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果树学科教师培养科研创新型大学生的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果树学科教师培养科研创新型大学生的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将科研融入教学、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笔者从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将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实践三个方面进行了农业高校科研促进教学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教师;教学;科研;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229-02

高等农业学校的任务是通过教学来培养适应农业科技发展的创新人才,其基本职能是教学与科研。高校教师集教学和科研于一身,培育创新人才是其应尽的义务;积极投身科学研究,是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实施高质量本科教学的夯实基础。建设创新型大学和培养高质量人才必须重视与引导科学研究工作,没有高水平的科研,也不可能有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1]。本文结合作者自身的教学科研体会,提出了高等农业院校果树学科教师培养科研新型大学生的探索,如何做到成功,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要积极的参与、从事创新性科研活动

科学研究工作会使教师思路开阔,能全面地把握本学科的学术动态,准确地认识所授课程的地位和课程内部的逻辑联系,从而提高教师的学术、教学水平[2]。同时,教师钻研科研的精神,也会无形中影响学生。再有,专业课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与社会、时展潮流同步,也需要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因此,教师要重视科学研究,增强创新意识。高校教师可通过以下途径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①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来开展具体的科研活动;②参加学术交流来准确地把握本领域发展现状和前沿动态;③出国深造来了解和借鉴国外科研强国的科研平台;④深入生产实践,了解当前生产中的问题,以此为契机,开展科研活动,真正做到产学研紧密结合。作者近年来主持了国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30900976)、省教育厅高校科技发展项目(项目编号J12LF06)和青岛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启动基金项目(项目编号630726),参加了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948项目、瑞典国际科学基金(IFS)、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和博士奖励基金等科研项目。正是这些科研实践,使我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拓宽了知识面,加深了对客观规律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而这也必将会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因此,高校教师必须积极进行创新性科研活动,提高自身学术水平。

二、将科研融入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

把科研中的新发现和所取得的新成果及时地引入课堂教学,以科研实例进行讲解,并通过教学使其转化和升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与专业思维;同时将科研中的难题引入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努力形成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最后,通过指导学生撰写课程论文,总结试验结果,并指出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增强成果意识,为以后的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一)教学内容中引入科研的最新研究进展

本科教学过程不仅要传授知识,还担负着发现未知和培养学生探求新知能力的重任。把科研成果引入本科教学,用最新的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材理论体系,是科研促进教学的最好途径[3]。例如,在讲授“果树的开花机理”时,作者适时引入当前植物开花调控基因LFY、AP1、FT等研究,并结合自己的博士论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柑橘转化体系优化与转LFY、AP1基因植株的培育”,向同学们展示单个基因,如FT,即可使植物提早开花,缩短童期。在帮助学生了解开花基因作用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引入了植物转基因技术和童期控制理论,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

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启发式、注入式等,要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笔者认为对于原理性知识教学,采取启发式教学;对技术性知识教学,采用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等多种方法结合。同时,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者,但关系上与学生平等,课堂上可以争论。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做到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有机的结合,例如,在讲授“果树的繁殖方式-离体培养”章节时,作者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借助多媒体放一些组织培养的图片给学生观看,告诉他们什么是愈伤组织、胚状体、原生质体等,增加真实感,使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和掌握;通过播放“果树嫁接”等视频资料,演示从削接穗,切砧木到嫁接,绑缚等过程,使课堂教学生动具体,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手绘,将木本植物的表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等部位画在黑板上,重点突出哪个部位是形成层,解说该部位在植物再生、嫁接成活等过程的作用和地位,使学生深刻体会嫁接的关键技术“砧木和接穗形成层要对齐”这一原理;同时,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参观考察,动手操作,以加深印象。通过以上板书、幻灯片和录像等手段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潜移默化地将学生引入科研活动中,逐步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思维。

三、让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营造科研氛围,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或本院系专家、教授为学生做举办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国内外最前沿的科研学术成果。选题要新,趣味性要浓,可听性要强,吸引力要大,使学生真正乐意去听,能大大开阔视野,又感受到科学研究并非高不可攀[4]。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积累实践经验

从大二学生中选择有兴趣的同学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尝试解决一些难度系数较低的问题,培养其文献阅读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其专业学习兴趣,为今后的工作和深造打基础。例如,针对“苹果叶片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这一选题,要求以苹果叶片为试材,通过添加不同的激素,筛选出最佳的培养基配方。学生从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开始着手,收集信息,进行试验方案设计,通过预备试验和试验,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认真地完成试验。这一项目的完成,可使学生了解苹果叶片再生原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丰富课堂知识,并掌握相关实验技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建立了浓厚的科研意识,为后面的具有挑战性的试验奠定了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当学生的科研意识建立起来后,为其提供创新课题和机会。例如,学生掌握了苹果叶片的再生技术后,在大三时,可以尝试让其做桃叶片、李叶片的再生。由于拥有理论基础又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学生可以独立开展研究,但可能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如组织的褐化,芽苗玻璃化等,这无疑会激发学生的斗志,查阅大量文献,想尽办法解决问题,在实战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在此阶段,鼓励学生申报学校的“大学生创新教育项目”或参与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使表现优秀的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发挥。

(四)开设‘科研小组’式的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学生能够独立开展科研活动后,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教师要设计具挑战性而又需协作性的课题,如‘研究果胶酶基因的作用与功能’,可分解为基因克隆、表达调控、酶活测定、转基因功能鉴定等几部分,这需要兴趣、志向一致的同学以‘科研小组’(3~4人)形式参加。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同学们除了独立完成试验外,又可以紧密沟通、合作,建立密切的团队关系,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五)指导学生撰写课程论文,增强成果意识

经历具体的科研试验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总结试验结果,撰写课程论文。这一过程,有利于训练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处理数据的技能,锻炼学生语言表达和自我表现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再到理论的有机结合。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试验结果,从高度把握科研大局,又会产生新的科研思想。

四、总结

教师要积极地参与科研,将科研成果融入课堂,做到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科研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参与科学活动,既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又可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尽早融入社会实践当中,培养和锻炼他们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满足社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宝笃.地方农业院校推进制度创新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1-2,(2):3-6.

[2]胡光忠,张玲玉.关于科研促进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中华文化论坛,2008,(S1):77-78.

[3]袁修孝.以科研促进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5):12-13,20.

[4]王广顺,陈小雷.论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及培养途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6):95-97.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YBKT2011043);青岛农业大学教学研究课题(XJG1146)

作者简介:段艳欣(1978-),女,河北衡水,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果树学教学、果树基因工程。

通讯作者:李培环(1956-),男,山东临朐,教授,硕士,青岛农业大学教学名师,教学督导,研究方向:果树学教学、果树育种与果树栽培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