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习文章章法,感受语言魅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习文章章法,感受语言魅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阅读的高度决定着生命的高度。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伏尔泰说:“阅读使人心明眼亮。”好文章自有无穷妙用,“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我的麦子熟子,守住人生本分,自己打磨自己;生活中,学会用沉默与自己交谈;身居异地,不会不忆起故乡那一份永恒的记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会给我们很多智慧的启迪。

能让你获得“一石N鸟”的效果,N=提高思维认知,学习文章章法感受语言魅力,提供考场灵感,促成材料链接……

我的麦子熟了

羽 毛

14岁的高占喜,青海农家子弟,因为一次电视活动的策划,他和城市的一个富家少年互换了七天人生,节目打出的议题是:“七天之后,高占喜愿意回到农村吗?”

第一天,占喜在机场被新爸新妈接进了豪华的宝马车,他害羞地靠在真皮座椅上,不说话,认真地望着窗外闪过的高楼大厦。忽然,他泪水盈眶。

这个之前在山沟里疯跑、开朗活泼的孩子,对城市已有多次设想。他的哥哥初中毕业就去打工,他虽然成绩不错,但是父母为是否供他继续读书而争吵多次。他曾在作文里写道:“我想考上大学,在城里生活。”可是他知道,他更可能中途辍学,流浪在城市某条喧嚣的马路上。

这次机缘巧合,他提前进入了城市,小小的心里波澜万千,何况现实的城市,比那个瑰丽的梦,仿佛更精彩。

占喜住进了一栋“豪华如天堂”的复式公寓,拥有一间无比舒适的大卧室。面对丰盛的晚餐,他无所适从,紧张得几次掉了筷子。接着,新爸妈给了他200元零花钱――从前,他每月只有1元的零花钱。

在气派的理发店理发时,占喜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又一次盈满泪水。

之后,他完全忘记了看书,迅速适应了这种新生活。

白天,他靠在松软的巨大沙发里,茶几上是他以前从未见过的零食,面前是超大尺寸的液晶电视。他自在地享受这一切,除了脸颊上两抹退不掉的“高原红”,他就像是在这里长大的。

当占喜尽情享受新生活时,观众们忧心忡忡――这个孩子会丧夫本性,沉迷于吃喝玩乐吗?

某天,占喜被安排去卖报。归途中,占喜变得少言寡语。他看见城里人行色匆匆,在马路之间穿梭,犹如他在稻田之间穿梭;看见天桥下的乞丐,衣衫褴褛地等待施舍……他对记者说:城里也有穷人,生活也不容易。记者问:那你同情他们吗?占喜说,不,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幸福要靠自己。

说话时,他分明又是那个崇尚奋斗、一直努力的高原孩子。

当晚的短信预测,大多观众仍然觉得占喜不愿回乡。谜底提前揭晓――当得知自己的父亲不慎扭伤脚的消息后,占喜立刻要求赶回家乡。

“为什么急着要走?父亲的脚伤不是大事,难得来一次城里。”记者问。

占喜只说了一句:“我的麦子熟了。”

父亲很早失明,哥哥在外打工,弟弟尚且年幼,14岁的占喜已经成为家里的主劳力。他难以不被城市吸引,这无可厚非,但同时,他也眷顾自己贫穷的家、艰辛的父母、几亩薄田和已经成熟的麦子。

城市是他的梦,贫穷的家,却是他深植于血液的责任。

回到农村之后,占喜仍然五点半钟去上学,啃小半个馍馍当午饭,学习之余割麦挑水;仍然是补丁长裤配布鞋,刻苦读书不改初衷:“只有考上大学,才能真正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摘自《人生与伴侣》)

[赏析]

城市农村、梦想与现实的对比,让14岁的青海农家子弟――高占喜,一次次泪水盈眶。然而,他始终未曾忘记自己是个映着“高原红”的孩子,未曾忘记担当家的责任――“我的麦子熟了!”当《浮士德》的俗世诱惑变相重演,这是一句最为朴实的箴言;而那句“幸福要靠自己”,更让我们感受了那份宁静的踏实和质朴的倔强。

依恋着他的麦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高占喜的灵魂没有失落;面对缤纷的世界,我们心中的麦田呢?

用沉默与自己交谈

俞益萍

不知从何时起,悄悄习惯于也喜欢上用沉默与自己交谈,与圣人之敏思讷言毫不相干。

只为闲暇的四季里,读几行文字、听一段音乐、品一幅丹青,总令内心充盈一种淡淡的感觉,想说些什么。相知的人和朋友不在身边时,选择用沉默和自己交谈。想说的心情和感动,一如潮里涛声、秋日碧空、掌间阳光和灿烂笑容,悠远淡致无形,没有相通的那种知感,自己的秃笔拙文很难将明暗冷暖表述尽然。

有时,选择用沉默与自己交谈,亦为抚平内心深处微微浅浅的无人能探的伤痛感。当然知道,人的一生会受到无数的伤害。各种伤害,来自自己厌恶的人、深爱的人、相关的人、不相关的人,多数的伤害我们无可逆转和避免,只能坦然面对,让生命在伤疤里厚重起来,长出那种被赞为成熟和宽容的美德。也有一种伤害,过错在己,原罪起于心的柔软――那种对周遭的敏感知省。有时会傻傻地笑着对己默言:如果什么东西能触摸到这份柔软,不知会不会留下很深的印痕,不知那印痕会慢慢地抑或很快地消失不见,还是终生与己相随相伴。不惧怕把这种柔软与陌生人谈,给陌生人看,因为他们通常“看”不到背后那份深深的凌乱。这种柔软常常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带来意想不到的伤痛。那痛如雨,急骤细慢,来去皆由不得心和愿。雨丝骤至,无措地蓦然知觉了那痛,却无人可以责怪。雨中只有自己。可以做的,也只有选择在雨里撑开一柄沉默的伞,然后安静地走到一边。

曾经以为用心和文字可以垫起一个高度,几季风雨后发现,有些希望之花结的果子名叫徒然。高度不是遮断幽境的唯一断壁颓垣。新鲜的希望断成残桥两端,枯朽着去到地老天荒的时间里,留下那方遥远。对岸,古渡柳烟,一脉痕绿流动,几多无序凌乱。怅然环顾,见山色凌乱、柳色凌乱、文色凌乱、尘色凌乱,终归一个眸色凌乱。凌乱处,最是误会丛生,只好再次选择用沉默和自己交谈。

在沉默里,用经历告诫自己:红尘万丈,万碎无复的即是真诚和信任;最难消除却又最易滋生的就是误会丛丛。在泪水里学会穿起沉默这软铠甲和误会误解交战。在沉默中期望因时间空间理解错位的误会,不会被多余的辞锋固化出又一个遗憾的空间。

天地很大也很宽,相信总能挑起一片无雨无伤的天。让心扉半掩,立一阙青苔石阶,存几缕淡阳温暖。翻拣旧笺沉封,提笔锋燃新语,故事隐约于壁,漫漫。

沉默就这样,染上岁月的颜色继续和自己交谈。

(摘自《厦门晚报》)

[赏析]

相知的人和朋友不在身边,自己的秃笔拙文很难将明暗冷暖表述尽然,于是我们选择用沉默和自己交谈。谈心情和感动,谈伤痛和误会,谈真诚和信任。沉默是乱的,也是柔软的,它可以在岁月的不同阶段柔和我们的心。

忧伤的故乡

金 鑫

我想回故乡,是因为我在异乡的土地上漂泊。我想念故乡,是因为我许久不曾回到故乡的土地上神游。乡愁涌起,如烟如雾,慢慢地,变成了挥之不去的淡淡忧伤。

忧伤的深处,也许是因为对故乡的离弃。那是一个小小的村庄,偏僻、贫瘠、甚至有一点原始。小时候,我是那么强烈地想离开故土。父亲告诉我,书读得好就可以进城。进城就意味着可以躲避耕种和辛劳,我就认真地读书,果然如愿离开故乡,像一支离弦的箭,再也没有回头的意思。背负着行囊,裹挟着理想,少年的我与故乡作别,不知回首,不知离愁。故乡滋养了我,我却疏远了故乡。要不是见到田地和庄稼,我在平日甚至狠心地忘掉了故乡。故乡,在我身后愈行愈远。

忧伤的深处,也许是因为那些欢乐的记忆再也不能重来。那些儿时的伙伴,如今天南海北,不可觅见;那些草地上,我们曾顽皮地纵身奔跑、嬉戏;那些河水中,我们曾畅游之后摸出螺蛳河蚌;还有,我曾经亲手驯养过的几只颜色不一、脾性不同的狗儿,都已杳如黄鹤。只有老宅,像平原上的一株青青水杉,栽在那一处茂林修竹的水乡深处,成为记忆中不可逾越的一个硕大的标记。

忧伤的深处,也许是因为常有故乡的消息传来。母亲每次回乡,总把年长的乡邻们去世的消息带进城里,带到我们的餐桌上,引起一阵长久的叹息,引发起关于故乡的一个个话题。那些朴素的乡邻,我曾从他们的门前经过,吃过他们的饼子,喝过他们的稀饭,听过他们的表扬。如今,他们的生活变了,几乎和我们差不多,但我们却称他们为乡下人,他们称我们为城里人。

忧伤的深处,也许是因为对故乡生活方式的遗忘。我们在城里安了新家,布置得焕然一新。只有母亲,时时提及故乡,她不顾我们的反对,依然保留着在故乡的言行举止和风俗习惯。母亲说,不能忘本,因为故乡的人没有忘掉我们。老家来人,回去后经常提起母亲,称赞她接待的热情和提供的方便。母亲,成为我连接故乡的一根重要纽带。母亲的乡愁,其实更加原汁原味,更加醇厚浓烈。

在母亲的催促下,我们偶尔返回故乡,但也只是小住几日,又急不可耐地离开,回到钢筋水泥的城市,回到车水马龙的都市生活。每次,故乡都平静而温和地看着我们匆匆归来,复又卷尘而去,得意也好,失意也罢,她都宽容地接纳着我们。

当我唱起关于故乡的歌,一种忧伤,像一杯烈酒,沿着喉部,一直烫到心灵深处。

[赏析]

故乡,是永远温暖在我们心里的话题。作者许久不曾回到故乡,乡愁涌起,如烟如雾,是挥之不去的淡淡忧伤;在母亲的催促下,返回故乡,小住几日,却又急不可耐地回到钢筋水泥的城市,回到车水马龙的都市生活。但不管怎样,故乡永远平静而温和,宽容地接纳着我们。这便是故乡能永远萦绕在我们心田的魅力。

智者乐水

水 生

在北辰山山腰的溪涧旁,坐在如牛拱起脊背的石头上,望着自云雾缭绕的山顶奔流激溅而下的泉水,满耳是水声?是漫天的风声雨声?

从仰颈难以企及的山顶倾注而下,途经凹凸糙砺的岩壁,形成奇绝瑰丽的景观――十二龙潭。然后顺着高崖低谷,盘绕蜿蜒,起伏跌落,在礁岩乱石中迂回曲折地流淌,向脚下的山谷奔流而去。它将汇入哪条潮溢泛漫的宽阔河流,抑或哪个风起水皱,摇动浪花千束的湖泊呢?

为之我十分感动。柔弱无骨的水,面对旅途的跌宕坎坷,有着一股百折不挠的执着精神。它们也不知道尽头是何处,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这一生游山逛水多了,我觉得还是逛水更有意涵,更能启人心窍。高山峻岭,不管多么巍峨雄浑,气象万千,峰回路转,别有洞天,但它们都是静止的,成千上万年,始终庞然昂然如斯。而渊远绵长的流水无时无刻都在流动,或气势如虹,流苏飞练,或低吟浅唱,徐缓有致――生命在于流动,在于昼夜不舍地向前奔流。

在凉森森的水气扑面、清冷沁人的泉水旁,我感觉自己化作了水里的一朵细小的浪花,欢乐地跳跃着,轻盈地舞蹈着,飘向山外渺茫无际的远方。虽然我不知道能否自始至终跟随着这股滔滔滚滚的泉水,或融入涛飞浪卷的大江大河、浩瀚无垠的大海,继续生命色彩如泼斑斓的壮丽,还是没于四周杂草覆盖、人迹罕至的深潭,归于平静,心如止水。

人生就像身边这道溪泉,是不能由自己选择的。面临刚劲峭拔的百丈危崖,只有纵身跃下,演绎飞珠溅玉的壮烈声势;遭遇垒垒岩石的遏阻,只能改变方向,从旁绕道而过;流入途中的一泓碧水,是停下匆匆的步履,还是接着奋然而前行,无论是谁,似乎都在呱呱坠地之前,造物主就已经事先设计好了。如水的人,在从不间断的流动之中,只能随形就势,顺其自然,更变不了自己的命运。

仰望飘浮着几朵棉絮云的蓝天,我感到了冥冥之中,上苍充满玄机的奥秘;仰望雄姿伟岸,一派郁郁苍苍的山岭,我感到了大自然神圣的力量,我的心满满的都是虔诚和敬仰。

耳边响亮的水声潺潺,眼前湍急的水势汹汹。而骋目景物憧憧,不可预测的前方,我心亦舒朗泰然。

[赏析]

古语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老子又说:“上善若水。”水以柔弱无骨之躯,面对旅途的跌宕坎坷,有着一股百折不挠的执着精神。而且它们也不知道尽头是何处,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它们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形体,它们在造物主事先设计好的路上奔走。水可以如此的自然泰然,我们当然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