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潜伏“糖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潜伏“糖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是糖尿病?怎么会!一定是你们弄错了”;

“我每年都体检,没什么问题啊”;

“我吃得不多,也不口渴,尿也不多,这么胖,怎么成了糖尿病?”……

这些都是内分泌科医生时常听到的质疑和疑惑,但是即使医生没有太多的解释,医院专业检测的血糖指数已经清晰地告知:没错,他们都是糖尿病。

六成糖尿病人不知道患病

张先生,40岁,平时吃得下、睡得着,自我感觉身体非常健康。然而,有一天,他在公司上班时突然昏迷不醒,被同事发现后送到医院,查血糖>33.3毫摩/升,明显高于正常值,确诊为糖尿病、高血糖昏迷,经数小时的抢救后,才转危为安。苏醒后,从家属口中得知自己被诊断为糖尿病,他却百思不得其解:“那么高的血糖,为什么我平时一点感觉都没有呢?”

糖尿病,没人不知道,况且我们已经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可事实上,在公众当中真正了解它的人并不多。

【数据】

几年前,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选定14个省市对糖尿病进行了全国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20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达9.7%,推算病人约为9200万人,这一数字足以确立糖尿病患者数量世界第一的地位。

但是,这项重要调查的另一个数据却很少被提及,那就是——“研究发现,60%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

这项调查的项目牵头人、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中心杨文英主任医师介绍,该研究采用的检查手段除空腹血糖检测外,还纳入了葡萄糖耐量试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客观性,所以该结论很能反映我国糖尿病的真实状况。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大部分糖尿病人对自己的疾病茫然无知呢?

绝大多数患者无“三多一少”症状

对于糖尿病,很多人会想到“三多一少”。杨文英介绍,的确,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这是糖尿病高血糖状态的典型症状。多尿是因为血糖过高造成渗透性利尿,然后出现口渴多饮,营养物质流失出现多食消瘦。本次调查中60%糖尿病是未诊断的,说明这些人没有明显的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是在长期高血糖之后才出现的。很多人早期轻度高血糖或者高血糖时间较短,典型症状就不那么明显。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被现代医学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绝大多数没有“三多一少”症状,但多数人表现为肥胖。其中,无“三多一少”症状者占87%,肥胖、体重超重者占79%。

空腹血糖正常的糖尿病人

还有一点值得警惕的是,也有不少事实上的糖尿病人在体检时却显示血糖正常,或者换一句话说,空腹血糖正常,为什么却成了糖尿病人呢?

【数据】

先让我们看一项专业研究的数据:一项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天津、武汉全国7个城市52家医院开展的中国心脏病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为52.9%,糖耐量异常(即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24.0%,故总的糖代谢异常相当于所有病人数的四分之三。仅检测空腹血糖,38%的糖尿病人会被漏诊,而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则几乎全部被漏诊!

2006年,中日友好医院与大庆油田总院一起,在中国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的支持下,对1986年那577名糖耐量低减者进行了追踪,结果发现:20年间,未进行干预的那一组中93%已发生糖尿病,表明如不进行干预他们几乎毫无例外都要变为糖尿病。并且,这20年间他们之中的17%已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另有12%死于其他疾病,此外44%的人至少经历过一次心肌梗死或脑卒中。而经过6年生活方式干预者,20年后糖尿病的发生率比未干预组低43%。

从大庆研究中我们还可以解读出一个未被强调的信息,这就是肥胖控制对糖尿病预防的作用。上文曾经提到9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肥胖,超重和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乐观的一面是,该因素是一个可控制和可纠正因素,可以通过健康饮食和适当运动等来获得改善。世界糖尿病联盟(IDF)主席Silink说:“只要减轻一小部分体重,就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危险。据估计,如果人群体重的增长情况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那么至少可以减少一半糖尿病病例的发生。”

糖尿病发病危险可随着体重的增长而增加,同样,控制体重可以预防糖尿病。中国的大庆糖耐量受损(IGT)及糖尿病研究、美国的糖尿病预防计划和芬兰糖尿病预防研究等数项研究都证实,在糖尿病高危人群(如IGT)中,中等程度的减重(即减轻体重的5%~10%)和增加运动可以有效延缓、甚至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即使在已经罹患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中等程度的减重也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和预防并发症。

【数据】

例如,糖尿病预防计划发现,在研究期间增加运动和减轻5%~7%体重(即10磅~15磅或4kg~7kg)的研究对象,其进展为糖尿病的危险降低58%。在那些已经罹患糖尿病的超重及肥胖人群中,中等程度的减重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血管病危险的作用,而且还有助于减少降糖药物的使用率和使用量。

总之,要预防糖尿病就是要在糖尿病前期就把它揪出来,及时发现糖调节受损的状况,尤其对于肥胖者,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血糖指数并积极减重。不论你是否身在糖尿病前期,记住大庆的简单生活调节方法:调节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热卡的食物,肥胖者在此基础上鼓励逐步减肥,运动方面保证至少每天散步半小时或进行相等能量消耗的运动。若通过上述生活方式的干预,血糖还不能正常,就须要选择药物治疗,以后还要定期复查,目标只有一个——全力远离糖尿病的伤害。

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绝大多数都有糖代谢异常,这些患者大多没有“三多一少”的糖尿病典型症状,往往空腹血糖正常或稍高,但餐后血糖却达到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如果一个糖尿病人只做空腹血糖检测却不做糖耐量检查,完全可能因为空腹血糖正常而被长期漏诊。

因此,目前医疗机构普遍采用的“空腹测血糖”的习惯亟待改变,因为临床发现,一些早期糖尿病患者在空腹时血糖指数是正常的,只有在饭后才能显示出异常,所以为了保证检查的准确,到医院检测血糖最好在空腹和饭后进行两次检查。

“三多一少”之外的报警信号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太多的人被广泛流传的“三多一少”所误导,其实糖尿病绝不等同于“三多一少”。其实,在“三多一少”之外,还有许多糖尿病的早期表现症状,专业医生总结出一些糖尿病的非特异症状,如果懂得识别下面这些身体发出的“报警信号”,就有可能让糖尿病在第一时间露出真面目。

面色发红。典型糖尿病人在发病前后,面色并无异常改变。但有人调查过千例隐匿性糖尿病病人,发现绝大多数患者颜面色泽较红,有89.5%的患者呈不同程度面色发红。

手足部水疱疹。隐性糖尿病病人手、足以及足趾、小腿,在没有任何诱因情况下,常突然出现外观颇似灼伤后的水疱,其特点是不痛不痒。

胫骨前出现褐色斑。此症多见于轻型糖尿病病人,主要表现为小腿前部皮肤出现椭圆形褐色斑,伴有轻度凹陷性萎缩。其中有10%左右可合并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手足背肉芽肿。皮肤、外阴瘙痒而又无皮肤病变,早期糖尿病人在手足背常出现色泽淡红、如指甲大小、质硬、呈环状的肉芽肿。

皮肤瘙痒。约有10%的早期糖尿病病人可有全身性或局限性的皮肤瘙痒,且较顽固,以外或部位最严重。

菱形舌炎。大约有2/3隐性糖尿病病人可出现原因不明的舌疼痛,舌背中央呈菱形的缺损(即舌背上无舌苔覆盖)等等。

四肢疼痛。下肢、足部各关节经常疼痛,而排除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疾病。上下肢体出现麻木、针刺样疼痛,有时伴有烧灼感。

伤口不易愈合。

经常感到疲乏、劳累,很容易饥饿。

潜伏的高血糖杀伤力更强

邢小姐,24岁,163厘米的身高,体重将近150斤。年初的一天,邢小姐发现自己的双眼有一些红血丝,当时她想:可能是昨晚自己睡得太晚,又喝了点酒,有血丝也不足为奇,于是她滴了几滴眼药水,过后也就没将这事放在心上。

接下来的几天,邢小姐双眼的血丝一直没消,但也没什么不舒服。可一周后,她突然感觉自己双眼胀胀的,而且好像在不时地跳动,接着看见眼前有许多红光在闪闪烁烁,而且红光越来越多,最后自己眼前除了一片红光之外竟然什么都看不见了!邢小姐吓得一阵尖叫,家人急忙把她送到医院。

医生检查后发现,邢小姐的双眼失明是眼底出血造成的!可好端端地,为什么会突然出现眼底出血呢?经过各项排查,发现小邢的血糖竟然高达34mmol/L!于是被诊断为“眼底出血、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邢小姐从来没检查过自己是否血糖偏高,在发生眼底出血之前,她并不知道自己其实早已患上糖尿病。

对于糖尿病这么大名气的病,现实中那么大比例的人为什么像邢小姐一样什么症状都感觉不到呢?这就涉及到了糖尿病的实质。杨文英主任医师提示,把血糖7mmol/L以上界定为糖尿病不是因为患者有什么症状,而是持续的高血糖会对人体造成多种严重的损害。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各种并发症,许多糖尿病患者都是和邢小姐一样,先出现了并发症状到医院检查,才发现糖尿病的。糖尿病并发症几乎可以涉及到人体的每一个系统组织。

除引发心脑血管病变,糖尿病引发的各类病变具体可以分为下面这些。

引发眼部病变。眼睛的特点是血管细微、器官脆弱,因为血管细微,所以很容易因高血糖影响而闭塞不通,由于器官脆弱,所以哪怕是轻微的缺血缺氧也会影响到视力,糖尿病各种各样的眼部病变就因此产生,如角膜溃疡、青光眼、玻璃体积血、视神经病变,最常见的是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为21~36%,对视力影响最大,会出现视物模糊,眼前暗影,甚至失明。

引发肾病。20~30%的糖尿病患者都有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可能。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高血糖损伤肾脏微血管造成的,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在出现蛋白尿后,患者肾功能将持续下降,若不加控制,在5~10年内就会发展为肾衰。如果病情严重,肾脏排泄功能几乎丧失,就必须接受透析,甚至需要换肾。

引发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可达90%以上。高血糖导致周围血管阻塞不通,神经缺少营养,传导功能失常病变可以影响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使患者出现运动及感觉障碍,如肢体麻木,有穿袜子与带手套的感觉,疼痛,甚至肌肉萎缩等。

引发下肢血管病变。早在十九世纪,医学界就指出血液黏稠度高、血流缓慢和血管壁损伤是引发下肢血管病变的三个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都很高,能直接导致血液黏稠度高,血流缓慢,并损伤下肢血管内皮,所以极易引发下肢血管病变,也就是糖尿病最可怕的并发症——糖尿病足。糖尿病足往往发生在足部、小腿,开始会出现皮肤冰凉、脱皮,疼痛,然后逐渐开始起水泡,当水泡破裂后,伤口久久不能愈合,甚至出现水肿、发黑、腐烂、坏死,形成脱疽,如果耽误治疗还会导致截肢。

【数据】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曾经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组织了第一次全国性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调查,这项调查涉及了过去十年中住院的2万多位糖尿病病人。调查统计发现,有一半的1型糖尿病病人和2/3的2型糖尿病病人,至少有一种慢性并发症。整个2万多例糖尿病病人中,就有73.2%的人有一种或者多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人,往往在就诊过程中了解到一定的糖尿病并发症知识,一般会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饮食,规范用药,把血糖控制在相对理想的范围。而与此相反,糖尿病潜伏者处在更大的危险中,他们的并发症常常来的更突然,而且更猛烈。

悬崖边上的“糖尿病前期”

在为数不少的糖尿病人尚未自知的同时,更大数目的人群正在涌向糖尿病,和正常人相比,他们相当于一只脚已经踏进了糖尿病,但自己却茫然不知。

最新的医学研究证实,几乎所有的2型糖尿病人在发生糖尿病之前,都要经过“糖耐量减低(IGT)”阶段,IGT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糖尿病的准备阶段,其中相当一部分会转变为糖尿病。还有一部分病人因长期伴有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高脂血症、高血压,这些代谢异常的组合都会使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提示板】

IGT的诊断标准

IGT人群主要表现为餐后血糖增高,而空腹血糖正常,所以目前主张在确诊IGT或糖尿病时,应同时测定空腹及餐后血糖。IGT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正常,75克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7.8mmol/L,小于11.1mmol/L;如果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则为糖耐量正常,若2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mmol/L,则为糖尿病。

糖耐量降低不是糖尿病,但糖耐量降低者在今后7~8年内患糖尿病的可能性要比葡萄糖耐量正常的人高7倍,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也较高。糖调节受损的人,往往同时伴有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除了易转化成糖尿病,还和糖尿病一样会引起大血管并发症,容易导致心肌梗塞、心绞痛、中风等,已是危险阶段。

糖尿病“预备期”,心脑血管伤害已开始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我们在上一部分糖尿病并发症中没有单独介绍心脑血管方面的伤害,的确是这样。其实在“糖耐量减低(IGT)”这个阶段,也就是糖尿病的“预备期”里,心脑血管伤害已经开始。

据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副院长、心血管教授沈卫峰介绍,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是非糖尿病病人的4倍,而且,8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因冠心病而死亡。因此,糖尿病和冠心病是一对孪生兄弟。

从病理上讲,糖尿病虽然是一种全身性代谢紊乱性疾病,但糖尿病患者多伴有高脂血症,或伴有血Ⅷ因子增高及血小板活力增强,这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引起动脉堵塞。其冠心病的发病率、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远较无糖尿病者高,且发病早。糖尿病患者往往会有胰岛素抵抗,为了保证血糖的水平正常,胰岛β细胞必须分泌较正常人高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胰岛素,形成高胰岛素血症,但最终还是导致了血糖升高、血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这无一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同时,胰岛素本身也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糖尿病患者血中葡萄糖浓度较高,糖化血红蛋白增加,使红细胞携氧能力降低,心肌容易缺氧。糖尿病病人伴发高血压的较非糖尿病者高出4倍,而高血压又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病人的血小板粘附性和聚集性增高,更容易发生血栓。

而且,糖尿病合并心肌梗塞后,梗塞面积一般较大,常有多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且狭窄程度也较重,易发生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猝死等。由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末梢受损时,痛阈升高,造成即使发生了严重的心肌缺血,疼痛也较轻微而不典型,引起无痛性心肌梗塞的高发生率。糖尿病患者中无痛性心肌梗塞约为非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2倍,这类患者因为没有明显的胸痛而易被误诊。

“糖尿病前期”离糖尿病有多远

糖尿病“准备军”的叫法有几个:糖调节受损,糖耐量降低,或者糖尿病前期。

【数据】

糖尿病全国范围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我国成人(20岁以上)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为9.7%和15.5%,据此推算,中国20岁以上成年人约有1.5亿人群处于糖尿病前期。

“提出糖尿病前期的概念,是因为这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从这个时期走到糖尿病的危险很大、速度很快,但如果在这个期间很好地管理它,血糖就可以回到正常。糖尿病前期血糖更没有症状,更不受重视。但人们并不知道这个时期已经容易引起大血管问题,并且大家要知道对糖尿病前期进行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十几年后不得心脑血管疾病或者推迟它们的发生。”杨文英呼吁人们重视这个糖尿病发生前的特别阶段。

除了大胖子,还有很多危险分子

血糖看不见、摸不着,需要专门的检查,那么有没有很直观的方法,让我们可以对和糖尿病容易关联的人有个初步的判断呢?

这个还真的有,首先就是肥胖。调查显示,9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肥胖。超重和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身体胖累坏胰腺

对于肥胖导致糖尿病的原因,暨南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的专家罗璐认为,肥胖者体内的脂肪含量或者脂肪相对于体重而言,过多了,从而导致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糖的代谢紊乱。而胰岛素是人体内最主要的降血糖激素。人在进食后将大量的糖份吸收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各处,只有依靠胰岛素,血糖才能进入细胞,被人体利用,同时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被胰岛素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肥胖者的细胞,特别是脂肪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为满足代谢的要求,胰腺必须分泌比正常值高出5-10倍的胰岛素,也就是说肥胖者比正常人需要更多的胰岛素,以使葡萄糖得到正常利用,因此,久而久之,胰岛素长期大量的不恰当分泌,就会造成合成胰岛素的功能逐渐衰竭,最终引起糖尿病的发生。

那么,什么样的体重水平才算是肥胖,胖到什么程度才会对我们的健康构成威胁呢?

【提示板】

最常用的是体重指数,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BMI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中国肥胖工作组关于肥胖病诊断的建议是——

正常:18.5≤BMI≤23.9

超重:24≤BMI≤27.9

肥胖:BMI≥28

除了BMI指数,腰围的大小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这是国际糖尿病联盟下的一个新的定义,中心性肥胖对于诊断糖尿病的意义更大,腰围超标危险更大。

按中国的标准,一般情况下,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都属于超标范围了。

啤酒肚最可怕

中心性肥胖主要表现是肚子特别大,四肢则比较细,体形像个苹果,由于这种肥胖者的脂肪都堆积在心脏、胰腺、肝脏和肾脏周围,对身体影响很大。杨文英提醒人们注意,“有人腰围大,但皮下脂肪厚,糖尿病的危险相对小。最应该重视的是内脏脂肪.所以这样的肥胖者最好到医院做专门的检查,测腹内脂肪、内脏脂肪。不过男性、女性腰围如果分别超过90cm和85cm,一定要马上采取行动,因为这两个参数在确定的时候是已经参照了腹内脂肪超标情况的。”

此外,专业医生还会提示肥胖的人们,腰围一定要小于臀围,腰围/臀围数值越大,发生代谢性疾病的危险性越大,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等。最可怕的就是苹果型肥胖,也就是俗称的啤酒肚。对于相同体重的肥胖者,如果脂肪分布很均匀的,比如手脚都很粗壮的,臀部也很大的,相对中心性肥胖的人就会好一些。

“危险人物”还有谁

除了肥胖,杨文英指出,根据有关临床经验总结,有以下情况都是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和高危发病人群:

1. 直系亲属有患糖尿病的。如果你的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人患糖尿病,那么你的机会比普通人群高2.5—3倍。糖尿病病人遗传给下一代的不是病的本身,而是遗传容易发生糖尿病的体质,即突变基因遗传,临床称之为糖尿病易感性。糖尿病易感者,对胰岛素的适应能力很差,极易发生糖尿病。

2.年龄大于40岁。年龄是很大的危险因素,医生建议,40岁以后每年都要查血糖。

3. 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尤其是高甘油三酯,特别容易合并高血糖。

4. 运动量少。如果工作身体活动比较少,工作之外又不爱动,医生称之为“久坐的生活方式”,这种也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5.女性生产过4kg以上婴儿。

6.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史。

7. 长期压力过度,或遭受到巨大打击。

布防,借鉴“大庆经验”

对于我们普通人,当然是希望和糖尿病彻底划清界限,连半只脚都不想踏进去,也就是从日常生活上就开始对它布防。而这方面,中国的医疗专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在世界范围,中国糖尿病预防研究进行的很早,而且被国际上广泛关注,这就是起自1986年的“大庆研究”。

【数据】

当时,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大庆油田总医院的专业人员,由项目发起人潘孝仁教授带领组成研究组,从大庆110660人中筛查出577例糖尿病前期人群,这些人的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2小时血糖出现异常,这些人都是糖尿病的后备军。

577人按照居住点被分在4个组里:饮食干预组、运动干预组、饮食运动联合治疗组和不干预组。饮食干预组提倡中国传统饮食,不肥胖的糖耐量低减者保障每天每公斤体重30卡热量饮食,并且限制糖和酒摄入,肥胖者在此基础上鼓励逐步减肥,每月减0.5—1公斤,直至达到标准体重;运动干预组则鼓励至少每天散步半小时或进行相等能量消耗的运动,不鼓励强烈运动;饮食运动联合治疗组两者兼顾。

6年后,项目暂告一段落。对这4个组的人进行血糖比较,研究者发现,饮食干预组和饮食运动联合治疗组的效果基本相同,而且血糖控制是最好的,其次是运动干预组,不干预组血糖平均值最高。研究显示,不经任何干预的对照组66%发生了糖尿病,而干预组43%患病。也就是说,生活方式干预如合理饮食、增加体力活动,就能让糖尿病高危人群减少发病风险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