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抗生素应用的几个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抗生素应用的几个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抗生素在临床的应用选择,合理应用,给药方法,疗效观察及防止滥用抗生素。

[关键词] 抗生素;合理应用

抗生素药物应用涉及到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生素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问题。

⒈治疗原则与抗生素的选择

1.1明确诊断,对因下药:选用抗生素应全面考虑临床诊断,致病菌种,抗生素治疗的适应症及其副作用。对于病毒性感染一般不宜用抗生素,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立即应用抗生素,局部应用易引起过敏与耐药菌株的产生故应尽量避免。

1.2对于威胁生命的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肺炎、急性骨髓炎应在早期集中优势力量,应用强有力的杀菌抗生素,必要时采取联合用药,根据临床用药反应再调整抗生素的应用,不宜等待。

1.3对于严重病例或长期用药疗效不佳者,在条件许可时应及时、多次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作为选用和改换抗生素的参考。阳性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不仅是诊断的依据,而且也是对耐药细菌选用抗生素的重要参考资料。

1.4其总的选药原则应为:疗效高,毒性小,副作用轻而少,给药方便,不宜产生耐药性以及价廉易得的抗生素。

2.控制细菌抗药性

为了防止或减少细菌抗药性的产生,凡属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一种抗生素奏效时就不同时用两种抗生素,以减少细菌的药物接触机会。抗生素的应用必须有足够的剂量和疗程,才能保持有效的抗菌浓度,以控制抗药性的发展,还要避免长期用药,对抗药菌株感染可用大剂量,联合用药及调换对该菌敏感的抗生素,借以从不同环节阻断细菌的生化代谢过程,从而抑制抗菌株,控制感染。

3.联合用药

3.1联合用药的目的:为了获得抗菌的协同作用,适当的联合用药以扩大抗菌谱,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毒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2联合用药的效果:联合用药可发生协同、累加、无效和拮抗现象。(1)四大类抗生素,一类繁殖期杀菌剂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二类静止期杀菌剂如氨基糖甙类;三类快效抑制剂如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四环素类等;四类慢效抑制剂如磺胺类,它们的联用要防止滥联,滥用。一、二类合用常起协同作用;一、三类合用产生拮抗,属禁忌;二、三类合用有协同或累加作用;三、四类合用常获累加作用;一、四类联用无影响,一般不合用。抗生素联用,一般采用二联即足够,三联、多联并无实际意义。

同一大类中各种抗生素可考虑合用,但作用机理相同的抗生素,特别是氨基糖甙类不可合用,一免增加对听神经及肾脏的损害。

3.3注意给要方法与时间间隔:选用药物以后,还要根据其药物代谢动力学确定给药方案。如中效磺胺应按其半衰期,确定每天给药2次,过少则不能维持有效血药浓度,过多易蓄积中毒,具有抑菌性质的药物常要求在体液中保持一定浓度,以维持其作用。而繁殖期杀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其半衰期短,维持时间不长,要求快速进入体内,在短时间内形成高血药浓度,以发挥其杀菌效果;同时应采用每天两次的给药方式来维持其要效的血药浓度。而氨基糖甙类是静止期杀菌剂,起半衰期相对长,给药以每天3次为宜。

不宜静脉推注的如青霉素钾盐,庆大霉素等,宜饭后服用的如无味红霉素片等在用药时要注意给药途径。

3.4观察疗效,注意耐药性及不良反应:抗生素的使用一般以一个星期为时限,超过一个星期都无明显疗效的坚决换药。要考虑耐药性。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细菌的耐药菌株相对增多,一些曾有效的药物逐渐失效或减效。

要密切注意不良反应,如青霉素会引起过敏性休克、药疹,无味红霉素引起胆汁淤积型肝损害,部分磺胺药会引起血尿甚至更严重的肾损害等。

3.5防止滥用:抗生素的滥用目前应比较严重。滥用抗生素会引起过敏反应,耐药性及其他不良反应。对一般的伤风感冒,有人也用抗生素治疗,这不仅是一种浪费,而且可引起不良反应,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增加合并症,延长病程。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用抗生素预防,结果亦往往得不偿失,病程多数因之延长。对麻疹病历,应用抗生素预防细菌性感染,合并症亦增多。滥用耳毒性抗生素如氨基糖甙类对耳蜗神经可造成损害,产生听力减退甚至耳聋,老人及小儿尤易发生,必须警惕。大量或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由于体内各处敏感细菌被抑制,而未被抑制的细菌及真菌即乘机大量繁殖,因而可造成二重感染。同时,长期应用抗生素,必至抑制肠内有助消化的非病原性菌如双歧杆菌的繁殖,从而导致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参考文献:

[1]杨宝峰.药理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0-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