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乒乓球正手台内侧拧技术的实效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乒乓球正手台内侧拧技术的实效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正手台内侧拧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并在实践中得到运用的新技术,主要通过调查法和实验法对乒乓球正手台内侧拧技术进行运动力学和解剖学分析,并结合相关实验对该技术在落点、旋转、弧线、命中率等方面进行实效研究。研究结果:保证“全方位”的全台进攻,继而掌握主动性和形成优势局面进入相持阶段,因此,对于前三板有技术优势和相持打法为主的运动员来说,正手台内侧拧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为赢得整个比赛打下更为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乒乓球;正手台内侧拧;击球方法;下旋球;动力学分析;实效

中图分类号:G846.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11-0120-04

Analysis on Actual Efficiency of Forehand Inside-table Twists Technique in Table Tennis

YU Yang1, XING En-qian2

(1.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2. North Institute of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University, Langfang 065201, Hebei China)

Abstract:The new technique of forehand inside-table twists which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is used widely more in practice. By the method of investigation and experiment, the paper made mechanical and anatomical analysis on the forehand inside twist technique. And it 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experiments on the placement, rotate, arc, hit rate and other aspects of effectiveness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ll-around” full table attack should be ensured to take the lead and enter in the mid-rally stroke with advantageous situation. Therefore, for the players good at the “first three strokes” and mid-rally stroke, forehand inside twist technique could be a good foundation for winning the whole game.

Key words: table tennis; forehand inside twists; hitting the ball; underspin; kinetic analysis; actual efficiency

在2011年的乒乓球世界杯赛和世锦赛中,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了更加高超的技战术水平和意识,攻防兼顾、守中带攻的精彩场面层出不穷,对台内短球的控制与反控制更加精细,近台内的短球侧拧技术逐渐成为运动员摆脱控制,争取主动上手的主要手段和措施,在反手台内侧拧成为大部分运动员的起板技术之后,正手位的台内侧拧也逐渐引起了运动员的重视并屡有应用,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正手台内侧拧技术是运动员在比赛中针对对方低、短、转的正手位近网发球或回球而采用的击球方法,该技术动作的结构涉及运动力学、解剖学的多个方面,通过对该动作结构的动力学解析,并结合实验测试对该技术结构的实效进行对比研究,为运动员的技术改进和提高提供理论指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正手台内侧拧下旋球的技术动作。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法 根据研究任务和要求,本研究主要运用的调查法包括专家访谈、座谈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教练员和项目专家及训练学、解剖学专家进行调查和研讨。

1.2.2 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和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为本研究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

1.2.3 实验法 将4名运动员受试者作为实验对象,进行正手台内侧拧技术的专项训练,累计时间为4周共20 h,然后进行实验测试,通过测试数据分析施加因素产生的结果。

实验测试采用中路偏正手位台内球定点定线,主要记录落点、旋转、弧线和命中率的指标。每人15个球为一组,共三组。确定一名操作人员作为发球者,目的在于保证所有受试者的测试在同一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测试采用多球进行,以便较准确地记录各项数据。

表2 实验观察内容

落点旋转弧线命中率

回接下旋来球12区域分布击球后形成侧上、侧下旋击球后球弧线轨迹球上台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力学分析 乒乓球技术中击球动作一般包括引拍、挥拍、击球、随挥和还原等几个环节,正手台内侧拧技术的引拍是在拉长肌肉的同时使球拍与击球点拉开距离,其目的在于提高击球时肌肉收缩力并增加挥拍加速度。由于球拍击球的过程速度和加速度都迅速增加,故球拍到达击球点的瞬时速度应等于:

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外力F成正比,而与其质量m成反比:

将第二公式的加速度a带入第一公式即得:

该公式表明,在引拍击球初速度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球拍击球瞬间的速度与球拍的质量m成反比,而与挥拍力的冲量成正比,因此要增大击球瞬间拍头速度,就要增加挥拍力量F和力的作用时间t。在加速路程相近的情况下,平均加速度越大,球拍所能达到的瞬时速度越快,从而有效地提高击球速度和增强旋转,同时还要有足够的引拍距离以增加力的作用时间,二者的有效结合才能形成高质量的回球。

2.2 解剖学分析 根据乒乓球台内侧拧技术原理并结合反手台内侧拧技术的动作形式,在身置满足完成动作的条件下,正手台内侧拧技术的人体关节运动表现依次为,首先肩肘关节外展以获得足够的引拍距离,然后屈肘屈腕并内旋前臂准备击球,击球瞬间腕关节和肘关节向左前旋转前伸完成击球和随摆动作,最后收臂撤步完成还原姿势(表3)。

在该动作完成过程中涉及到发力的肩群和上臂肌肉较多,主要有三角肌、冈上肌、肱三头肌、肘肌、前臂肌肉群和腕关节肌肉群(表4),从动作完成的情况可以看出,动作在解剖学上成立。但完成此技术动作需要多关节、多肌肉群协调参加,因此该动作在学习中需要建立在一定条件下,即加强协调性、准确性、手感及球感的综合提高,才能较好的客服此动作的复杂性和不易控制性。

需要指出的是,该动作在引拍时,上臂的尺骨和桡骨处于交叉状态,同时手腕要在此基础上完成多个方位运动,增加了作用球的时间,因此影响了一定的出手速度,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此动作的充分发力。相比反手侧拧,当引拍时,上臂的尺骨和桡骨也处于交叉状态,但接下来便是将其还原,使得做动作的时候可放松加速,增加了出手速度,因此目前应用性较好,但正手台内侧拧技术正是存在这样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如果在训练中重点加强练习,该技术将会逐渐转化成为优势技术。

2.3 实验分析

2.3.1 落点分布 根据相关研究并结合实验要求,对乒乓球台面12个区域[1]的划分做出如下定义:全台分为12个区,将距球网40 cm内为近网球;距端线30 cm内为底线球;近球网边线1/4到近网半台内边线1/2为三角区; 具体区域划分如图1:

实验中每位受试运动员击球15次为一组,共进行3组,记录落点区域结果显示如下。

这样的回球使落点更为刁钻,无形中提高了对方的回球难度,扩大了对方的跑动范围,(图3所示,红色区域代表落点主要分布范围,L2的长度即运动员跑动距离明显大于L1),影响了回球质量,也增加了对手的回球失误率。

2.3.2 旋转变化 在现代乒乓球技战术体系中,旋转是竞技制胜重要的核心要素之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完成正手台内侧拧技术中,依靠作用于球右侧中上部或中下部的不同发力,可以分别形成侧上旋和侧下旋回球,起到了回球变化的目的。

在实验中,测试运动员通过击球右侧中上(下)部的不同部位,产生了侧上和侧下两种旋转,在要求运动员依次回击出侧上和侧下旋的实验中,运动员基本达到实验要求,其回击球形成侧上和侧下旋的比例基本相当,也就说明了这个动作的回击球可以分别产生两种旋转。

分析其原因,可以将运动员正手侧拧动作分为两种情况,即当运动员击球时会根据来球的旋转情况进行相应的回击手法,当来球不是很转时运动员会选择击球的侧中上部,回击球瞬间是从下到上用力摩擦后再向左前上方拧出,回球为侧上旋;当来球为下旋是运动员多摩擦球的侧中下部,拍型更趋水平,回击球瞬间是摩擦后再向左前方拧出,动作向上方拉起很少,则回球为侧下旋,因此可以看出,正手台内侧拧击球时,球拍击球瞬间不仅有一个向右侧的用力f 1,同时还有一个向前的发力f 2,其形成的合力F就偏离了球的质心,根据向前发力的方向不同,就造成了球向侧上或侧下的旋转(图4)。

图4 乒乓球旋转方向

正是由于同一动作不同阶段发力的方向不同,就增加了回球的旋转变化,增大了对方的判断和击球难度,这样一方面造成对方容易失分,更为本方选手在下一板的连接和进攻上创造了有利的局面。

2.3.3 弧线变化 正手台内侧拧技术动作的发力方向不仅是向前,而且还有向左前方的旋转用力,因此击出的球不仅自身有侧旋,其运行轨迹也向左侧偏出,在实验中,运动员回击球的空中飞行路线无论长、短、高、低,在落台后弹起均向左拐,且平挡后均向右飞,这样也就扩大了回球的飞行角度(图5所示L2的移动距离明显大于L1),从而扩大了对方的跑动范围,为对方制造线路困难,增加了对方的失分率。

2.3.4 命中率

乒乓球项目的竞技核心要素“快、转、狠、准、变”中,其前提都是以命中率作为基础才能实现诸要素之间的必要转换,从而赢得比赛的最终胜利。正手台内侧拧技术也是如此,通过试验研究表明,正手台内侧拧下旋球,回击球的平均命中率为77.8%,即在满足身置能够完成动作的条件下,成功率较高。

由此可以说明,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训练后,正手侧拧台内下旋球技术不仅能够满足乒乓球竞赛要求,而且还有可能成为运动员克敌制胜的“秘密武器”。

3 结论

正手台内侧拧技术大大增加了运动员在处理台内正手位短球和非机会球时的上手机会和成功率,为

运动员下回合比赛赢得了主动。该技术通过增大引拍距离和增加击球时间,并根据来球的不同旋转采用不同的发力方向将球回击出侧上或侧下旋,这种旋转的变化不仅提高了击球的命中率,造成对手判断和回球的失误,而且大大提高了台内进攻的威胁性,是一项新的、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台内进攻技术。

正手台内侧拧技术的实现需要运用肩、肘、腕、指等多关节的密切协作才能完成,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运动员在训练中注重各肌肉群协调用力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小肌群的力量发展,并且在比赛中要积极与反手台内侧拧技术结合运用,增大对手摆短压力,形成台内短球正反手都能拧起来处理,即“全方位”的全台进攻,继而掌握主动性和形成优势局面进入相持阶段,因此对于前三板有技术优势和相持打法为主的运动员来说,正手台内侧拧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为赢得整个比赛打下更为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焕群.乒坛竞技科学诊断[M].北京:国家体委科研所乒乓组,1996.

[2]韩同康.乒乓球的动态特性—旋转与速度相对原理[J].体育科学,1994(6):48-56.

[3]苏丕仁.现代乒乓球运动教学与训练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9.

[4]董林.乒乓球台内球技术浅谈[J].引进与咨询,2005,(6):80-81.

[5]苏丕仁.20 世纪世界乒坛技术创新分析[J].南都学坛,2001,21(3):92-95.

[6]陈黎.乒乓球反手台内侧拧技术的实效性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6):70-72.

[7]陈洁,蔡继玲.直拍四面攻打法的可行及其技术特点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6):254-257.

[8]徐大鹏.乒乓球直拍横打四项技术上肢动作原理的运动学比较研究[D].沈阳:沈阳体育学院,2005.

[9]孙继明.新竞赛规则下乒乓球运动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J].搏击·体育论坛,2009(3):57-59.

[10]张秀丽,霍杞江,王玲娟.乒乓球“飘球”技术的可行性理论分析[J].上海体育科研,2003(5):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