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刀尖上“流”出来的墨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刀尖上“流”出来的墨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武汉市武昌九龙井一条曲折的小巷子里,被人称为“江城八怪”之一的“怪刀杨”―“刀刻书法”奇人杨贤毅,正躲在他的工作室里,手握刻刀,挥舞狼毫,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埋头在书案前挥毫泼墨,同时,从刀尖上“流”出来的墨香,将他的人生轨迹一笔一划地刻画出来。

杨贤毅,现任中国书画研究会理事、湖北省文联工艺美术委员会委员、武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穆逸文化艺术培训中心负责人。

杨贤毅喜欢书法艺术,长期坚持书法艺术的探索,痴迷书法艺术的研究,执著地追求书法艺术的创新。他坚信学习能够增添知识,知识能够成就事业。他告诉我们说:“希望能够用我的亲身经历,去影响和我有一样理想的人,让更多的人对事业树立坚定的信心。”

由好奇产生兴趣

杨贤毅从四五岁开始练习写字。他痴迷书法,17岁开始双勾字的练习,27岁钻研刀刻书法。为了提高自己的书法技艺,他冬寒抱冰,夏热握火,练习书法从来没有间断。

1972年,4岁的杨贤毅住在武汉市武昌水陆街的老房子里。他看到邻居中一个比自己稍大一点的女孩,经常在附近的花坛边用毛笔描红写字,时而点横、时而竖撇、时而弯钩……让他看得眼花缭乱,他非常好奇。专注地欣赏着从小女孩手中勾画出来的横平竖直的线条美。

有一天,小杨贤毅鼓足了勇气,轻声地问小女孩:“姐姐,能不能把你的笔借给我,让我也来画一下,行不行呀?”小女孩看了看杨贤毅那期盼的眼神,想了一会,把手中的笔递给了他。杨贤毅小心地接过笔,学着小女孩的模样画了一下。就这么一画,杨贤毅从此爱上了写字,对写字产生了兴趣。

小时候,杨贤毅家里比较困难,没有钱买纸买笔,他只能眼巴巴地站在小女孩旁边观看,偶尔蹭个一笔两画的。有一天,杨贤毅在花坛里捡到了一支被那个小女孩丢弃的旧毛笔,他欣喜若狂,飞快地跑回了家,如饥似渴地握着旧毛笔醮着水就在水泥地上写画起来,直到将毛笔写得没有毫毛了。

杨贤毅的爷爷爱好书法,他便要求爷爷教他写字。爷爷给他买回了字帖,告诉他说:“你先临摹字帖吧。写字是一件非常苦的事情,枯燥无味。要想把字写好,必须要有恒心,长期坚持练习,一定会写好的。”爷爷简单的几句话,给小小的杨贤毅极大的鼓舞,他欣喜欲狂,高兴得跳了起来,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字写好。从此,杨贤毅经常熬夜练字,有时练到天亮。他喜欢写字,每天拿起毛笔写字就是最开心的事情。通过长期不间断的练习,杨贤毅写的字有模有样了。

读书时,杨贤毅非常爱惜自己的课本,他最爱干的事情,就是喜欢用白纸将课本的书面包起来,然后用笔将书本封面上映出来的字仔细描画出来。他不知道什么是书法,只知道将字写得工整、端正、好看。从此,杨贤毅与毛笔结下了不解之缘,毛笔伴随杨贤毅度过了他的童年及学生时代。

杨贤毅酷爱书法,痴迷书法,在他早期学习书法的过程中,通篇临摹历代碑帖。他有幸得到了多位书法名家的指导,老师们毫无保留传授书法技艺,使杨贤毅受益匪浅,在书法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更加坚定了杨贤毅练书法的决心和信心。

由兴趣形成爱好

1988年,杨贤毅高中毕业后,在武汉市武昌区环境卫生局从事管理工作。工作之余,他从来没有放弃练习书法。1989年,他考入湖北省书画艺术专修学院进修,通过三年刻苦的学习,加上书法界前辈的耐心指导,他的书法、篆刻技艺及书法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勤奋加努力,痴迷书法的杨贤毅书法水平在短时间内有了飞速的进步。

1996年,杨贤毅结婚了。他一边工作,一边埋头苦练书法,很少有时间照顾家里。他成家后,需要养家糊口,痴迷书法毕竟是业余爱好,但维持不了全家的生计。随着孩子的出生、长大,家里经济开始捉襟见肘。

本来可以捧着铁饭碗悠闲度日的杨贤毅,不满足于现状。1999年,31岁的杨贤毅。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铁饭碗的单位下海经商了。凭着自己的努力,杨贤毅很快被一家电子公司提升为武汉地区的区域销售经理。

由“铁饭碗”换成了“金饭碗”,每月拿着令人羡慕的高薪,出门还有专车接送,但杨贤毅觉得,离开了自己痴迷的书法,好像失去了生活的方向。白天处心积虑,晚上觥筹交错,这样的生活让杨贤毅感到不适合自己。每天回到家后,只有拿起毛笔的那一刻,他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觉得这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种状况持续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杨贤毅决定遵从内心,他辞掉了“金饭碗”的工作又回到了家中,开始潜心研究痴迷的书法和刀刻书法技艺。

后来,为了生活,他开过出租车,还卖过钢材。他痴迷于书法,并把对书法的痴迷深深地埋藏在心里。为了不影响家人的正常生活,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一个人坐在书桌前练习和研究书法,书法已成为杨贤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理想是艰辛的,需要坚持和努力,梦想往往会被现实打破。失去了固定的经济收入,他的家庭生活出现了困难,妻子逐渐对杨贤毅和他所痴迷的书法产生了怨言和不满,夫妻之间为了家庭的生活,经常发生矛盾,两人从小吵不断直到矛盾升级。在2003年,双方经过了一场短暂的争执之后,妻子离开了他回到娘家,只给杨贤毅留下了话:“要么选择家庭,要么选择书法。”杨贤毅忍痛选择了离婚。

此后的日子, 杨贤毅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生活更加窘迫,在最艰难的时候,他将一台旧的黑白电视卖了40元钱,维持了一个星期的生活。

由爱好走向专业

杨贤毅两手拿着刻刀,双眼盯着贴在镜面上的彩纸沉思片刻,双手左右开弓,同时下刀。锋利的刀尖在纸上舞动游走,留下细细的线条。收刀之后,杨贤毅小心翼翼地将多余的部分撕去,“腾飞中国”四个字便跃然纸上,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一笔一画神韵十足。

上天总是眷顾有理想的人。杨贤毅从小痴迷书法潜心练笔,对双勾字书法颇有研究。1998年,杨贤毅受到电脑刻字的启发,他想,能不能以刀,在不量尺码、不打底稿的前提下用刀把字刻出来呢?通过十多年的不断研究和探索,杨贤毅独创出了“刀刻书法”。2004年3月,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看到杨贤毅表演的“刀刻书法”后,对杨贤毅说道:“您的项目在现有记录范围内尚无可比性。”

杨贤毅指着左手上的一处伤疤,告诉我们:“用刀刻字,需要掌握精准的力度,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分毫不差,使刻出来的字像写出来的字一样苍劲有力。刻字的刀很锋利,我以前用刀在自己胳膊上练习刀刻字,刻刀经常会割伤自己。”

为了练习“刀刻书法”这门绝活,杨贤毅曾经在家中的镜子上刻,在彩色电视机屏幕上也刻。目前,杨贤毅在双勾字书法的基础上,又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半边字书法,半边字的神奇之处在于“近看不像字,远看才是字”。

要刻好“刀刻书法”,必须要有过硬的毛笔书法功底,熟悉并掌握历代碑帖的书写笔法及字的结构,并能形成“数字化”概念,同时也要掌握篆刻以及章法的布局和技巧。在刀刻书法过程中,要能随心所欲地控制手中的刻刀,使刻刀力度恰到好处,过重或者过轻都会影响刀刻书法的效果。

随着刀刻书法的日渐成熟,杨贤毅对自己又有了新的要求。为了控制和掌握好刻刀的力度,杨贤毅竟然在自己女儿的脸上刻字,这也是他挑战刀刻书法的绝活,用刀在人的脸上刻字―人脸刻字。

要以刀带笔,先得会用笔。杨贤毅的刀刻书法绝活,源于他对书法的痴迷,为此,杨贤毅放弃了许多令人艳羡的东西。功夫不负有心人,杨贤毅身怀双勾字和刀刻书法绝技,在比赛中得了各种奖项,他终于迎来了事业上的春天。由此,他的书法,由爱好走向专业。

另外,杨贤毅独创的“单刀割纸”、“闭目撕窗花”、“书法半边字”等技艺也令人惊叹叫绝,他因此获得被“江城八怪”之一“怪刀杨”的雅号。

杨贤毅不仅在书法艺术道路上痴迷追求、探索,同时在弘扬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也积极培养书法艺术人才。他创编了“杨氏快乐阶梯书法教程”。2008年,由杨贤毅主编的《好学快用毛笔填廓本》(一套六本)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被列入“书法入门指导用书”,2010年再版,公开发行。2012年,杨贤毅的“创意浮雕书法”、“双勾字创意书法”、“刀刻书法”在湖北省版权局注册。

由专业迈向成功

杨贤毅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逐步由专业迈向成功。他先后荣获1993年全国建设杯书法比赛三等奖、1997年香港回归全国书法展金奖、2008年全球通杯绝技绝活电视邀请赛金奖、2009年第二届“中国写书节”现场表演一等奖、改革三十年书法展特等奖、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书法比赛一等奖、建国六十周年“歌颂祖国、放飞梦想”书法展一等奖。

另外,他还应邀参加首届中国中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主会场现场展示“刀刻书法”;2009年应邀出席中国写字节与国内书法名家切磋技艺;2012年海飞丝第四季“中国达人秀”现场,杨贤毅表演“人脸刻字”绝技,成功晋级;2012年,参加“全国网络直播春晚”。

2005年,杨贤毅荣任武昌区黄鹤楼街道爱心小分队队长,由“感动中国”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同志亲自授旗;2007年荣获“湖北省文明家庭”荣誉称号;2008年荣获“湖北省平安家庭示范户” 和“五好家庭优秀代表”荣誉称号;2009年获得全国“德艺双馨”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12年被武汉市武昌区评为“武昌能人”;2013年被评为“百姓学习之星”优秀代表。

2010年9月,在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艺术家协会、中国教育事业促进会、中国艺术与科学联合会共同举办的“歌颂祖国 放飞梦想”第四届中国青少年艺术节上,他的两名学生荣获了金奖,杨贤毅荣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这是他在继2009年被评为全国“德艺双馨”优秀指导教师之后,又一个以老师身份获得的奖项。

双勾字“笔法精细、若游丝萦绕、孤烟袅风,连绵不断,分布匀稳,风味有余”,是我国的书法艺术瑰宝。由于双勾字作品对技艺要求颇高,其书法作品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双勾字书法作品更显其珍贵。2014年春节前夕,杨贤毅在武汉市武昌区千家街小学操场上书写出了25米×25米的巨幅“福”字双勾字作品。

杨贤毅在双勾字的基础上探索出立体双勾字书法、半边字和刀刻书法,挑战在人的脸上刻字取得成功。杨贤毅的绝技“刀刻书法”、“双勾字书法”、“人脸刻字”,在2002年、2006年、2011年连续三届“湖北省绝技绝活大赛”中分别荣获金、银奖。

世界吉尼斯上海分部发函极力推荐杨贤毅的“刀刻书法”填补项目空白。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以及湖南卫视、四川卫视、江西卫视、海峡卫视等多家省内外新闻媒体对杨贤毅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

由成功走向奉献

杨贤毅成功了,他想到的是要奉献社会,奉献支持和帮助过他的人,让大家分享。

2004年11月,杨贤毅开办了“穆逸文化艺培训中心”,第一个培训班,在武汉市武昌水陆街小学招收了50多名学生。

杨贤毅谈到培训班时,高兴地告诉我们:“很多学生家长把小孩送到这里来学习。别的小孩参加书法培训班,是家长把小孩子拖着去的,来我这儿学习书法的小朋友,是学生主动要求家长送到我这里来学习。我办班不是以赢利为目的,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一点费用,对我来说,经济效益不是主要的,我的目的,是要挑选一些喜欢书法的好苗子,继承我的书法事业,传承中国的书法艺术。虽然收入不高,但是我乐得其所。”

从2004年创办书法培训班之后,有很多学校邀请杨贤毅去任教。现在,杨贤毅除了在家里痴迷钻研书法艺术之外,分别要到一些大专院校和中小学教授书法,还对在校老师进行书法培训。

杨贤毅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同时也非常爱护学生。他还告诉我们:“在课堂上,我自制了一把戒尺,打的时候,听起来很响,但是不疼,最多也就是吓唬一下学生罢了。要是打的话,我只是打孩子们的左手,从不打孩子们的右手,因为右手是用来写字的。”

他说:“教书就像种花一样,需要浇水、施肥,整个过程一步都不能怠慢,否则,它是不会开花结果的。现在,我看到学生取得成绩的时候,是我最高兴的时刻,觉得自己有一种成就感,再忙我觉得值。”这些年,杨贤毅有多名学生在国际、国内青少年书法比赛中获奖。孩子们学有所成,家长送来了“德艺双馨、桃李满园”的各种锦旗,表达了家长对杨贤毅的肯定和感谢之情。

现在上大学的陈昊,在学习书法期间写给杨贤毅老师的信中深有体会地说道:“杨老师,你既是我最尊敬的老师,也是我的好朋友,你不仅教我们写字,而且还教我们做人”。

说到今后的打算,杨贤毅满怀期望地对我们说:“要是能够扩大办学点和办学范围就好了,这样,就能把我的绝技‘刀刻书法’和‘半边字’绝活传给更多的人。”

杨贤毅除了痴迷书法以外,还参加社区志愿服务队,免费教授下岗职工子女书法,积极响应社区开展的青少年阅读角活动。

每年春节前夕,杨贤毅都要到部队、学校、社区义务写春联,受到部队官兵及社区群众的好评。今年春节前,杨贤毅的“爱心小分队”开展关爱社区困难家庭、送温暖活动。杨贤毅带着学生们冒着严寒在社区路口摆摊,义务书写了200余副春联,送给社区的困难家庭和居民。现场的居民为他们的爱心所感动,主动为他们裁纸、磨墨,形成一派和谐幸福的景象。他们不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虽然没有报酬,又很辛苦,大家还是非常乐意。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杨贤毅痴迷书法,通过自己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由好奇产生兴趣、由兴趣形成爱好、由爱好走向专业、由专业迈向成功、由成功乐于奉献,一路走来,终于在书法艺术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希望杨贤毅有更加充分的准备,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希望他在更多、更大的范围内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书法艺术。

(作者单位: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