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工序贸易的研究路径与进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工序贸易的研究路径与进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由于国际分工基础细化到了工序层面,贸易的对象从产品层面深入到了工序层面,产生了工序贸易的概念和理论。在回答工序贸易的基础、模式以及利益分配等理论问题时,国际上有代表性文献的分析主线有两条:一条是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分工论,认为无论两个国家的禀赋差异如何,决定两个国家分工的根本原因在于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化,其利益来源主要是规模经济在各个任务环节的充分实现和产品消费市场的扩大;另一条建立在生产组织理论基础上,从产权安排、不完全合约等制度性因素入手,探讨了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组织与工序贸易模式的关系,认为工序贸易对外包接受国的就业水平和工资收入能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工序贸易;外包;规模经济;不完全合约

中图分类号:F74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0)04-0057-05

收稿日期:2010-04-01

全球分工细化使得国际贸易模式不断发生着变化,贸易的对象已经从产品层面深入到了工序层面,探寻工序贸易动因、模式及其利益分配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前沿课题。本文试图在梳理近期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回答这些理论问题,并与传统一般贸易理论作简要对比分析。

一、工序贸易的基础和动因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有关制针的经典描述为工序和劳动分工给出了一个鲜活的概念。自斯密时代开始,随着运输和通讯成本的降低,生产流程的专业化分工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从18世纪60年代到如今的200多年时间里,国际分工经历了由产业间国际分工到产业内国际分工,再到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历程,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也由完全制成品转向半成品甚至是生产工序之间的交换。特别在20世纪末,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国际分工的深化,国际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个引人瞩目的新现象,即产品制造过程中包含的不同工序和环节被分散到不同国家进行,从而形成了以工序、环节为对象的新型国际分工形态。Grossman等(2008)为此提出了工序贸易(trading tasks)的概念,是把生产过程看作一系列连续的工序(tasks),发达国家可以把一部分工序外包给发展中国家。它通常表现为指跨国公司将价值链中的低端流程分包给国外的第三方公司,然后再通过贸易完成生产链工序的全过程,应该说它是处于内部化交易与市场化交易之间的一种商业关系。

近年来的文献表明,工序贸易的研究框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标准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下推进。另一类是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信息经济学和跨国公司理论融入贸易理论的全球生产组织理论,在阐述国际贸易理论时,大都从微观的角度,研究当代国际贸易主体跨国公司的投资选择和贸易方式,包括跨国公司纵向一体化生产与外包投资方式选择以及世界贸易模式的转变等,并由此展开一系列有关贸易发展和包括产业转移在内的经济全球化问题的探讨。

(一)生产国际化、分散化和贸易垂直化:规模经济视角

根据传统的贸易理论,假定存在两个具有相同消费者偏好和生产技术的国家,经济体之间不可能产生国际贸易(只有劳动一种投入,从而排除了要素禀赋差异的可能)。但根据克鲁格曼的报酬递增模型,每个国家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得到好处,并改进每个国家的福利水平。他对这个模型的一般化扩展也表明,“一个国家可以出口它具有较大国内市场份额的产品”这个观点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这一结论为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提供了简洁而令人信服的证据。

而杨小凯(2001)等经济学家从分工和专业化角度对新型的国际垂直分工与工序贸易形式做出了很好的解释,他沿着斯密“市场范围限制分工”的观点,将消费者和生产者合二为一,并用数学将这些思想加以形式化,形成了国际贸易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该理论认为,随着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会不断提高,较高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必须和较大的市场容量相适应,而国际贸易可以使得市场的容量有效扩大。因此,随着国际间交易效率的提高,国际贸易就会自发形成。不仅如此,不断拓宽的世界市场规模为分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可能,国际贸易的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除了那些天然连续性的工序或者环节无法在空间上分割外,任何存在报酬递增的工序都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被重新分布,从而出现了生产的国际化现象,即产品的中间投入品的生产实际上是在许多国家分工生产完成的。这就为解释生产国际化、分散化、贸易垂直化的缘由和趋势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分析框架。

从跨国企业生产角度看,我们知道生产国际化和相关要素的跨国流动受边际报酬高低的影响,它的本质是产业和产品在国际地理空间内分工的深化与特殊的区位优势(如地理优势、劳动力价格优势、投资环境优势、特定技术优势、人力资本优势等)相适应的结果。生产国际化的主要实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垂直型FDI的一体化形式,另一种是国际外包的不完全合约形式。跨国公司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本质上都是由市场规模扩大所引起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提高,使不同的产品或生产工序在不同的区位进行专业化的生产。垂直型FDI跨国公司的相关生产定位于全球市场,这些跨国公司的海外分支机构从母公司或其他第三方进口中间投入品,生产的中间产品或产成品除了满足东道国消费需求外,还要出口到母国和其他第三方国家或地区,因此,这类投资有很强的贸易创造效应。而外包的贸易创造效应就更是显而易见,所以,市场规模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最终决定了分工和贸易的模式。

(二)从福特主义到温特尔主义:全球生产组织理论的回答

20世纪90年代初,作为生产发包主体的跨国公司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顾客个性化要求的提高、企业竞争的加剧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强调垂直控制产业整体实物价值链的福特主义不能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要求。从跨国公司的产业组织结构和竞争模式的角度来看,福特主义属于追求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的垂直型结构,从产品的设计、制造到销售,以至售后服务,都是在同一个企业内部完成。这个过程中,虽然许多产品具有多节点的价值链,但企业都是以价值链的整体来竞争的,各价值节点对竞争结果影响不甚明显,特别是各价值节点还没有发展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因此,福特主义在全球生产外包活动中的典型代表依然是汽车工业。

而温特尔主义(Wintelism)生产模式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限,这种新型的国际生产模式在信息技术行业的全球化生产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根据定义,这种新型跨国生产体系是一个企业赖以进行的研发活动、产品设计、采购、加工、销售以及各种支援活动所构成的关系网络,这种网络曾经是由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和由此发生的内部贸易带动起来的,但现在更多的是依靠企业之间的协调,对于一个跨国企业而言,它的生产体系包括其子公司、分公司、

分包商、供应商、分销渠道、合资公司以及其他各类的合作安排。以前所有这些组织活动或者经营活动都是在一体化的跨国公司内部完成,现在的跨国公司生产体系令资源相对匮乏的中小型企业也能像大型企业那样进入全球化进程中。与传统的福特主义跨国公司相比,新型跨国生产体系的突出特征是跨国界企业之间的非股权合作关系,使价值创造过程的很大一部分都在主导企业之外完成,甚至整个企业的经营功能都可以通过外包的方式来实现,当然,由于主导企业控制着销售渠道、市场标准,价值的实现依然会控制在主导企业手中。由此看出,不完全控制的企业生产组织形式,自然成为工序贸易存在的微观基础。

二、不完全合约与工序贸易的模式选择

由于工序贸易理论兴起不久,对工序贸易模式的研究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代表性文献主要集中在运用不完全合约理论解释工序贸易的模式选择方面。

不完全合约是跨国公司进行工序贸易的主路径之一,以跨国公司所主导的贴牌生产(OEM)、许可经营等已经成为这种路径的重要方式。因此,研究跨国公司的工序贸易模式离不开合约理论。代表性的合约理论包括经典的委托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以及不完全合约理论。不完全合约理论一般是指由格罗斯曼、哈特以及哈特、摩尔所建立的GHM分析框架。该理论认为交易费用尤其是专用性投资导致了合约的不完全性,其中专用性投资的可观察但不可证实的特性是导致合约不完全的主要原因。

Grossman等(2002)、Antras(2003)和Helpman等(2003)把Grossman-Hart-Moore不完全契约模型引入贸易理论,分析了跨国公司获取中间投入品的所有权安排问题。一般而言,相对依赖性较大的企业,会较愿意维持合作关系,也较容易接受合作伙伴所提出的要求与改变。而相对所有权较为独立的企业,会利用其优势地位要求合作伙伴接受改变。但这些研究在分析外包的区位选择时抽象了企业边界问题,在分析国际生产的企业边界时没有考虑贸易成本和市场规模差异。胡国恒(2004)以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模型和不完全契约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完全契约条件下的母国国内生产,不完全契约条件下的国际生产,构建了一个两阶段国际生产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把纵向生产结构中的所有权和区位问题统一起来,分析全球经济中贸易、投资和企业组织之间的关系,对国际生产体系的形成和演变机制予以完整的理论解释。模型表明分工结构是决定国际产业布局变动的基本因素,贸易自由化、规模经济和良好的契约环境是其重要的推动力量。

Feenstra(2004)、Hanson(2005)以加工企业的所有权和中间投入采购的归属为标准,将在中国大陆的跨国公司加工贸易模式分为四种,外方同时拥有所有权和采购权;中方拥有所有权,外方拥有采购权;外方拥有所有权,中方拥有采购权;中方同时拥有所有权和采购权。第一种生产模式的是外商独资企业,第二、三种为中外合资企业,第四种为非外资企业。Feenstra(2004)、Hanson(2005)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来说明跨国公司对这些贸易模式的选择。在完全合约下,跨国公司倾向于选择第一种模式,或者第四种模式。在不完全合约的条件下,跨国公司与加工企业将分治两项权力,但最为常见的是,跨国公司拥有所有权,而东道国企业得到中间投入品的购买权。这种分析方法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合资企业生产贸易模式有较强的解释力。

三、工序贸易的经济效应

(一)工序贸易的经济利益

尽管从表象上看,与传统的国际贸易形式相比,工序贸易是一种更为细致和发达的国际贸易形态。然而,从理论上讲,工序贸易并未超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适用范围,只要在传统贸易理论框架内加入当代国际分工条件,仍然可以用于解释产品不同工序间的国际分工。Grossman等(2008)构建了一个Trading Tasks模型,将交易成本变量和技术因素加入传统国际分工理论框架,建立了加入交易成本因素的“拓展李嘉图模型”和“拓展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从而将传统分工理论拓展到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利益分析上。

工序贸易理论模型有两个假设,一是假设现有技术水平下各潜在任务之间具有不可替代性。二是假设部分加工贸易的运输仍需要费用。他们将需要较低技术水平的任务定义为“L-tasks”,较高技术水平的任务定义为“H-tasks”。发包国的跨国公司可以生产x和Y两种产品,其中x代表技术密集型产品,Y代表劳动密集型产品,对于不同任务所需的要素数量关系可以表示为:aHx/aLx>aHy/aLy,并且规模报酬不变。

用w和w代表国内与国外的低技术水平工人工资,这种外包的工资关系就可以表达为

w=βt(I)w (1)

在完全竞争市场,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都应该不大于一单位这种商品的生产成本。一单位J产品的成本是四方面的总和,包括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国内(发包国)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任务外包给他国工人的工资、国内高技术任务中熟练工人的工资、其他生产要素的成本,表示为

pi≤wai(・)(1-I)+waLi(・)βt(i)di+saHi(・)+…,for j=x,y,

厂商选择将生产任务外包给国内低水平劳动工人时,可能会支付较低的工资水平,但也可能面l临着较高运输费用的问题。将(1)式代人,可得

pi≤wdLj(・)Ω(I)+saHj(・)+…for j=x,y

国内(发包国)要素市场,x、y代表着两个产业的产出,当市场上低技能劳动力出清时,每个厂商在国内完成L/1-I的任务。

那么对于低技能工人和熟练技术工人,就可以推出

aLx(・)x+aLy(・)y=L/1-I

aHx(・)x+aHy(・)y=H

通过以上几个基本等式,Grossman等(2006,2008)将任务外包的低成本效应分解为:(1)生产效率效应,相当于劳动所增加的效率提高,提高了低技能工人的工资;(2)相对价格效应,就是说外包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相对价格下降,从SS定理可知,低技能工人的工资也会下降;(3)劳动力供给效应,外包相当于提高了低技能工人的劳动供给,他们被吸引到产业生产中去,尽管有可能减少他们的工资。这个模型第一次较为系统的解释了跨国公司进行离岸外包的现象。在同一文献所做的实证分析证明了上述效应的存在。

(二)工序贸易对工资水平的影响

发达国家的学者站在发包国的立场,更关注由工序贸易所改变的全球劳动力供求关系对发达国家工人失业率和工资水平的影响。Grosman等(2008)的研究发现,在关于外包的讨论中,不仅应该考虑新增海外工人对全球劳动力供应和发达国家总体福利的影响,还应考虑外包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另外两种经济效应。首先,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提高,结果

造成劳动密集型商品价格下降,受全球新劳动力市场影响最大的发达国家低技能工人工资面临下行压力。第二个效应是生产率方面的:任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会降低企业成本,尤其是在更依赖于低技能工人的行业。那么,这些行业就会产生扩张的动机,低技能员工也会找到生产率和薪资更高的新工作。这两位经济学家估计,生产率效应主导着劳动力供给效应。也就是说,某些产业的转出不仅没有降低美国的薪资水平,实际上还抵消了中国和印度等大型新兴经济体融入全球经济带来的一些薪资降低效应。即便更高技能的工作任务成为贸易候选品,这些正面效应仍可能会存在。对于各级技能水平的美国员工而言,外包的性质类似于提高生产率和薪资水平的科技进步。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在工序贸易中得到提高。一是就业扩大所引起的收入提高效应。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目前的基础是劳动力丰富这个比较优势。因此,当中国处在为全世界生产劳动密集型的工序时,全世界的就业机会就或多或少转移到中国来,即使工资没有上涨,由于扩大了全社会的就业面,本身就会带来整体劳动者群体收入的提高。二是生产率提高所引起的工资增长效应。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生产任务,比发展中国家原有的产业需要更多的高技能劳动力,发展中国家所从事的生产任务中高技能劳动力密集度也比以前高了,这也相对增加了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提高了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工资。另外,中国在参与国际分工时,本身也会带动劳动力在地区间和部门间的转移,产生一种资源重新配置效应,实际上也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高。一旦生产率得到了提高,一方面通过产品价格下降,增加了低收入者的消费,扩大国内需求,从而通过乘数效应增加就业,另一方面也使企业具有了增加工资的物质条件,如果其他条件具备的话,工资水平也就自然得到了提高。

四、结论与前瞻

较之传统贸易理论,工序贸易理论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第一,研究对象和前提假定不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在研究国际分工与贸易的起因和模式时,均以最终产品作为研究的对象,而有关工序贸易的研究文献将研究视野由产品层面拓展到了工序层面。建立在不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基础上的新贸易理论被用于国际垂直生产的分析时,同样将规模经济和比较优势等因素扩展到各个生产工序来考虑。这种调整使得贸易理论更贴近于现实,但也使该理论模型更加复杂化。第二,分工基础不同。传统理论认为,决定国际分工的根本因素是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而工序贸易理论认为,无论两个国家的禀赋差异如何,决定两个国家分工的根本原因在于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化。同时,科技进步为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生产和贸易提供了可能,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政策也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分工的细化。第三,贸易的利益不同。建立在差别禀赋基础上的传统贸易模式是产品层面的贸易,其利益来源主要是各方现有差别优势的充分实现。建立在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化基础上的工序贸易模式是工序层面的贸易,其利益来源主要是规模经济在各个工序环节的充分实现和产品消费市场的扩大。此外,对于贸易经济效应的分析也更加微观化,主要集中在对参与国总体国民福利与国内收入分配的影响、对国际间技术扩散的影响以及对世界贸易增长的影响等方面。从研究结论看,工序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而其他几方面的经济效应分析均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即在一般情况下工序贸易对参与国贸易利益、国际技术扩散与世界贸易增长有积极影响。

工序贸易理论作为近些年来国际垂直化生产和贸易发展的一个系统总结,目前对它的研究仍然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关于未来的研究方向,大致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在对贸易的微观主体跨国公司进行分析时,引入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在理论与实证上都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在理论上可以考虑外包契约、交易成本的种类等问题,在实证上可以继续研究中间产品种类与组织模式选择的关系等问题。例如:跨国公司内部的一体化生产是垂直专业化的形式之一,而垂直专业化发展与跨国公司贸易活动的关系到底如何?跨国公司进行国际外包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成本、关税优惠、投资自由化,还是地理位置接近减少了运输费用与时间?另一方面,这种新型国际分工与国际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问题的关系都需要进一步澄清,例如,在对垂直专业化发展的影响方面,投资自由化与贸易自由化是否同样重要?新的分工形式对区域贸易集团的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果有什么影响?等等。

此外,工序贸易理论的相关研究主要是站在发达国家的立场,而以发展中国家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很少。随着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承接制造业与服务业外包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中国参与全球生产活动的基础、效应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理应成为国内学术界继续关注的重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