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血压病程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率的相关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血压病程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率的相关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病程颈动脉斑块发生率相关性。方法收集86例高血压病患者,排除合并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的患者,按病程分为<5年、5~10年、>10年三组,分别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χ2检验评价检查结果和病程的相关性。结果<5年组、5~10年组、>10年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分别为38.71%、44.83%、73.08%,<5年组与5~10年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10年组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5年组、5~10年组(P

关键词:高血压;病程;颈动脉斑块;彩色多普勒超声

高血压是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一危险因素,可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等。合理的干预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病情进展及并发症的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为一种退行性与增生性疾病,长期高血压可导致高血压性血管壁改变,进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本文选择86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高血压病程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门诊2012年1月~2013年12月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的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标准采用1999年WHO/ISH标准[1],排除标准:合并高脂血症或糖尿病。高血压病程按病史记载发现高血压开始计算。共收集符合标准的患者86例,男性46例,女性40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8.62±6.45)岁,病程1个月~42年,平均(5.65±1.32)年。按病程分为<5年、5~10年、>10年三组。三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吸烟比例、血压水平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1.2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10 MHz),取患者平卧位或仰卧位,对双侧颈动脉行纵横扫描,观察管腔内有无斑块形成,同时记录斑块数量。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出现斑块例数、斑块数用频数(n)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值<0.05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5年组、5~10年组、>10年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分别为38.71%、44.83%、73.08%,<5年组与5~10年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10年组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5年组、5~10年组(P

3讨论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血压增高主要是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以致硬化引起周围动脉阻力增高所致[2]。血容量和心排量的增高也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的形成。早期高血压无明显病理改变,心脏和血管是高血压危害的主要靶器官,长期高血压及其伴随的危险因素可促成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该病变主要累及体循环大、中动脉[3]。研究认为长期的高血压可增加血管壁的切力,损害内皮细胞的功能,导致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内膜灶状纤维化,粥样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管壁结构成分改变,僵硬度增高。高血压血流动力学变化是导致血管重塑的直接因素[4]。血管重塑又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发展、结局[5],同时随着高血压病程的增长,脑梗死、冠心病的发生率均增加[6]。动脉壁是动脉硬化的始发部位,其功能或结构改变成为筛查早期血管病变的重要靶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监测高血压患者病情发展中具有无创性,且检测简便,患者易接受,可用于高血压患者的长期随访。

近年来,临床发现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全身各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相似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及病理基础。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表现,与冠状动脉硬化有密切联系[7]。同时,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和狭窄关系密切。有研究显示,约30%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8]。有研究表明,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厚于对照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通过超声对颈动脉斑块的形成进行检查,有助于对心脑血管疾病及时诊断、预防、治疗。

本实验发现,高血压病程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具有相关性,随着高血压病程的增加,发生颈动脉斑块的风险性就大增,病程≥10年的患者较病程

参考文献:

[1]Guidelines Subcommittee.1999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J].J Hypertens 1999,17(2):151-183.

[2]姚光辉,余新,朱红梅.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危险分层的关系[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751-752.

[3]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5.

[4]许康.高血压血管重塑机制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0):3827-3829.

[5]程磊,焦力群.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血管重塑的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3,10(9):499-503.

[6]茹秀颖.高血压病程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9): 2088-2089.

[7]朱恒青,刘伟斌,张志彬,等.平板运动试验结合颈动脉斑块检测诊断冠心病[J].医学与哲学,2007,28(14):32-33.

[8]赵清河,徐伟.多层螺旋CTCTA对颈动脉斑块与脑血管缺血关系的研究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4:114-115.

[9]黄建锋,张宝珍,张小锋.同型半胱氨酸联合颈动脉斑块检测用于早期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9):1550-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