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美”教《颐和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美”教《颐和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颐和园》是一篇很美的文章,作者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向我们描绘了颐和园内美丽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这一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感受颐和园的美景,还要让学生从中去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从而激发起其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怎样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颐和园的美呢?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呢?教学时我通过“美”的设计,将学生带入颐和园“美”的欣赏中。

一、精心导入,渲染美的氛围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学生产生了兴趣,他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主动地进行学习。一节课的开始是很重要的,成功的导入那么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因为好的导课会将孩子带入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会促动孩子要去学习。

在教《颐和园》这篇文章,思考再三,我认为:应该以颐和园内的实景图作为切入,先让学生沉浸在美的情境中。所以在教学初始时,播放颐和园中的实景图集,配上古典音乐《平湖秋月》,让学生从图片中直观感受颐和园的美,力图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给原本单调的文字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欣赏图片时,学生始终燃烧着激情,这是一种美的亲身的体验。观看图片后我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从中不仅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也给学生“美”的印象打下了基础。课上的这个直观课件的观看激发了学生要去文字的海洋里品味美,教学也就自然地引入课文的品读中。

二、巧设问题,体会文章结构美

文章文脉清晰,结构严谨,处处可见美。别致的长廊,迷人的万寿山,如画一般的昆明湖,无不让人流连忘返。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从整体入手,我特意让学生围绕问题“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从文中哪些句子看出来的?”来讨论,让学生勾画相关句子,互相补充。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汇报,我抓住重点设计了简洁明了的板书,使学生对作者的游览顺序一目了然;为了让学生对游览路线感兴趣,我提倡学生自己画画旅游示意图。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对课堂更是情有独钟。学生从中轻松地了解了作者按地点转换顺序记叙的方法,从读到说,说画结合,学生快乐地整体感受到了文章的结构美。

三、小组合作,讨论中感受风景美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教学时,我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安排小组讨论、圈划、搜集资料等学习活动,让他们“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讲讲特点,读读句子,说说美景”,旨在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启发,达到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从而对问题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发言时学生都很积极,他们争先恐后地谈自己的发现,课堂教学中学生全方位参与,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竞争就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率,语文课堂才能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四、读写结合,读中悟美,写中想美

读写听说并重,才能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那么从这篇文章看,优美的语言,就需要孩子从文字中挖掘景象美。我则是在读写上下了功夫,让他们在读中去感受,去体会。通过读写来感受美的意境,既有助于渗透美感教育,又激发学生对古遗产的热爱之情。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黄的、绿的、朱红、葱郁”等词语读出古建筑的美,感受它的古色古香。我还提倡个人比读句子,看看谁能把美景通过读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们在比读这一环节中,通过个人读,评价,再读,一次比一次效果好,从而达到以读悟语,以读悟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美景的印象又更深了一层,在读的同时也进行了句式的比较来加深理解美,如:“昆明湖很静很绿”和“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让学生来比一比,读一读,说一说,比较中学生发现了比喻句的形象与生动,了解到了昆明湖如画一般的漂亮。

在读的过程中,我注意加强学生的语感训练,指导学生掌握长句中的停顿,用赞美的语气读出“长廊里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等,引导学生想象绿树成阴、鲜花盛开、绿毯似的等各种不同的画面,通过朗读的训练加以品味句意、品味文章的优美。教学中我还注意学生思维的扩展:如插入小知识,认识琉璃瓦等,这样不仅使学生得到说话的训练,积极开动脑筋,也从中发散了思维,开拓了视野。

接下来是写,指导学生在小练笔中展示美。如十七孔桥上的小狮子姿态不一,我就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以排比句的形式写写都有哪些姿态的小狮子。这个环节不仅进行了句式的训练,也从中让学生认识到世界遗产的特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