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音本无优劣 乐何分高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音本无优劣 乐何分高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音乐不仅是一门高雅与通俗兼并的艺术形式,还是人们相处过程中一种没有隔阂的沟通形式。由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秉承“音本无优劣,乐何分高低”的教学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不同的音乐喜好与追求。本文基于分层教育理念,就如何优化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进行了如下探索,旨在保护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情,促进学生的创造性与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 分层教育理念 优化策略

从审美的角度出发,由心而发的音乐是一门没有国界之别、没有高低之分的艺术形式。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秉承“音本无优劣,乐何分高低”的教学原则,尤其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表明,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自我同一相对角色混乱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渴望树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在别人眼中的自我形象,由此教师要格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音乐潜质上的参差不齐,尊重学生不同的音乐喜好与追求,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持久的音乐热情,促进学生的创造性与个性化发展。

本文基于分层教学理念,用发展性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提出了以下几点课堂优化策略。

一、各有其美,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发现的心态挖掘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把学生当成是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再且,音乐本身就是一门渗透审美教育的学科,由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美”的教学原则感染学生,以“美”的音乐引导学生,让每个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发展音乐技能。

例如在教学“草原放歌”这一单元课程内容时,笔者首先分析了班级学生的主要类型:有的学生先天条件好,很会唱歌;有的学生可能声线不太好,但是乐感佳,对于节奏的拿捏很到位;有的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和理解眼光很独特;还有一些平时表现都比较内向的学生,在情境环节的设计上,常常有出人意料的想法。针对不同类型学生能力的侧重点不同,笔者将每四名学生分为一组,小组内明确分工:声线好的负责演唱《青藏高原》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乐感好的负责纠正组员的节拍错误,懂鉴赏的负责对《青藏高原》演唱的力度、情绪、意境进行赏析以促进组员歌曲的理解,有想法的负责设计最后小组即兴表演的形式。

通过分工合作,让他们各有其“美”,在音乐课程学习上,首先学得来、愿意学,后面再通过科学系统的培养,让他们学得好、喜欢学。

二、各善其事,尊重学生差异分层培养

所谓,手有五指,各有所长。个体差异性,是教育教学中,尤其是班级授课制下的教学中,无法避免的一个教学现象。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在音乐造诣以及音乐基础上的差异,尊重学生在音乐喜好以及音乐追求上的不同,采用分层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内容可以适应每一位学生,达到针对性教学,挖掘学生不同的音乐潜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音乐学习的快乐,感受到音乐作品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赶圩归来啊哩哩》这一课的时候,笔者的问题设计和课堂提问就很有针对性:

笔者在问“这首歌的歌词有何特点”时,便请了一位对歌曲赏析比较有天赋的学生来回答,他也很有自信地说:“这首歌最有特点的地方就是用了少数名族的啊哩哩,让整首歌充满了民族特色。”像这样有针对性的提问,让在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可以多发挥,帮助他们找到自信,培养兴趣。

笔者示意该生坐下,在肯定了他回答得好的方面,对其不足进行补充后,笔者又接着进行提问:“谁能告诉老师,这首歌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这个问题难不倒乐感好的学生,他们举手回答:“歌曲的节奏快慢很鲜明,起伏变化很大,快的时候很急促,慢的时候很舒缓,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有考虑地设计问题,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听到各自的问题后,都想开口,都有话说。

三、各得其所,让学生们闪烁音乐光辉

“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是教育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音乐学习中收获知识、体验快乐、感受音乐之美、体会音乐之魅力是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与探究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以为,要创设多种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大胆创造,发挥学生在音乐课程中学习所得。同时,通过音乐实践,引导学生既能从生活中发现跃动的音符,又能把动听的歌声融入生活的每个角落,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各得其所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教学《你是这样的人》时,笔者便为学生安排了课堂表演环节,让各个小组以各自的方式诠释这首歌。因为之前的课程教学训练,小组中的各个成员都有一技之长,由这些人组成的小组,可谓取长补短。比如一个小组从准备到表演的过程如下:

首先有想法的学生设计出了表演流程:先由一个人负责朗诵诗歌《,你在哪里》,然后由另一个人引入歌曲,独唱前面的部分,到副歌之后小组全员合唱。声线好的学生自然分配了独唱的任务,他在唱好自己歌的同时,还积极引导小组成员合唱;会赏析的同学分配了朗诵诗歌,他在将歌曲饱满的情感融入到诗歌中的同时,还不忘提醒组员在唱歌时不能少了情绪;乐感好的同学边唱边抓节拍,不时提醒其他组员抢拍了或者拖音了。

通过让不同的学生“各司其职”,在实践过程中闪烁光辉,有效地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学生你帮我,我助你,团结协作,共同进步。促进了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音乐水平。

总之,音乐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起到净化与美化学生心灵的教学目的。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与情感发展需求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学生们喜闻乐见的音乐实践活动形式,采用发展性与激励性评价教育机制,以此鼓励学生的音乐创造,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音乐教学充满新意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高玉顺.论初中音乐欣赏教学[J].吉林教育,2008(13).

[2]高科名.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技巧[J].教育艺术,2010(5).

[3]郑旭英.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J].中国科技博览,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