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岩骨花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岩骨花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面说过,“武夷山”的自然风貌是一曲二重奏——一边是保护区内高大的山脉和森林,另一边则是景区内的奇丽的丹霞地貌。而另一种有趣的二重奏是两地各自的名茶:保护区内出产世界红茶的始祖——正山小种,而景区内,则盛产深刻影响了闽南、广东和南洋华人喝功夫茶习惯的武夷岩茶。茶,不仅具有其产地的生态环境的烙印,还贮藏着此地的人心目中的生态文化。

武夷岩茶和正山小种之间的差异,固然首先在于其制作工艺——前者是半发酵的乌龙茶,而后者是全发酵的红茶。而其间更大的差异,在于其文化内涵。岩茶的产地临近城市,靠近自古闻名天下的风景名胜,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生活、游历,贡献于对岩茶内涵的文化建构。

陆羽在《茶经》中就已经表达了这样的思想,他说不同品质的茶,“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武夷山壁立千仞的丹霞绝壁下历经千万年的崩塌和风化堆积的烂石,如今正为茶树所占据。武夷茶文化中,有一个关键的概念和陆羽的思想所应和——“岩韵”。这个高度抽象,以至于需要品茶人通过大量的亲身体验才能建立起自己的理解的概念,其实是在直白地道出一点:茶叶的品质根本上取决于它所生长的环境,茶叶保存着有关其所生存过的环境的信息。

对“岩韵”最粗浅的解释似乎只是“石头的味道”。这也没错。当地人认为:景区内土壤钾锰含量高,酸度适中,因此赋予了岩茶以浓厚的岩韵。但“岩韵”不仅仅指这些化学属性而已。民国茶研究者林馥泉在他被武夷茶人奉为武夷山茶文化重要文献的《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一书中写道:“以论土质,则疏松润泽,既不过粘而排水不易,亦不致过砾,失之过干。山腹岩罅之处,每多腐植质肥土流入,肥份既多,气水透通,此均适宜于深根植物如茶树之丛生。”这其中更谈到了土壤的物理特点对茶的品质的影响。综合上述的化学和物理连方面的特性,武夷茶人发明了另一个激起人们味觉耸动的概念——“石卤”——来形容丹霞地貌区土壤和岩石中的水分。后来,它又成了吸收这种水分生长的上好茶叶的名称。

还不仅仅是土壤和水。林馥泉的还写道:“以论地势,武夷岩茶可谓以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岩骨坑源所滋;品具泉冽花香之胜,其味甘泽而气馥郁。”就是说,花香也赋予了岩茶以岩韵。“兰花底”被认为是武夷岩茶口味的一个基本特征,因为被称为“中国寒兰之乡”的武夷山区拥有大量的兰花在秋冬开放。秋天则还会给岩茶的岩韵注入一抹桂花香,而有时,山中的毛竹还能给临近的茶叶留下一层粽叶香。因此,武夷茶人用另一个词来赞颂能存住丹霞环境中的一切美好的岩茶——“岩骨花香”。

还有光。邵长泉告诉我,之所以三坑两涧中的茶被认为是上好的“正岩茶”,一部分原因是一些茶种喜阴,坑涧遮挡了太阳直射,但同时透过山中多雾的空气漫反射而呈现的柔和的光,则更有利于茶叶获得更佳的口味。

由于景区内的丹霞地貌区有着上述不可替代的特点,因此,和桐木人将“正山小种”的产区确立为“正山”,将其之外称为“外山”一样,武夷山景区的范围出产的茶,被称为“岩茶”,而其外的茶,则降格为“洲茶”乃至“外山茶”。而在岩茶产区之内,能够借由“岩骨花香”和“陆上九曲”两条古朴步道饱览的“三坑两涧”和九曲溪沿岸,更被确立为“正岩”,其间出产的茶叶被称作“正岩茶”。

这种借助茶叶这种地理区域的产物反过来对地理区域所做的“正”和“外”的划分,或许未必客观地反映着地理环境、地质条件与茶叶口味之间的必然联系,但是它们反映了人对环境的发现和欣赏,那些被称为“正”的环境给人带来的感官的开启和精神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