台等),还将重点建设一体化数字教学实验中心(包括理科虚拟探究实验中心、智能机器人实验中心等),并借助该平台,利用一体化数字教学实验中心、积件库、思维导图、评测系统等改变学科学习模型的呈现方式,扩展具有我校特色的“汉文化长廊”功能(见图1)。

2. 拓展“E学习”资源,充实学习资源库

(1)构建个性化课程资源。我校选择数学、语文、英语、地理等学科开展实验,整合国家与地方课程搭建自主化课程选修平台,开发数学史、汉文化电子长廊、网上模联、数字校史馆、AA心吧等校本课程资源。运用数字化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多样化的学习条件,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活力,升华精神世界,塑造高尚的情操。

(2)更新教材的呈现方式。我校购置各学科多种版本电子化、可组合的教材,并将各教材模块进行对比和链接。尝试开发动画式、游戏式、菜单式、任务式教材,以满足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各种需求。

(3)开发互动资源。互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决定“E学习”效能,学校将教师备课资源的开发作为互动资源开发的起点。在徐州市电教馆的大力帮助下,我校正式启用网络电子备课系统,每位教师都可以在该系统中按照学科章节创建备课内容,且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进行集体备课,随时共享他人的备课资源,还可以将自己的备课资源在全校甚至全市范围内供他人分享。利用已经建成的智能高清录播系统、微录播系统和网络试题库系统生成的网络视频、微视频、网络问答系统、错误分析系统自主开发交互式的人机互动资源,充分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学生也可以在校内外通过“E学习”平台随时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充分满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校互动的需求(见图2)。

(4)开发教学评价系统。我校通过“E学习”平台建立电子化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系统,充分满足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互评,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需求,成为原有评价体系的有力补充。

3. 着力队伍建设,保障“E学习”有效运行

“E学习”必须有良好的师资队伍。我校在所有相关学科中均有名教师或教授级高级教师,他们是学科教学的领军人物,具有很高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学校以他们为中心,形成了研究型、创新型学科教师团队。这是建立“E学习”的师资优势。

我校将“E学习”方式和校长的“自主・共享・成长”课题研究成果结合起来,构建基于新课程理念的“E学习”方案。同时,我校还是徐州市高中外语学科教学基地、徐州市经典诵读基地,政治学科有以社会生活实践为核心的 “看世界自由谈” 时事评论性校本课程,地理学科有以都市商业活动的空间布局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历史学科有以徐州汉文化为依托的校本课程,这些都是建立“E学习”的丰富教学资源。

此外,我校还依托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徐州当地的高校资源优势,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为“E学习”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建立相关组织保障机构,运用科学的评价、激励机智,促进“E学习”的有效开展。

四、总结与收获

通过“E学习”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将原有设备改造、新设备建设与课程基地建设结合,优化资源配置。将汉文化长廊建设与“E平台”紧密结合、多功能室与“E平台”结合、互动平台与“E平台”结合,扩展其空间与时间。我校开发了一套能够随机链接、组合、对比的各种版本教材,改变教材呈现理念,使学习与娱乐相得益彰。还开发了学生互动专区,存储有价值的学生创作,形成对学生的评价、激励机制及应用评价系统,科学地衡量师生进行“E学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