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巧用多媒体 优化习作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巧用多媒体 优化习作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多媒体 习作 激发兴趣 强化观察 拓展视野 指导评价

一、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波流个不停息。”运用多媒体教学作文,可突破时空的限制,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进课堂,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愉快地情绪下写作。

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渴求知识,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信息技术整合于作文教学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协和探索的学习工具,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枯燥的习作要求变动成动的形,美的景,起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以激发学生浓厚的习作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习作动机,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运用声象媒体,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课堂上巧妙的用音乐和画面引入,让学生充分感受课件意境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捕捉习作素材,在愉快地情绪下写作,能激发学生“爱写”的兴趣。学生突破习作时“无话不说”,“无事可写“的难点,掌握写作技巧,是高级的智力劳动,让学生在心理上不紧不张,不畏难,靠大谈作文意义,重要性之类的抽象道理并不能奏效。

例如《家乡胜景―浮来山》教学中,我首先演示CAI课件,学生自然被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中。课堂上巧妙用音乐和画面引入,让学生充分感受课件意境美。有了表达的欲望后,再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学生在课堂同时受到音乐、美术、文字语言等多种媒体的熏陶,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因此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高。

二、运用多媒体强化观察,促进思维训练

观察是智力的门户,是创造的“眼睛”,没有细致的观察,便谈不上对万物的深刻认识。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大量素材,写起作文就不觉得难了。多媒体要求教师是导演,演出一幕幕场景;是画家,用斑斓的色彩展开生动的画面。

例如在写《可爱的猫》《可爱的狗》等有关动物的作文时,可选取形态、动作、睡眠等画面,对需要仔细观察,描写的部分可进行镜头定格,使学生从中了解和细致观察其属性,从各种感觉去体会电脑上动物的形态各异的姿态,并抓住其特征,学生就会按作文的要求,边体会教师额指导,边组织自己的文章,他们在观察中轻松地完成作文,也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如:在写《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中,我们录制了学生体活课上拔河比赛的全过程,并编辑、剪接好配上字幕制成软件,上课时学生通过观察动态画面,主动地接受信息,不知不觉地融入到比赛的全过程中,活动的开始、经过、结果更清楚无遗,场内、场外热闹气氛,同学们一言一行更令人兴奋,达到了不吐不快之感,激起了写作愿望。当学生写作时要重点描写某位运动员,可以单击按键与该运动员有关的画面又重新出现在眼前,便于更细致地观察写出逼真的场面。

作文教学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只有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写好作文。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图、文、声像的特点,对要训练的内容都形象的展示出来。利用多媒体在显示中可有意定格,重播再现等功能,可为教学提供可控观察。在讲评时还可以结合电脑画面显示将学生的作文片段同步播放,供全体学生对照评价,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去观察,体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帮助学生再现感知阶段的物象,完成从形象到抽象的飞跃。

例如写《美丽的家乡》习作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家乡的景物播放给学生看,随着镜头的变化,屏幕上出现了农村家乡小康住宅,温室大棚以及绿色的田野,避暑山庄,尧王像,尧山公园――通过鲜明的图像,优美的旋律,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中,当学生情不自禁赞叹家乡景色真美时,我顺势导入,你愿意尝试作者的感受吗?把自己家乡介绍给别人好吗?此时,学生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表现美的欲望油然而生,情动而辞发,有不吐不快之感。

作文教学如果能坚持不懈地运用这种形式进训练,对挖掘学生的作文思维潜力,形成深远意义,一切从学生角度考虑,以学生为本,让多媒体在作文起步教学中恰到好处的延伸阅读,帮助学生在美的海洋中遨游。

论中学生美术创作欲望的激发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先锋实验学校 彭文聪

关键词:愉悦自我、心灵休憩。表达思想、留住感动。

中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绘画能力,临摹或写生都能画出一些比较好的作品。但是要学生创作的时候,他们就感到无从下手。为此我从以下三方面去引导。

首先我把我儿子五岁时的一些作品让他们欣赏,然后我问他们感觉怎么样?他们都说好,我引导他们回忆自己这个年纪是不是也画过类似的作品,大家都肯定的点头。我就给他们分析为什么小时候画得好,又敢画,为什么到了读初中反而画不好了,不敢画了。这是因为我们太在乎别人的感受了。而不知道画画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画画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是为了娱悦自己,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中学生无论从哪个方面都比四五岁时强很多倍,为什么不去创作呢?我们去创作一些作品不是让所有的人产生共鸣,首先是让自己感到快乐,然后让懂我们的人,爱我们的人去看,我想他们一定看得懂。我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位母亲她是一位卖菜的农民,在寒冷的冬天她为了菜能卖一个好价钱,夜深人静的时候还在冰冷的水里洗菜,而你是她的孩子,在这个时候突然醒来看到这一幕,然后你把它画下来,虽然画得很差,只要你拿给家人去看,我想她们一定看得懂,甚至会流下感动的泪水。

第二、作品的最高境界是表达一种思想,很逼真的照片如果没有让人感动的元素就不可能成为艺术品。我用PPT展示世界名画《呐喊》,这是伟大的挪威画家蒙克的作品。首先我要同学们评论这幅画,如果要你们画可否画得出,他们都说可以,比较简单。然后我向他们介绍了这是享誉世界的名画,我说这幅画的高明之处不是形象的刻画,而是表现出了人类世界内心的孤独与苦闷。这幅画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呢?我们来看看他的身世就明白了,蒙克五岁时,母亲因患肺结核而去世,姐弟五人由姨母代养。母亲去世后,父亲一下子苍老了很多,父亲抑郁的神情强烈地感染了失去母亲的蒙克,使他感到了死亡的恐怖。十三岁那年,年长两岁的姐姐也因病去世了,蒙克与姐姐的感情十分好,她的死再次刺激了蒙克的神经,接下来他的妹妹也患了精神分裂症,不久父亲也去世了。蒙克的精神变得忧郁而孤僻。孤独、绝望、死亡等感觉深深困扰着他,到了他非表达不可的程度,他要呐喊,于是就有了这幅不朽之作。

第三、通过前面的讲述学生都有了创作的冲动,我就给他们介绍创作的方法,首先要去生活中寻找震撼你内心的事物,有了感人的内容还要准备素材,比如你要反映老师改作业很辛苦,怎么画出老师的样子呢?是不是凭空想象呢?肯定不行,两种办法,一是找照片、图片资料。二是画速写,请人摆pos。准备了这些就可以创作了。我介绍了自己创作《生病的失独老人》的经过。有一天我的哥哥患脑溢血住院了,我到病房去看望他,同病室有一位老爷爷生病了也是脑溢血,照顾他的是一位老奶奶,一连几天都没有看到有年轻的人过来照看,我就问老人,他们还没说话就流泪了,原来他们的独生儿子二十岁的时候就出车祸永远的离开了他们。看到老奶奶这么大年纪,自己也有病,还要照顾老伴,我感到他们太可怜了,想到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如果他们失去子女的时候,他们的命运不是和这两位老人一样吗?于是我用手机拍摄了两位老人的一些照片,然后在网上也找了一些失独老人的资料,还到病房画了一些速写。然后就进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