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化共享工程与电子政务外网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化共享工程与电子政务外网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作为国家重要的文化创新工程,拥有大量的信息资源;电子政务外网作为国家电子政务的骨干网络,拥有高速的宽带网络。本文介绍了目前文化共享工程作为用户,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拓展资源传输通道的进展情况;提出了文化共享工程与电子政务外网的下一阶段合作发展的目标:推动文化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全面接入外网,加快文化共享工程业务系统与政务外网的对接,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在政务外网上的有效传播。

关键词:文化共享工程 电子政务外网 传输通道 共享资源

一、引言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文化创新工程,旨在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的广泛传播。工程自2002年4月启动以来,在党和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殷切关怀下,通过文化共享工程的各级工作人员不懈努力和探索,已初步建成了符合工程整体业务需求的相关业务系统和技术体系,实现了从资源加工、资源整合、资源管理、资源传输到最终资源服务的建设和应用流程,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文化共享工程与电子政务外网的结合

近年来,随着工程的快速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建设总量大幅增加,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中心之间的资源双向传输工作日趋重要。原有的以卫星播发方式为基础的资源传输模式已难以满足工程的发展要求;而通过互联网络的FTP传输以及移动硬盘/光盘投递等方式,也只能满足有限的用户需求。拓展资源传输通道已成为文化共享工程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与此同时,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作为国家电子政务的传输骨干网之一,正在积极推动中央各部委机关以及各地相关机构将业务转移到该网络上,建立了从国家信息中心到各省政务外网中心节点的155M专线,并通过省级政务外网进一步将网络延伸至地市和县,形成了一个从国家到省、市、县的分级建设、分级管理的树形专网网络。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的高速宽带网络和现有的组织架构为文化共享工程与电子政务外网的结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共享资源、服务社会的共同理念使得这一合作成为可能。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1年的努力,管理中心已建立与国家信息中心的光纤专线,并开通了外网服务镜像;现已有19个文化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接入到电子政务外网,并已开始有选择地下载使用政务外网上的相关资源。经测试,单个省级节点从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的日均资源下载量可以达到50-100GB,相当于75-150个小时的标清视频节目的数据量,能够基本满足各级省分中心的大批量资源传输的需求。

在具体分工上,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与国家信息中心负责框架设计、技术指导和总体协调;各级外网建设单位具体管理本级外网建设和运行维护工作,负责本级接入以及IP地址、域名注册和分配工作;文化共享工程各级分/支中心,作为用户,提出具体的接入需求,配合外网建设单位完成相关工作。整体网络接入拓扑图如图1所示。

三、文化共享工程与电子政务外网的进一步合作

文化共享工程与电子政务外网的结合已成为共享工程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顺利达到预期效果并实现其长远的目标,需要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⒈推动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全面接入外网

文化共享工程与电子政务外网结合的首要目标是实现所有省级分中心的外网接入,保证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加工制作的文化信息资源能够通过政务外网高效、快速地传递到各级省分中心,同时鼓励各省分中心根据当地政务外网建设情况推进本省内的市、县节点的接入工作。按进度估算,到2008年底将至少实现28个文化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的接入,力争达到所有省级分中心全面接入的目标。届时,一个依托于电子政务外网的文化共享工程省级资源传输通道将初步形成。为尽快实现以上目标,国家信息中心和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将共同努力,积极引导并推动各地接入政务外网的工作,并根据各地的实际状况给予一定的技术和财政上的支持。

⒉加快文化共享工程业务系统与政务外网的对接

文化共享工程现有的政务外网应用方案主要是利用在政务外网上建立网站和FTP服务的方式提供资源的浏览和下载服务。由于系统结构和安全等原因,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现有的业务系统未能有效接入政务外网,因而在政务外网和业务系统体系间进行大量数据交换时,会出现带宽瓶颈和响应延迟的现象。同样,各地在接收资源数据时,也会面临类似的困扰。

要有效解决以上问题,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安全和管理等方面的因素;然后是各个系统间如何实现数据和业务流程的对接工作,从而优化整体业务流程,提高政务外网应用环境的使用效能。具体来说,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⑴完成文化共享工程资源传输系统与政务外网的对接

文化共享工程现已拥有卫星数据传输网络、移动硬盘/光盘资源批量发送等多种传输通路,政务外网成为共享工程的又一通路后,必须统一各通道间的数据格式、传输接口、资源分类体系等,消除信息资源在多个通道间的格式和管理等差异,实现资源传输的标准化、自动化、流程化,使得文化共享工程资源传输能够有效融入政务外网传输体系当中。

⑵实现互联网络WEB资源平台的数据在政务外网上的实时更新

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需要在电子政务外网上建立符合其环境和用户特点的WEB资源平台,并采用安全的内部数据传递机制,实现两个展现平台间数据的实时更新,有效增强政务外网上的WEB信息服务能力。

⑶推动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和业务系统与政务外网的数据交换平台的结合

政务外网数据交换平台是电子政务外网实现信息公开和共享信息资源的重要基础平台,文化信息资源要实现在政务外网上的有效传输和使用,应充分依靠和利用这一平台。因此,双方需要在应用架构、资源体系、技术接口、管理机制等问题上进行广泛而细致的交流,逐步探索和实践,最终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

⒊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在政务外网上的有效融合

电子政务外网是国家的电子政务信息平台,这个平台上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文化共享工程借助政务外网的发展,不仅仅要利用其高速的带宽资源,更需要将文化信息资源与电子政务外网的政务信息资源进行有效融合,并根据政务外网的特点,提供相应的文化信息资源和展现方式;建立有效的信息发现和信息关联机制,实现信息的高度整合、深度挖掘和按需提供,从而实现更深层次的信息共享,更加有力地服务于社会,同时也会为电子政务外网的发展提供新的活力和动力。

四、小结

文化共享工程与电子政务外网的结合,是一个相互协作、共同进步的合作过程。双方要在积极的实践中,探索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利用效率,共享资源。在拓宽和延伸文化共享工程信息资源的传输渠道的同时,也丰富了政务外网的服务内容;既推动了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也为国家电子政务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参考文献:

1 张彦博.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创新实践[J].数字图书馆论坛, 2007(1):1-9

2 李幼平,陈谋松. 共享数字文化的播存技术[J].数字图书馆论坛, 2007(1):10-14

3 张晓星.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IT业务外包[J]. 图书馆建设,2008(2): 25-28

4 张晓星,蒋为东,罗云川. 科学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技术体系[J].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07(1):15-21

5 罗云川. 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多种资源传输手段的初步分析与思考[J]. 图书馆建设,2008(2):75-77

6 谢先江. 电子政务外网平台信息资源构建研究[J]. 情报科学, 2005(11)

7 王华英,谢先江. 我国省(市)级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建设现状实证调研[J]. 情报科学, 2005(3)

作者简介:

张晓星,男,汉族,1957年生,浙江人,博士,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知识管理、数字图书馆、数据挖掘。研究成果:主持完成了“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评估机制研究”、“基本数字对象描述元数据规范”等多项课题;翻译出版了《迈向语义网――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一书。

吴晓,男,汉族,1976年生,陕西人,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研究成果:参与编制“文化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技术架构及配置方案”,撰写论文多篇。

(本文责编:宋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