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课堂教学的“最近改革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课堂教学的“最近改革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堂教学改革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针对特定的课堂教学现状提出来的,即现在的课堂教学最缺什么、最应该补什么、什么地方与现在学生的学习最不相适应。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

那么,现在的课堂里最缺的是什么呢?我将迄今为止的教学法大致概括为讲授法和活动法。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校的课堂是讲授法多而活动法少,或者说是该用活动法的时候用了讲授法。根据这种现状,我在本文中用“从讲授法到活动法的改革进程”来描述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进程:一个学校、一个地区,大部分课堂都是讲授法,活动法很少或没有,则可能标志着这个学校、这个地区课堂教学改革进展不大;反之,则标志着这个学校、这个地区的课堂教学改革有大的进展,甚至是突破。

根据这个标准,我想提出一个主张,即课堂教学改革要遵循“最近改革区”。显然,这个概念是模仿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来的。它根据讲授法与活动法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情形与可能的“改革区”进行了匹配,如下图:

一、如果一个学校、一个地区的课堂教学现状还是“一讲到底”,则最近改革区是“讲练结合”

“一讲到底”是一种最落后、效率最低的教学方法。对那些仍然在“一讲到底”的学校,要求他们直接改革到“以学为主”的层次是不现实的。我认为,这是目前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异常艰难的主要原因:理论上是对的,但没有从实际出发,设计一个分步、分层的进程。

还处于“一讲到底”状况的学校或地区,改革目标应是“讲练结合”。即在过去的“讲”中掺进“练”。一方面,有“讲”有“练”,“一讲到底”就被打破了。这是量的改变。一方面,是“讲”作用于“练”。掺入“练”的因素,会对“讲”的因素加以改造,变“一讲到底”为“为练而讲”,即使还是一个“讲”,但学生的因素就要进入教师考虑的范围,这是质的改变。

二、如果一个学校、一个地区已经做到了“讲练结合”,则最近改革区为“教学互动”

课堂里有了讲,也有了练,这虽然远好于“一讲到底”,但“讲”、“练”是相对分离的,“讲”也许作用于学生的“练”了,但学生“练”得怎么样,如何根据学生“练”的结果来确定与调整教师的“讲”,则考虑不够。这个时候,“教学互动”就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突破口。

所谓“教学互动”,即教师的“讲”作用于学生的“练”,学生的“练”也作用于教师的“讲”。在这样的教学状态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凸显。这样的课堂还是“以教定学”,但教师要根据学生“练”的情况来调整讲的内容和方法,因而也就有了“以学定教”的因素。

过去的“讲练结合”往往是“一次性练习”,而“教学互动”课堂里的“练”是与教师的“对话”:学生将自己“练”的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把自己的分析与评价反馈给学生。因此,“教学互动”的课堂,也可称为“反馈课堂”。

三、如果一所学校、一个地区的课堂教学已经做到了“教学互动”,则最近改革区为“先学后教”

“教学互动”的课堂,在具体的环节上可能做到了“以学定教”,比一般性的“讲练结合”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整个课堂还是以教为主的,是在教师的控制之下的,这并不是最好的课堂。

如何既在细节上、具体环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在整体结构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我认为,就是要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

所谓先学后教,即整个课堂结构以学生学得怎么样为起点。教师的教,是根据学生学的情况来定的,不但在细节上、在具体环节上实现了以学定教,在整体上也实现了以学定教。这样的课堂,以学生的学为起点,以学生的学为终点,呈现如下动态过程: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这里最后一个环节的“学生的学”,即是这堂课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消除最后一个环节的“学生的学”与第一个环节的“学生的学”之间的差距,即这堂课的教学任务。

四、如果一个学校、一个地区的课堂已经实现了“先学后教”,则最近改革区为“以学为主”

最理想的课堂教学形态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学生的预习为上课的起点,二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以学为主”。

以学为主的课堂,不仅整个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都是根据学生先学的情况来确定的,而且学生的学在整体上决定着教学的进程,在时间上大于教师的教,学生掌控着自己的学习,学习活动是连贯的,这才是真正的以学为主的课堂。

毫无疑问,这是难度最高的课堂。实现这样的课堂,必须以前面几种课堂教学形式的实现为前提。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很多地方的课堂教学还处在“一讲到底”的状况下,就提出“以学为主”的改革目标。这注定是很难实现的。

在本文中,笔者提出“最近改革区”,意在强调,找准一所学校、一个地区课堂教学最近可改革的范围要遵循可能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课堂教学改革应该以教师为本,而不是以理想(理论)为本。理想的、理论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一系列的中间环节、过渡性环节。确立理想的、理论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改革目标,是专家们要做的事,而其间中间性的、过渡性的改革目标,则是一线教师要考虑的。

(摘自《教师月刊》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