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院校教师激励中期望理论的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院校教师激励中期望理论的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分析弗鲁姆的期望理论,针对高职院校教师激励现状,从构建多元化的绩效考核模式、建立与工作业绩挂钩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实施规范的职称评聘制度、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运用期望理论对教师进行激励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期望理论 高职院校 教师管理 激励管理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108-03

一、弗鲁姆期望理论概述

期望理论是1964年由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维克多・弗鲁姆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其核心内容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激励水平(M)=效价(V)* 期望值(E),该公式说明影响激励程度的两个关键因素是效价和期望值。其中效价也称目标价值,是指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他个人需要的价值。同一目标,由于各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需求不同,其需要的目标价值也就不同。期望的概念就是指一个人根据以往的能力和经验,在一定的时间里希望达到目标或满足需要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个人对自己通过努力达到某种结果(实现某种目标)的可能大小的估计。而激励水平取决于人们认为其预计期望结果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得到满足,以及其有关自身努力对个人需要的满足是否有意义的判断。如果一个人对目标价值估计得越大,估计目标实现的可能性(目标概率)越大,则目标对于他们的激发力量也越大。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清楚地阐明了“个人努力―个人绩效―组织激励―个人需要”的关系。从个人努力是否能达到组织要求的绩效水平,取得预期成绩后是否获得适当的合理奖励,奖励是否满足个人需要等方面阐述了激励时要处理好的关系,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所以这个理论对于教师激励方面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二、高职院校教师激励现状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对教师的管理的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在对教师的激励方面没有体现教师主导需要和价值取向,未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教师的进取动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评机制不健全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教师考评机制不健全,没有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考评往往停留在是否完成学校设定的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等常规的管理上,年度考核还是停留在政府人社部门的宏观管理考核中,没有形成科学的考评机制,考评的过程过于宏观,不利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说,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和从事科研工作,考评机制应充分结合教书育人和科研,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学生评价等应在绩效考核指标中得到体现,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做到。

(二)薪酬分配制度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薪酬分配制度不合理。高职院校教师工资主要与职称和工作量挂钩,忽视了跟教学质量挂钩。教师上课好坏,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分都与自身的薪资收入无关,这样的制度最终的后果是教师上好课的积极性不高,上多课比上好课更能提高个人收入的观念就会深入教师的心中,最终导致教学质量无法保证。这种以职称职务、工作量等为主要依据进行薪酬分配的制度,没有真正与工作绩效相结合,会直接导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下降,甚至产生不满情绪,严重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三)职称评聘制度不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职称评定、职称评聘制度等方面偏离高职院校的定位,难以激励教师的进取心。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体系与普通高校职称评定体系没有多大区别,基本沿用原有的普通高校的职称评定体系,职称评定过程中,主要把科研当作评定的重要指标,甚至是主要指标。这对于高职院校来讲明显不符合实际,高职院校重点是实践而并非科研,职称评审遵循高等院校评审体系会导致某些科研方面不太突出但在教学能力、科技发明创造上有突出表现的“技高型”的教师很难评上高一级职称,反而是那些发表文章多,教学水平一般的教师先一步获得高一级职称。这样的评审结果对那些专心提高教学能力、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是一个打击,并且最终导致为了评职称而忽略教学质量,专心于撰写发表科研论文中。加上当前一些职称评审中受人为因素的干扰较为严重,评审工作缺乏公正性和公平性,这样的现状严重打击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四)激励方式未实现以人为本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对教师的激励上往往以奖金、课酬、辅导费等形式为表现,而没有更多的考虑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的心理需求,没有考虑过不同职称、年龄、文化程度的教师的需求,没有根据教师的需求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而是使用统一的标准,这样最终导致激励难以满足教师的需要,激励作用不明显。同时,在工作中缺乏人文方面的激励,如在外出培训的选派中总是先考虑职称高、资格老的教师,对年轻的教师来说没有相应的培养机制,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的培训规划。这样的现象使一部分教师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从而产生跳槽的念头和离职的现象。另外,工作的安排也没有从教师的角度考虑,经常出现临时指派短时间内要完成的任务,导致一些教师只能熬夜加班来完成,而完成任务后也没有得到相关部门或领导的肯定,这样势必导致教师的工作激情减退,责任心降低。

三、运用期望理论对教师进行激励管理的措施

从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激励现状来看,作为高校管理者应考虑从教师的不同需要出发,帮助教师树立个人目标与期望值,按照弗鲁姆期望理论,重视组织目标效价与可实现的期望值的关系,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具体措施如下:

(一)构建多元化的绩效考核模式

根据期望理论中个人努力与个人绩效的关系,个人关心的是经过自己的最大努力,是否能达到组织设定的绩效目标。因此,作为组织应做到制定的目标和分配的任务应符合员工实际,不宜过高或过低。另外,设置的目标要考虑效价与期望,两者的值相对较大时,激励就能达到较高水平。所以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教师设置不同的目标,建立从教学水平能力、教学工作量、岗位责任心、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为学校社会做贡献等方面来评价教师的多元绩效考核模式,针对各不同的岗位设置不同的评价体系,然后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分高者则为优秀,进行一定的奖励激励,如提高下一年的绩效奖的级别或根据其能力赋予一定的工作职位,激发他们的职业荣誉感。而分数不及格者应该进行相关的惩罚如扣除部分绩效奖等,并进行批评教育。如果连续三年不及格,则应该取消其现岗位的任职资格,安排到其他岗位工作。这样既可以激励更多的教师通过个人努力去实现绩效目标,为学校创造更多的效益,又让不努力工作的教师端正工作态度,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