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反思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几种“意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反思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几种“意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近期参加了学校的师徒课展示活动,主讲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桥之思》这篇课文,颇有感触。从试讲到最后的展示,其间忙得不亦乐乎,整天周旋在听课、上课、说课、修改教学设计、再上课……这样一系列的环节当中。作为学理论出身的人,每上完一轮课,或者听完别人的课,或者参加完评课之后,头脑中总会蹦出几个概念性的词语。这次展示课也不例外。其中,最让我难以释怀的就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意识”“学生意识”和“课程意识”。下面,截取一些自己上课时的片段进行剖析,谈一谈我的一些思考。

一、教学意识

“如何把这堂课上好?”恐怕是任何一位教师上课之前都需要耗费很大精力思考的问题。简单地说,这种想把课上好的意识就是教学意识。“教学意识,即‘怎么教’的意识,它关注的是如何提高教学技巧”[1]。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教师的教学效果才存在越来越好的空间和可能。但是,拥有了教学意识,就一定能把课上好吗?未必。因为,姑且不论上好一堂课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单就教学意识本身,教师们也存在认识上和操作上的差别。不同的人,思考的方向不一样,思考的层次不一样,对教学意识的把握就不一样,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教学的操作也就不一样。比如,有的教师喜欢多讲,有的则坚持少讲;有的教师喜欢面面俱到,有的则喜欢层次分明;有的教师喜欢引导学生,带着学生思考,有的则坚持给学生留足自己质疑、探究的时间。不同维度的认识,不同方面的操作,到底孰对孰错,有没有一个平衡点?答案肯定是有的。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教师上课喜欢多讲,喜欢面面俱到,喜欢引导学生。为什么这样?用教师自己的话说,就是“自己讲不透、讲不细,孩子们就学不懂,吃不透”。多么让人感动的理由!但是,旁观者就要问了:实际效果怎么样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仔细地从头到尾再一次回顾我的教案和课堂,结果却让我一次又一次地蹙眉。

师:思路清晰了,文章的主干有了,那么,外形和内容如何来丰富呢?作者又是怎样为我们呈现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的呢?下面我们走进课文的内容。

师:第一部分,我找一位同学来读一下。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PPT显示):

1.如果将这一部分进行分节的话,可以分为几节?

2.每一节写了桥的什么?

3.如果把这三个小节调换顺序的话,可以吗?为什么?

生1读。

师:读得怎么样?咱们大家来试着评价一下吧?

生2、生3、生4进行评价。

师:对了。老师还想提醒一下大家,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应该带着一种柔和、娓娓道来的感情来读。你可以想象,你不是在读这些文字,你是在诉说,是在抒发你的感情,好吗?

生表示认同。

师:好,读完了,也评价完了。我们来看看这些问题吧!如果分节的话,分为几个小节呢?

生:三个小节。

师:每一个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生5:写了桥的类型。师板书。

生6:写了桥是什么。师板书。

生7:写了桥的功能。师板书。

师:同学们找得真准确。好,那老师要问了,如果把这三部分调换一下顺序,可以吗?为什么?

生8:不可以。因为,假如先写桥的功能,再写桥是什么的话,就写得不清楚了,比较乱。

师:是有点乱,也显得很突兀,是吗?

生表示认同。

师:可见呀,我们平时在写观察景物的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否则,就盲目了。

这是我第二次试讲时的一个环节。说实话,就在上课的整个过程中,我都一直是自信满满的,觉得我想得太周到了,问的问题不仅全面,而且有层次,另外还能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启发学生进行深思。上课的时候这一环节上得也非常流畅。但是,下来之后,听课教师就评价了,说你想得很全面、很深刻,但是,你没有让学生真正地思考,相反是以教师的思考片面地抹杀了学生的思考,甚至有可能造成了学生的假思考。我当时还有一些不解。但是,当我把这几轮课上完,进行比较的时候,我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一厢情愿和强势姿态,也开始思考这一问题。

单从教师对课文理解的深刻性、教学的流畅性、课堂的知识性渗透等方面来评价,这个环节可以说是井然有序。所有可能的问题,教师都替学生想到了。原则上讲,学生跟着教师走,应该就没问题了。但事实上呢,学生愿不愿意跟着教师走呢?未必。这里存在一个很明显的机会成本的考量。也就是说,有可能存在教师滥用学生发展机会的嫌疑。从教学意识的角度来讲,这个环节教学色彩彰显得太浓了,教师的贴切周到,不但可能没有启发学生的真思考,反而给学生造成了一种心理压力。因为,教师强势的姿态束缚住了学生的大脑,结果就走入了“引而未导”的尴尬境地。

确实,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学意识过于彰显,教师总是走在学生的前面,牵着学生走,结果,学生跟得累,教师教得也辛苦。明智的教师一定要清楚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教师是脚手架,教师是助推器。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引”,还在于“导”。《学记》有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师生之间,教师如果只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抛给学生,而没有给学生留足思考、想象、乃至质疑的时间,就很容易因为教师的过分周到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毫无疑问,一堂好课需要足够的教学意识。但这里要讲求一个“适度”。否则,少了,就沦落为一种教学表演,成为一种走马灯似的大杂烩。多了,就给人一种“生拉硬拽”的印象,教师上得费劲,学生学得也不轻松。

二、学生意识

学生意识是上完这几轮课之后让我最觉得难为情的一个问题了。回顾自己上过的四轮课,可以说,我自己觉得已经很努力地贴近学生、贴近教学了。但是,效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作为一位新教师,我过于关注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我越来越觉得,我太不懂学生了,我太需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了。我所执教的班级是四年级学生,但是,四年级学生是一个怎样的状态?他们的知识基础怎么样?他们的普遍心理基础是什么?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期望是什么?他们心目中的好教师又是什么样的?上完课之后,这一个一个问题催促着我进行反思

什么叫学生意识?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做,才叫做具备了学生意识?下面,我结合自己上课的一些反思,来梳理一下学生意识的应然之义。

1.学会用孩子的语言进行教学

回顾自己的课堂,可以说,我比较关注对学生的提问质量。但是,尽管有这个意识,我还是没有避免一些失误。比如,第二次试讲的第一个环节,讲到课文的写作思路的时候,同学们共同回忆和梳理出了课文的思路是“桥之态――桥之美――心之桥”。可是,这三部分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我心里是明白的,我也想引导孩子们认识和理解这种结构。问完之后,看着孩子们苦思冥想的表情,“递进思路”这个词就从我嘴里溜出来了。结果,这个环节就进行得很费劲。因为,孩子们压根儿不知道什么是“递进思路”,以前也没有过相关的知识储备。况且,“递进思路”这个词离他们太远了,不属于他们的语言范畴。类似这样的还有很多,比如“结构”“逻辑”等这些词汇在四年级的课堂当中都应该避免出现。新课程强调师生之间的对话,只有学会用孩子的语言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促成师生之间高质量的对话。

2.及时理答和反馈孩子的发言

课堂上,几乎每一次孩子的回答或者质疑,我都给予了自己能力范围所及的反馈和理答,而且,在反馈和理答的内容上也基本上兼顾到了生动性和前瞻后顾。但是,从整体上反思,我的理答和反馈在视野上缺乏一个宏观的把握,这也致使课堂中贻误了一些创新的契机。比如,在导入部分,教师问:如果写桥,同学们想写什么?当一个学生回答出“友谊”的时候,教师就应该深入地问下去,抓住“友谊”是无形之桥这一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拓展。但课堂上,我却只是给出了“哦,你写的是友谊之桥”这样简单的反馈和评价,把一个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机会给放跑了。在新课程理念的熏陶下,打造一个活泼生动的课堂已经成为了教师们的共识,充分运用提问策略也得到了大部分教师的高度认同。但是,如何有效运用这一策略?如何做到既关照了教学又关照了学生?我想,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及时理答和反馈不失为一条捷径。

3.试着用孩子的思维预习课文

这实际上涉及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备”策略,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试着用孩子的思维预习课文”实际上就是一种备学生的做法。我把这种做法的心态称之为一种“对孩子不放心”的心态。在备课、上课之前,先试着用孩子的思维来预习课文,想一想,如果孩子来学习这篇课文,可能会产生哪些疑问,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教师事先都考虑到了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在真正上课的时候,做到游刃有余也是情理之中的。

4.给予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

“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是承接上面“备学生”策略之后的又一智慧之举。“试着用孩子的思维预习课文”是一种“对孩子不放心”的心态体现,但是,在我的课堂上,我对此种心态的操作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什么我的课上着累?现在想想,是我对孩子们太不放心了,事事都想强调,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反思一下,这堂课上,孩子们思考了吗?孩子们的思考绝对称不上是自由思考。仔细反思之后,觉得这堂课上教师成人化的思考严重地侵犯了学生自由思考的领地。这一想法挑战着我的惯常思维,也足以让我彻悟。用孩子的思维去预习课文,梳理出孩子们有可能碰到的问题,整理出学生们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和需要经受的体验,无可厚非,但不一定非要全部呈现在课堂之上,面面俱到地带领学生去思、去想。换句话说,为学生着想,但同时要给予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

三、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是指人们在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2]这里给出课程意识的概念,并不着意探讨理论概念,而是想澄清一个问题,即对于课程的敏感性和自觉性。毫无疑问,做一位有创新见解的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但是,教师的课程意识不仅仅体现在课前寻找资源方面,也不仅仅体现在对课程资源的审视与批评方面,它还体现在对课堂中间生成的课程资源的意识和把握方面。课堂当中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课程意识呢?回顾我的教案和课堂,我发现了新的问题。

师:同学们,以“桥”为话题进行写作,可以像作者樊发稼一样写成一篇散文诗,可以像作词家阎肃先生一样写成一首歌,同样,也可以像诗人杜牧那样写成一首诗。如果你来写作的话,围绕“桥”,你想怎样写呢?

生1:我想写城市的立交桥,把整个城市衬托得很美!

师:你是想写一写桥的美。

生2:我想写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友谊。

师:你写的是友谊之桥。

生3:我想写桥的“沟通与交流”。

师:你是想写一写桥的功能。

师:同学们真是富有想象力。你看,多角度进行创作,思路多清晰、想法多新颖呀。今天呀,老师带领大家进一步地走进《桥之思》这篇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写桥的。看看这种写作的思路,对你会有什么启发。

从课堂的流畅性来评价这一环节的话,应该说这个环节进行得非常顺利,既有同学们的合理想象,也有教师及时的反馈和理答。但是,如果从课程意识方面来评价的话,这个环节的设计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仔细分析这一环节,可以显见,学生的回答恰好贴合了课文的写作思路,即“桥之态――桥之美――心之桥”。说实话,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我没想到,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之后,同学们会仿照作者的思路进行构思。所以,可以看到,教师这时的反馈性语言是机械的,功利色彩比较强的。后来,一位教师找我聊,她说,当孩子说到自己想写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友谊的时候,你应该追问孩子:“为什么以桥为话题,你却写同学之间的友谊呢?”听完之后,我恍然大悟。是啊,如果教师继续追问,就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完全是学生自己的理解。但是,这么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我却漠然置之,结果还兜了个圈子,按部就班地在课文结尾处才处理“心之桥”部分,心中不免遗憾。

曾经看到过一个很具有启发意义的观点:“备课不等于‘背课’”,结合自己的课堂,现在想想还真觉得自己有一点在“背”课的嫌疑。教师“背”课,就好比事先设置好了一些“陷阱”或“圈套”,上课的时候等着学生往里钻,学生不钻的时候,教师生拉硬拽也要把学生拉进来。这个说法不是十分恰当,但却形象地描述了我当时上课的心态,就是千方百计地想着怎么把这堂课上好,而不是怎样帮助学生学好。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心理,我的课缺少了一些自如,缺少了一些大气。

“要善于开发身边的课程资源!”对于这句话,很多教师耳熟能详。但是,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我想,课程意识首先是第一位的。只有具备了课程意识,课堂上教师才会具备一种大局观,才会适时调整好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的真正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曙光,周兴国.新课程的意识要求:从教学意识到课程意识[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20,(2).

[2]吴刚平.课程意识及其向课程行为的转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23,(9).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