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弘济千年 第5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弘济桥是在明朝天启五年(1621年)由鹿苑的钱氏汝贤及其子抗植与里人秦时震、谭永瑞等捐银建造。桥名“弘济桥”三字,是明朝尚书钱谦益所书,字体浑厚,刚健有力,至今桥名题字尚存可见。弘济桥清一色用石块砌成,下面有两个桥墩,两个桥墩之间是个环径大孔。“弘济桥”经历了360多年,仍然非常坚固,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如果说广府修城的目的在于防御,那么建桥的目的则在于沟通。防御和沟通本就应该相辅相成。古城向东五里恰好就有桥,自古便是古城对外的一个重要通道。
桥名弘济,是一座单孔双敞肩式石拱桥。弘谓多、广,济有渡、过河之意。广平府志曰:“又赖滏水,上达磁邯,下达津卫,舟楫所至,四外通商,故不为一郡一邑之民称便也。”可见名符其实,受此桥之惠者颇众。
它具体修建的年代已无法考证,不过从建筑风格上来看,和赵州桥形神相差无几,应为隋朝的作品,是那个短暂的王朝留给人们的一份长久享用的遗产。
它保存得十分完好,这里所说的“完好”除了形制,也包括那种原有的味道。赵州桥我也看过,擦脂抹粉,包装得更像个新桥。而弘济桥却丝毫不掩饰它的苍老。
千百年来,古城里那些志在千里的人就踩着它的腰背走向更辽阔的天地,又会踩着它的腰背衣锦还乡或者落寞归来。那时,桥的这头是故土,桥的那头是异乡;桥的这头是牵挂,桥的那头是怀想。
直到公元2007年弘济桥作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才停止正常使用。它就像一个从重要的工作岗位上退休下来的老人,走进了养老院,慢慢地挥霍着一种失落的悠闲。不见了曾经的车轮滚滚、脚步匆匆,它会有种难言的寂寞。每当有风拂过两侧边券那横三竖四的坑槽时,它就会想起那曾经响亮的号子,想起和它一样被粗壮的纤绳留下了深深疤痕的纤夫赤露的臂膀,想起昔日的一派繁忙。
偶尔它会抬眼望一下古城,露出一个会意的微笑。仿佛在说:朋友,我曾经做过。之后低下头继续着它的寂寞、沉默。
渐渐地它习惯了冷清,也习惯了三三两两露出惊羡目光的游客。
你只管惊羡,它依旧静娴。
站在桥边的我已经忍不住开始赞叹它古拙的美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并且按下心灵的快门,来一个存照留念。
我小心翼翼地上桥,生怕脚步会打搅它的心事。那么,老桥,请允许一个后生用双脚在您酸痛的腰背上做一次轻轻的按摩。
双脚踩在硬硬的条石上,会让你的每一步都有一种充实的质感。细心一些发现有的条石纹理居然会出现阴阳鱼和宝塔的形状,不要大煞风景的告诉我们这是什么三叶虫的化石。相由心生,应该是因为我们心中自有太极和浮屠。
扒着栏杆往下望,桥的大小拱顶都雕有神兽饕餮。饕餮的特性是贪婪、喜食饮,把它放在这里寓意洪水泛滥时,它可以吞噬消灾。它立马引起了我的注意,倒不是因为它的面目狰狞丑陋,而是它让我想起现在的一些修桥者,他们因为贪婪而自己变成了饕餮,修出的桥不是“骨质疏松”就是“股骨头坏死”,很快就纷纷垮落。
他们这样做,其实垮落的何止是桥呢?
于是老桥再也看不到可以和它一样可以弘济千年的后来者,变得更加寂寞、沉默⋯⋯
这时站在桥上迷茫了好久的我内心反倒有了几分着落——老桥分明在用沉默告诉我:要坚定信念,别自甘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