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习者:一个个具体的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教育的问题,说到底是人的问题。古今中外教育家也多以人性为前提来论述教育,然而抽象的、共性的人还不是人的全部意义。对“具体的人”的消解、对人的独立性、个性的忽视,造成现代教育的缺失。
关键词 教育;抽象人性;具体的个人;个性
中图分类号 G40―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646(2009)01―0001―02
1 人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目的
如果教育仍然承认它构造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往意义,如果教育仍然承认如何使人过上一种美好的值得过的生活是它所有的价值追求,教育就不得不虔诚地追问本体论问题并以之作为其价值的根本原则。
的确,认识教育必须首先要认识人。因为教育的同题,说到底就是人的问题。具体地说,教育的世界是人的世界,教育活动是一种人为的和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在本质上就是人类自身的一种再生产活动或者说是人类的自我建构性活动。教育对人的建构既要以人类的自我认识为依据,又要以人类的自我认识为目标。可以说,没有人也就没有教育,没有对人的正确认识也就无法开展正确的教育活动。只有对人的秘密有所了解之后,人们才能明白人类历史上为什么会出现形态各异的教育,才能懂得现代的教育和过去的教育有何差别,才能够预测未来的教育会走向何方。
2 中外教育史上对人的认识
中国古代,在对人性的认识上,基本上是沿着“善”与“恶”的价值思路去认识,便有所谓的“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性有善有恶论”诸说。其中以“性善论”、“性恶论”影响最大,进而推衍出基于这两种人性观的教育观――“内展说”、“外铄说”。先谈人性再论教育,这在方法论当然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教育发展过程中对于“人”的设想是抽象的。道家的教育哲学主张对人的培养要顺应自然,无为而就,甚至“绝圣弃智”、“绝仁去义”;墨家教育哲学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培养“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兼士;而后来一枝独秀的儒家教育哲学主张人要力求“内圣外王”、“天人合一”,寻求“至善”境界,并把“君子”设立为具有普遍标准的培养目标。
在西方教育史中,对人的认识经历了种种变化:在漫长而发展缓慢的中世纪,基督教神学一统天下,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人从心灵上认识、热爱、赞美、信仰和服从上帝,领悟万事万物背后神的精神。人是“神性的抽象的人”;在17世纪,夸美纽斯、卢梭等人的自然教育思想,认为只有遵循人的自然本性,教育才能有效。人的本性被解释为“人本身所固有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向”,人成了“生物性的抽象的人”;到18世纪,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产业革命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政治上,强调培养合格的“公民”,培养对国家的忠诚、团结感和为国家尽忠的能力。在经济上,工业的迅速膨胀要求加强对人的职业训练,人成为“经济人”。因而,人又变成“工具性的抽象的人”;以“精神性”形态存在的“抽象的人”更是在西方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反映。从古希腊到后来的文艺复兴及启蒙运动。注重人的理性、道德、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康德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至善的世界。赫尔巴特强调教育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追求完美的德性。进入20世纪后,作为人文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又有一大批教育思想家在反对教育工具化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关于人的“精神性”主张。
上述不同形态的“抽象的人”代表了不同时期人类的自我意识,从不同方面说明了教育中的人作为“类”的存在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但不容否认,这些“人”是超验或先验的、超越历史时空、脱离具体社会现实的。它们高高在上,看似神圣却对具体的人缺乏关怀。神性的人的教育悲观厌世、虚无缥缈;生物性的人的教育软弱无力、难以实施;工具性的人的教育急功近利,扼杀个性;精神性的人的教育远离尘世,不可捉摸。
有学者指出,“古今中外教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流派纷争和时代性的转换,都以对’人。的认识的重大区别和变化为标志。”这真是一语中的。在过去不同时期,教育中的“人”有着不同的形象。这些形态各异的“人”固然有很大差别,却都是通过抽象理性思维概括人的共性的一次次尝试,其共同取向是人的抽象化。由于“人”本身是人类最难把握的认识对象,也是最缺少真知的对象,因而,每对“人”进行一次“与众不同”的抽象表达,都会丧失一部分人性并意味着对现实中活生生的人的疏离。结果,众多的“人”如同漂在空中的气泡,虽然五彩斑斓地贴着“人”的标签,却并没有“人”的实质内容。
3 对人的认识的缺憾
建国以来,我国在对“教育与人”的问题研究上,也存在着将人抽象化的现象。笔者认为,大体可以概括为两种人:一是政治化的人、一是经济化的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传统伦理泛政治化的思维定势严重影响人们的教育思想及行为,教育从肯定“听话”到高扬“一块砖”精神,“家国同构”的观念是得个人服从集体、服从国家,而且特别强调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人“又红又专”。人的被动的服从性被普遍肯定,人的主动性、创造性渐渐地萎缩、变形、乃至被磨灭,造就了一批批规格化的人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机制也被引入了教育领域。这带来了教育的大调整,也推动了教育的改革、发展。然而,我们又过分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过分重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使教育变成了经济的附庸。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一种经济、社会需求,教育由此面成了一种适应性的教育,只以它所生产的产品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来衡量其价值;同时,教育过分追求功效和利益,进而被国家和个人当作追求利益的工具,人又被“经济化”了。
另外,受西方一些教育理论的影响,我们在教育的价值取向和人的问题的认识上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用石中英先生的话来说,我国长期以来教育及研究中的“人”十足是个“大杂烩”,兼有西方教育中的“抽象的人”的特征:人文主义者呼吁对人生的关怀和对人性的提升;现实主义者主张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严格纪律和科学训练;心理主义者则要求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可以看出,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人”主要表现在“人的普遍化”,通过这种“普遍化的人”将人的个体性消解掉,结果造成教育中的“无人化”现象。所谓“人的普遍化”是指将人模式化或模型化,要求所有的人向这个标准看齐。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成为了“类”的分子,成为了一种抽象的存在,个体消失在了“类”之中。通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人抽象为某种完人、真善美的化身,学生每天将自己装扮成某个高尚的人、完美的人,成为了道具。在这个统一标准之下,有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进度、统一的管理、统一的考试与评价。而人,却失去了自己,导致教育实践中的“无人化”现象。
对此,叶澜先生曾有深刻认识,她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理论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变化历程,但这一深层次的
人学基础却基本上没有触动。抽象的人在教育学中的典型表现,是把,人’当作与客体相对立的独立主体,把人的发展看作是由遗传与环境这些不能由发展主体控制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强调教育对人的塑造作用,突出教育目标的划一性、教育内容的统一性和教育过程的操作性,教育常常被比喻作生产,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学生则成了加工的‘对象’与‘产品’”。
4 教育的人学基础
在当今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人,我们的教育又应该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其出发点和宗旨。这是一个不能也无法回避的问题。教育作为一种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和为了人的生命的最具人文关怀的社会事业,所面对的应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的活生生的个体。教育实际中的“此人”其实并非抽象理性构建的“彼人”。因而,教育及其研究应由“抽象的人”转向“具体个人”。将学生作为一个个具体的个人来对待,培养其个性、独特性。
4.1具体的个人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
“要承认人的生命是在具体个人中存活、生长、发展的;每一个具体个人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个体生命是以整体的方式存活在环境中,并在与环境一日不可中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构成中生存与发展;具体个人的生命价值只有在各种生命经历中,通过主观努力、奋斗、反思、学习和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创建和实现,离开了对具体个人生命经历的关注和提升,就很难认识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体个人是既有惟一性、独特性,又在其中体现着人之普遍性、共通性的个人,是个性与群性具体统一的个人。”肖川教授也认为:在一个技术统治一切的时代,教育的真义被遮蔽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失落了。教育成为“训练”的代名词,成为塑造“单向度的人”的工艺流程……教育必须关注完整的人。
4.2具体的个人应该具有独特性。
全面发展在不同的个体身上必然会有不同的组合,呈现出不同的个人特点,而不会是千人一面,因为学生是社会的现实的人,不同的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同的境地,扮演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经历和经验以及不同的智慧品质、兴趣爱好、价值观念、人生追求,对教育也会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因而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一个孩子并不仅仅是名册上的数字,一个好学生或坏学生,在算术上或语法上没有才能的学生,他首先是一个具有个性的人。他有自己的心灵、他的社会学意义、他在一系列事物中的地位、他的冲动和抑制,有些道路向他开放,而有些规则则对他封锁”。
4.3具体的个人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人是一种本体性存在,并且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人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把握外界与自身的方式,都是人通过积极地、自主地进行社会生活和实践形成的。如果主体性受到压抑或扭曲,不能得到正常发展和发挥,人的社会生活和实践就会受到消极影响,就不能正常展开。人的主体性是作为消极、被动、盲目的客体性的对立面而提出的是在同客体的对比中来揭示主体的规定性。因而,教育应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形成学生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学生的个人价值。只有具有开拓精神、创造才能的人,才能不同于传统、安于现状,不盲目从众、唯上、唯书;才能面向未来,求实务实,勇于进取,乐于改革,欢迎新事物、新观念,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尊重他人的劳动、贡献,注重效率效益;才能目标明确,思路开阔,想象丰富,兴趣广泛,善于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表现出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力。
总之,教育应该从教育本身去发现它应该奉行的原则。今天,我们可以这么说,如果说教育要体现什么原则的话,那么它所应该体现的原则就是:如何让每个活生生的人把天赋的能力尽可能充分地由潜在而实现出来;让每个人都尽其人的职分,既不失人成其为人的某种在心灵感通处维系着的那水准,同时每个人又都能成全自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