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抓住“幸福,激活思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案例]:
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一节这样写到“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抓住两个“幸福”引导学生进行体会、理解。
师: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里冻死在街头,难道她幸福吗?
生1:我觉得死是不幸福的事情。
生2:小女孩又冷又饿,我觉得不幸福,反而很痛苦。
师:有道理。安徒生爷爷写错了吧?我们把“幸福”换成痛苦读一读,看看好不好。
(生读。)
师:把“幸福”换掉好不好?
生1:好。
生2:不好。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意见。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看用哪个好,要说出自己的理由。
(学生讨论,之后有学生举手发言。)
生1:我们经过讨论,认为用“幸福”好。原因有两个,一是安徒生爷爷这样的大作家怎么会写错呢?二是小女孩活着时又冷又饿,多难受,而死了就不知道饥饿和寒冷了,比活着好多了。
生2:我认为用“幸福”好。因为小女孩死前看到了那么多想要的东西,确实很幸福。我这样说是有依据的,有一次,我想要一条新裤子,可妈妈不给我买,晚上我做梦梦到妈妈给我买了新裤子,心里很高兴,醒来之后还乐了一会儿呢!
生3: 我也认为用“幸福”好。因为小女孩死了比活着幸福,也就是说穷苦人民生不如死,安徒生爷爷这是在抨击黑暗的社会制度。
(我发现A同学的手举了又放下去,似乎有些犹豫,我点她发言。)
生4:我开始认为用“痛苦”好,能表面出小女孩冻死街头悲惨遭遇。现在听他们一说,觉得用“幸福”更好。因为用“幸福”更能表达出安徒生爷爷对穷苦人民‘生不如死’的同情。
(学生的发言说明学生已经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师:现在我们抛开这个沉重的话题,想一想小女孩升入天堂后,过着怎样幸福的生活?
生1:她天天和疼爱她的奶奶在一起,冬天还有羽绒服穿。
生2:她天天吃烤鹅,过圣诞节也有圣诞树。
生3:小女孩坐在教室里读书,再也不用卖火柴了。
生4:我想小女孩还是来我们这里好一些,吃得好,穿得好,读书条件好,又有这么多同学,跟她活着比起来,就和天堂一样。
师:同学们说得可真好。和卖火柴的小女孩比起来,我们确实生活在天堂里。你们愿意把小女孩请到我们这个“人间天堂”里来吗?
生:愿意!
师: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你会做些什么呢?小女孩会怎样生活呢?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在日记本上,好吗?
……
[案例评析]:
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未来需要创新。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呢?
首先,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材料。
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内容丰富多彩,蕴藏的创造性教育因素很多很多,几乎每一篇课文都同创造性思维训练有关,都是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材料,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发现其中能激发学生思维发展的因素来激活学生潜在的创造意识。案例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中,教师抓住“幸福”一词,提出“幸福”一词用得是否恰当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民主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敢于质疑,合作交流。
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有人的生活中,人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文章的理解就越有创见。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展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了“幸福”后,启发学生想象小女孩升入天堂后幸福的生活,通过想象延伸文章的情节,篇外求意,进行续写,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课文中有许多看似矛盾的地方,若能抓住这些时机引导学生质疑,就能培养学生不拘泥于教材、教师,批判地接受事物的创造个性。案例中教师抓住“幸福”这一看似矛盾的词语,提出这个词语是否用错了,引起学生不断生疑,在怀疑中解疑,通过“幸福”这个词语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穷苦人民、抨击黑暗社会制度的思想感情,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同时也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入到了更深层次的探索。
3、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变“个体学习”为“集体合作”。讨论、辩论、争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在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点拨,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案例中对于“幸福”的理解是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在集体合作中互相启发,想得更深更远,在交流中一些不成熟的理解变得成熟,对“幸福”一词的理解也更深入,更全面,难点也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