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育孩子的标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育孩子的标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用孩子的标准而不是成人的

标准来评价孩子

卢梭说:“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

因此,我们应该习惯用孩子的标准而不是成人的标准来评价孩子。因为儿童有儿童的意义世界,成人有成人的意义世界。儿童有儿童的经验世界,成人有成人的经验世界。成人的标准是成人经验的升华和社会化,是理想化和规范化了的成人经验;孩子的标准是孩子经验的升华,是理想化和规范化了的孩子经验。如果我们用孩子的标准来评价孩子,就会使孩子感到公平,有认同感,会使他们心服口服。如果用成人的标准来评价孩子,则会使孩子没有成就感,容易激化师生矛盾、生生矛盾。所以,陶行知说:“孩子如果给你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元的慷慨;他失手打碎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母亲死了独生子女那么悲哀;他受了你的盛怒下的鞭打,连在梦里也会有被法西斯追打的恐怖;他写字没有得到双圈,仿佛是候选总统落选一样的失意。”

之所以如此,按照卢梭的说法,是因为孩子们“在评价所有一切自然的物体和人制造的东西时,他所根据的是它们对他的用处以及他的安全、生存和舒适的显而易见的关系。因此,铁在他的眼中看来,应当比黄金值钱,玻璃应当比钻石值钱;同样,他对鞋匠和泥水匠,比对郎佩勒尔、勒布郎和所有欧洲的珠宝匠都更为尊敬;特别是做面包的师傅,在他的心目中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宁可拿整个法兰西学院去掉换一个龙巴德大街的最小的糕点师。”因此,他也建议我们“要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去对待他”。

二、用成人的标准而不是孩子的

标准来引导孩子

孩子的标准和成人的标准是不同的。成人的标准既现实,又理想,更多地表现为源于他们的过去、现在及对未来的憧憬,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结晶体;学生的标准则更多地表现为近期、童话般的现实和理想。而孩子是必须而且一定要长大的。因此,虽然我们提倡要习惯用孩子的标准而不是成人的标准来评价孩子,但与此同时,我们又要坚持用成人的标准而不是孩子的标准来引导孩子。这是因为用成人的标准引导孩子,可以使孩子减少寻找目标的时间,减少迷失方向的可能,增加他们校正自己的行为要素。不用成人的标准引导孩子,则可能使孩子永远是孩子,永远长不大,增加他们成长的成本。因此,我们成人不能因为孩子与成人的矛盾而放弃成人的标准,屈从于孩子的标准,而是应该想办法用成人的标准引导孩子的标准,使孩子的标准接近成人的标准,帮助他们尽快摆脱童话世界,加快社会化的步伐。但要注意的是,在引导他们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太霸道,不然是会伤害孩子们的。

卢梭曾经说过:“每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诚如是,我们该怎么办呢?

根据杜威“要把经验传递给别人,必须把它整理好。要把经验整理好,就要置身于经验之外,为别人设身处地想一下,看它和别人的生活有何接触点,以便使他人能领会经验的意义”的建议,我们似乎应该把成人的标准装扮成孩子的标准,而且是孩子喜欢的样式来对孩子进行评价。如果这样,套用杜威的话说,当你试着把这种标准,特别是较为复杂的标准,完整、准确地传达给孩子,你将会发现你自己对待你的标准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似乎你也喜欢至少是接受了那个装扮过的标准。

三、用孩子同伴的优点来吸引孩子而

不宜以孩子同伴的优点为标准来评价孩子

中国人说,人比人气死人。所以,中国人提倡要跟自己比,不要跟别人比;要纵比,不要横比。至于理由,卢梭说得很清楚:“他向那些同他相似的人投下的第一道目光,将使他把他自己同他们加以比较;这样一比,首先就会刺激他产生一种处处要占第一的心。由自爱变成自私的关键就在这里,因自私而产生的种种感情也就是在这里开始出现的。”

但是,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比较是必然存在着的,而且是不间断地进行着的。假如我们一定要与他人比,卢梭提醒我们,“尽量不要掺杂个人的利益,尤其是不要掺杂虚荣、竞争、荣耀以及那些使我们不能不同别人进行比较的情感。因为这样比较的时候,就必然会对那些同我们争先的人怀抱仇恨,就必然会自己估计自己是应该占先,所以,这样一来,我们不盲目行动就必然会心怀愤怒,不成为坏人就会成为愚人。我们要尽量避免这种二者必居其一的情况。”八戒这样比较了,所以,他不开心。与八戒不同,如来佛祖对唐僧师徒的评价,始终是和他们自己的过去比,是纵比,不是横比,是用同伴来吸引同伴。

米德说:“每一世代的成员其行为都应以他们的同辈为准,特别是以青春时期的伙伴们为准。”为了不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坏人和愚人,我们就应该用孩子同伴的优点来吸引孩子而不宜以孩子同伴的优点为标准来评价孩子。

如果我们把孩子看作成长中的生命体,我们的评价就不应该满足于静态的甄别与评价,而在于通过评价使学生明确今后发展的方向。

评价既是对孩子过去和现在的评判,更是对孩子未来发展的指引。因此,评价应该是评语与寄语的有机结合体。

评语尊重事实、标志事实。寄语寄托希望、指引方向。所以,我们要习惯用评语标志孩子的过去和现在,用寄语引导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