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全球化对欧美大学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全球化对欧美大学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全球化通过“时空压缩”、“远距离操纵”、“即时互动”等途径,不断地整合与分化着全球的各种力量和利益关系。大学作为现代社会培养人才、创造与传播知识的轴心机构,必然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市场化规则、公司式垂直管理、网络教育等全新名词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欧美国家带来了全新的课题。全球化大市场的出现刺激着大学,尤其是公立大学,依市场法则行事。政府被迫采用行政权力改革学术工作,由于“企业化”大学的出现,公司式垂直管理接踵而至。同时,某些大学的在线教育的覆灭也使我们觉得现在判断新技术功过还为时尚早。斯科特认为,全球化的威胁比在文艺复兴时期和科技革命期间大学所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因此,欧美国家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应对必然有着深刻的符号意义,更加能够让我们发现差异性背后可以共享的思想与使命。

关键词:全球化 高等教育 欧美国家全球化,不仅仅是一系列历史力量,更是一种新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正如德国社会学家伯克(Beck)、英国的社会学家吉登斯(Giddens)所言,全球化是“距离的消失:被卷入经常是非人所愿、未被理解的生活方式”。“全球化指的是时间与空间的压缩及全球通讯和大众交通系统强化这种时空压缩所带来的效应”。全球化的一个基本表象是经济因素的主导,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互动和信息技术的无处不在,整合着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使其进行着前所未有的交流、渗透与融合。大学作为培养人才、传承知识的机构,深受全球化的影响。斯科特认为,全球化给大学带来深刻影响有其必然性:第一,大学负有传播民族文化的责任;第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研究文化网络的形成,促进了大学教学标准化;第三,全球化市场动摇了作为大学主要收入来源的福利国家公共财政基础。伴随着这种必然性而来的是大规模全球市场鼓励公立大学依市场化规则行事,政府要求大学在全球市场范围内为国家利益服务,高等教育的实际应用价值的强势上位。政府政策松动,以市场为导向改革高等教育体系,学院合议制度是否不合时宜的疑问指引着大学的管理体制改革。与此同时,政府为了显示自身非常认真地履行对高等教育负责的角色,大力倡导教育技术的运用,然而新技术的快捷与便利似乎和思想更新的步调并不一致。

市场化规则:强调高等教育实际应用价值

全球大市场、政府要求大学转变角色,为全球范围内的国家利益服务时,大学自增加,竞争机制在大学的生存和发展中凸显出来,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政府削减了财政预算与筹资竞争压力增大。同时,学生也开始以一种经济的目光看待大学,进而把其作为实现自己经济目标、经济利益的工具,大学的性质发生变化,企业化趋势明显,市场化规则大行其道。

学生以经济的眼光看待大学,老师同样以利益的视角审视自己的职业。美国学者普莱斯(Press)和沃什伯恩(Washburn)的研究指出,欧美大学中商业资助的出现使得与经济利益无关的研究项目无人问津。

从更深的角度来说,市场化规则激起的是高等教育作用变化的讨论,高等教育作用又与其资助方式,即大学的公私立问题密切相关。当下的欧美国家对大学应该是公立还是私立的争论也是异常激烈。如学者玛吉森(Marginson)坚持认为大学应该是公立的:“大学并非是主要生产私有商品的私营机构。先不说来自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学是依据法律建立的,创造各式各样的公共产品和个人产品,并且其核心的职责是教学和研究。因此,大学是国家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并履行重要的公共职责。”与之相反的是,马尼克(Mcnicol)却认为,“大学是私利的。从法律上和经济上讲,它们都属于私立的非盈利部门,是私立的自治团体,由议会建立……它们既不由政府拥有也不受政府控制。而政府则希望既拥有又控制大学,给大学公立机构的所有责任,却不给予其任何利益”。一直以来,这样的争论从未停止过,然而,新自由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结合,全球化的巨大推动力与公共政策变革交织,给上个世纪最后三十年的欧美大学带来了私有化的黄金时代。所有民族国家的公立大学中,私有化、市场化的因素在不断增加。私立大学所推崇的价值与政府的大学政策关联起来,成为制定大学政策的指导规范和评判标准。传统的道德精神越来越被个人的利己动机、个人主义以及企业的创新精神取代。

从理性的角度来分析,更加可以清晰地看到全球化背景下的欧美高等教育的实用价值强势上位的基本态势。理性是人类追求真理并使人类活动合理化的思维方式。理性又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的类型:认知理性和实践理性。认知理性追求的是真理的本身,而实践理性追求的是真理的效用。应该说,一般情况下,认知理性是实践理性得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长期以来,认知理性处于“上位”,而实践理性处于“下位”。高等教育既以提高人类认识水平为目标,也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为追求,即高等教育本身就是带有认知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双重价值的综合体。《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声明说道:“大学是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而存在,而非追求教师个人或者学校自身的利益。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必须保障大学教师对真理的自由探索和阐释”。这其中的“对真理的自由探索和阐释”可以理解为认知理性思维过程,而“自由探索和解释”又必然要求排除个人主义或者利益动机等因素的干扰。当前欧美大学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忽视,而热衷于追求教师或学校自身的利益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热衷于追求教师或学校自身的利益,是高等教育实际应用价值凸显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与认知理性的相反的过程。也就是说,作为实践理性思维过程重要体现形式,追求高等教育实际应用价值越来越处于“上位”。由此进一步说明,强化高等教育的应用价值是全球化对于欧美地区的高等教育最深刻、最直接的影响之一。

公司式垂直管理:变革不合时宜的学院合议制度

在欧美地区,大学管理存在三种典型的模式,即美国模式、英国模式以及欧洲大陆模式。这三种大学管理模式可以理解为传统学术组织的管理形式。无论是英国模式还是欧洲大陆模式,学院决策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原来的管理模式中,大学内的权力呈现“上轻下重”的态势:一方面,老师和学生可以质疑体制的合理性并且延缓政策的执行;另外一方面,老师和学生也掌握着一部分的决策信息。在学校组织体系之外,政府对学校的管控其实也不大。全球化为大学的发展营造了一种瞬息万变的发展环境,政府的决策者和大学的管理者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开始采用公司式发展战略并本能地变革大学组织形式,借此形成新的大学管理模式。对环境的变化反应灵活是这一系列新的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然而,全新大学管理模式的启用的影响很大,首当其冲,也是最令人敏感的是权力分配的方式的变化。所有的权力和决策体系都可以被划分为层次,高层、中层权力分配态势的变化必然影响到下层。在欧洲的很多地区学院决策制度以加强学校中高层的行政管理人员的权力的方式被重新定义,原有的行政民主选举体制被更加灵活的公司式垂直管理取代。

权力分配态势的变化也再次引出这一问题:谁有资格来管理大学?几个世纪以来的欧美高等教育界,民主管理和精英监管的争论一直喋喋不休。很多人主张,大学的管理应包含教师、学生在内,使他们充分参与决策。另一部分人则坚持认为应该由少数的资深专家管理大学。虽然全球化带来的新的发展环境,但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基本立足点仍然没有改变:把学校的管理权置于利益的维度进行考量。基于此,私有化、竞争所导致的企业化管理似乎在短时间内中止了这个争论——“强调管理思想”日益深入大学的管理实践。

总之,强调管理成为全球化之下的欧洲大学在组织形式上应对的最重要形式,而且这个趋势还是不断增大。

网络教育:谨慎面对教育新技术

吉登斯(Giddens)认为,“时空分离”是全球化的主要动力之一。“时空分离”在教育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就是远程教育。这种建立于超文本范式的教育技术,其应用价值和其对教育理念的更新的价值无可争议。从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看,新技术可以建构新的学习模式、产生很多个性化的学习手段,这对教育的发展来说是天赐礼物。具体说来,新技术给欧美地区高等教育带来的巨大解放力量,大大增强了学习者获取信息或者知识的便捷程度,提高学习者的知识水平。新技术的效率高、方便快捷以及实用性强也自然在欧美大学校园里吸引了一批支持者。

然而,现实的情况复杂得多。很多情况下,新技术只是起到了包装以前的所谓保守式教学方法的功用。与此同时,新技术带来的教育思想的核教育方式的模式化和形式化的威胁也不能不让人警惕。因为技术通信的标准在全球范围内是一致的,信息的传输也有一定的国际标准,这些单一的、模式化的规范对民族国家的本土文化具有颠覆性。

由于新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产品一般在初期都需要大量的投资,这客观上决定了这种产品必须在全球大市场中才能够有所回报,这也带来了真正的威胁。大公司,尤其是跨国大企业对大学的全面控制,原有主导教学的教师可能因此而丧失自己的权力。由于公司与大学、教师的宗旨天然之别,资本在教育领域的任意配置使得教育逐渐丧失自己原有的使命。贝茨(Bates)的观点一定程度是这一担心的有力证明:“更大的威胁是来自通信、娱乐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像微软、IBM和迪斯尼这样的跨国公司,他们把教育看成是一种增值服务和推广其产品的天然市场”。

老师在新技术的应用中的阵营分化明显。很多老师欢迎着新技术带给教学上的革命性变化,而且努力将现有的教学理念与授课方式与新技术的恰当结合。然而更大一批老师则在新技术席卷教育方式的大潮下持观望态度,更有甚者对其持不同程度的反对,网络教育模式淡化了师生关系,使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一去不复返,就是其中的反对理由之一。

不管怎样,有一个基本现实必须承认,以全球化、全方位为特征的数字化技术时代真真切切已经走入了校园、走进了课堂,作为课堂的主导者的老师,如果不及时更新观念,寻求良好的“合作”之道,恐怕落后于时代在所难免。

总体说来,大学在全球化浪潮的强烈的驱动下,态度比较谨慎。一方面鼓励新技术的运用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这表现在多种政策文件或鼓励措施中。另外一方面,大学也从不直接干涉教学的本人或者老师本身的教学思想与授课方式。

全球舞台中心的大学:对未来的期望

不可否认,全球化对全世界几乎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然而更准确地说,全球化对不同的领域的发展影响不同,进而对于不同人有不同的意义,因此,有的人大加赞赏;有的人则坚决反对。在此,我们更加坚定这一看法。因此,有三点值得我们注意:第一,尽管全球化带来一系列变化,但全球化的实践的影响不可能脱离时空中的其他因素,诸如政府角色、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技术的发展,因此欧美各个大学、大学的师生的看法没有发生系统性的改变;第二,全球化给欧美大学带来了某种程度上的趋同性影响时,也应该清楚看到,全球化对大学并非以相同的程度作用于所有大学或教育体系之内的;第三,全球化实践对于欧美教育的影响,并不是非好即坏那样如黑白一样分明的,在全球化的实践过程中,有着漫长的灰色地带。这些灰色地带似乎某种程度上影射着我们对未来全球舞台中心大学的期望。

首先要谈到的是学术自由。学术自由一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问题。全球化实践下的欧美大学的师生们似乎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强烈地呼吁保护着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是保护大学实现其目的必然要求,又与发展真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大学对人格的培养功能也是我们值得注意的。这抑或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全球化实践所带来的浓厚商业气息让我们心存担心:大学的人文精神是否可以永存。此外,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也是大学的重要使命。批判性思维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必不可少。正如Inayatullah指出的那样,“如果一个大学想创造一个不同的未来,不同的声音是至关重要的”。人始终是改造这个世界的主体,所以我还们有必要持久地强调大学对于人的创新性思维、创造性能力的培养的重视。

老师作为全球化实践的被动参与主体,在大学的未来发展的中也不能一味被动,应主动寻求新知识,以开放的心态保持着与全球化合作的精神,明确自身的定位方向。合格的大学老师应该既是这个社会的一分子,同时又是独立于这个社会的批评者与思考者。大学、大学的管理者也是如此,面临自身生存、发展的环境的变化,被动只会把大学引入更加尴尬的境地,时刻保持开放、合作、谨慎的态度,主动拥抱机遇才会不惧挑战。

欧美大学在全球化实践中的回应给我们带来诸多的思考与担忧,然而最让我们忧虑的是,随着全球化实践的深入发展,大学的精神与灵魂会不会荡然无存。

参考文献:

[1] 顾佳峰.教育全球化:对抗还是对策[J] . 外国教育研究,2006(9):37-42.

[2] [美]简·柯里,[美]理查德·德安吉里斯,[荷兰]哈里·德·波尔,[荷兰]杰罗恩·胡斯曼,[法]克劳德·拉克特. 全球化与大学的回应[M] .王雷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Tuidver N. Universities for Sale: Resisting Corporate Control over Canadian Higher Education. Toronto: The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 Janme Lormier and Company,1999.

[4] Press E, Washburn J. The kept university. The Atlantic Monthly,2000,285(3):39-54.

[5] Marginson S, Considine M. The Enterprise University: Power, Governance and Reinvention in Austral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6] McNicol I H. Universities are private already. Letter to the Times,2001,May25:15.

[7] 沃特·梅兹格. 美国大学时代的学术自由 [M]. 李子江,罗慧芳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8.

[8] Clark B R.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 Academic Organization in Cross National Perspective.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3.

[9] Anderson D, Johnson R.University Autonomy in Twenty Countries. Canberra: DEETYA, Higher Education Division,1998.

[10] Ehrmann S C. Asking the hard questions about technology use and education.1999, Change March/ April:25-29.

[11] Darras B, Harvey D, Lemmel C, Peraya D. Construction des saviors et multimedias // Darras B(ed.). Multimedia et saviors. MEI, Mediation et information 11(10-57). Paris: L’Harmattan,2000.

[12] Inayatullah S. Corporate networks or bliss for all : The politics of the future of the university // Inayatullah S, Gidley J(eds.). The University in Transformation: Global Perspective on the Future of the University. Westport, CT: Bergin & Garvey,2000:22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