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们都混伦敦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们都混伦敦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伦敦有好多名字:雾都、时尚之都、创意之城、摇滚圣地……无论去过与否,每一个人都能说出一些自己爱伦敦的理由。而不久就要开幕的奥运会则又把这欧洲的中心带回你的视线。伦敦到底有多棒?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不仅拉来了一票名人传授经验,也画了地图,写了攻略,更告诉你去了该怎么穿。别再犹豫了,这是一座你不可能错过的城市。当我们谈到伦敦时,

我们该谈些什么

多年前,第一次去伦敦,因为是初春,旅客并不多,幸运地没遇到传说中的人头攒动的出关场面。也正是如此,负责办理过关手续的那位长相酷似中年版本凯特·温丝蕾特的中年女士比友人们曾形容过的机场海关要放松许多。

“你打算在这里呆多久?”

“大概两个月吧,”我答道,温丝蕾特低头看了一下我手拎着的吉他。

“那一定要好好玩!”她一边说一边认真地在护照上盖上了章。

大多数人的伦敦之旅就是这么开始的,然后很快他们就发现,这座“绅士国家”的首都要比想象中绚丽灿烂而又混沌纷乱得多。

传统只是个马甲

安顿好,出门逛逛。在冬季,一身合体的呢子大衣依旧是伦敦人最喜欢的行头。你可以说这仅仅是表象,但得体的衣着便是礼貌,礼貌则是英国的立国之本 即便是坐完一段公交车,你都需要在下车时扭头和身边的司机微笑道谢。更不用说在餐厅点餐,即使是在麦当劳,“请”这个词都要时刻作为每句话的后缀。英国人似乎也都清楚自己在世界群众心目中的定位,首都人民更不能给国家丢脸。实际上这种稍显“做作”的习惯在某种意义上类似于日本人的点头哈腰,做到是必须的,不管是否真心实意,这是作为一个英国人该有的“范儿”。

然而所谓的传统并没有让这个城市变得死气沉沉。尽管日不落帝国已经消失殆尽回归原点,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英国人不得不看着他们不喜欢的美国人的脸色。然而不列颠却从文化上找到了自己统治世界的下一个武器。艺术、设计、电影、摇滚乐……所有的这些都披着米字旗入侵到全世界年轻人的卧室里,他们还以支持一支英超球队为荣,以使用Alexa Chung同款的手包作为品位的象征。甚至最媚俗的“英伦风”三个字都在淘宝上显得要比“韩流”来得高级得多。

其实“保守的英国人”只是个假象,他们不过是还在心底缅怀自己19世纪的繁荣昌盛。我的一个伦敦土生土长的朋友David,曾经做过足球运动员、杂志编辑、活动策划和兼职模特,经常是一身摇滚装扮的他却常常坚持要在见面时喝茶。但当你回溯历史,即便是铁板一块的 如撒切尔夫人都曾在“创意产业”这个词出现前十多年就说过“对工业设计的每一分投入,都可以换来1000倍的回报”这样高瞻远瞩的话。而现在,大到永载影史的《哈利·波特》小到农夫山泉茶饮料的包装瓶都出自英国人之手。更不用说以“怪异”和“创造力”闻名的伦敦时装周。在伦敦,从Brick Lane到Camden Town再到艺术院校聚集的西区,甚至南城那种低收入阶层的街头风格都滋养了无数设计师无的放矢的脑细胞。不同区域的文化迥异却又互不敌对,在街上你不仅能看到身穿20世纪60年代套装的时髦青年、还能和留着不合时宜的莫西干头的朋克们擦肩而过。所以在伦敦东区摸爬滚打,说着一口浓重本地口音的亚历山大·麦昆成为把时尚界玩弄于股掌之间的顽童也并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了。当然,还有出生于直布罗陀,四岁时搬到伦敦的约翰·加利亚诺。

更不要忘了音乐,它也许就是你融入伦敦的一个捷径。这里有无数大大小小的演出场所,更有多到几乎遍地都是的音乐人。作为明星们巡演的必经之路,一张当红摇滚乐队Kasabian的演唱会门票可能提前几个月就瞬间售罄。甚至一家出名的服装店都会定期在门口举办音乐会。不过在这方面,英国人依旧是对美国流行文化的入侵有些许敌意,伦敦的stylist们不可能喜欢听碧昂斯、蕾哈娜或者Maroon 5那样的美国流水线产品,20世纪30年代的爵士乐与布鲁斯才有可能是他们手中的中古皮包的最佳伴侣。

而上面所有的这一切都包含在大伦敦的创意产业规划之中,并且每年都要贡献出多达210亿英镑的产值。布莱尔政府甚至曾经还有一个“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来再现曾经的“雾都”在两次工业革命时的辉煌。哦,对了,甚至首相本人都是因为当初和著名的“绿洲乐队”关系融洽而获得了不少年轻人的选票才得以顺利上台。

伦敦人不只一种肤色

伦敦人讲话完全不是你在《新概念英语》上听到的那高雅的剑桥腔。初到这里,在语言上几乎都要先适应一段时间。当然,除了本地的cockney口音,你还应该做到听力满分的则是那些印度味儿的英语。

无论走在什么区域,比如牛津街,大大小小的杂货摊主和快餐店里的服务生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印度面孔,我甚至曾经在莱切斯特广场周围的一家麦当劳里听到过后厨的操作员们用印度语交流。而且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伦敦,通过印巴人的店铺购买一些传统食物,比如大米和各种香辛作料要比在Tesco这类的本土超市中便宜许多。

当然,华人也为数众多,在靠近莱切斯特广场的中国城里,你甚至可以看见大幅的周杰伦海报,然后在天津大厨掌勺的中餐厅吃一顿10多英镑味道就像学校食堂菜一样的自助餐。甚至是曾经放出“中国对世界文明没什么贡献”评论的市长鲍里斯·约翰逊都要为了连任在大年初一亲自跑到中国城里拜年。然而在伦敦呆久了,你就会发现在文化上,华人的确难有建树,更不用说“融合感”。和印度人相比,尽管前者也许都做着一些外人看起来地位低下的工作,但他们却从没拿自己当外人,甚至白人群体也把他们看做是不可缺少的伦敦人。但华人们却永远有一种“漂泊感”,似乎只能在自己的圈子里过着异国他乡的生活。

但这就是伦敦,不管你是否拿它当家,它却容得下绝大部分的陌生面孔。这也带来了文化艺术上的繁荣,比如英国黑人自成一派的潮流和音乐就发源于那些并不安分的黑人社区。我的一个美国朋友Dan,他曾作为摩门教的传教士负责南部伦敦一个地区的工作,这让他经常要面对手枪顶着脑袋被轰走的局面。但却是因为对Drum&Bass音乐的共同爱好,他最终还是能和当地的底层移民群体打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