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寺庙与村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寺庙与村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神是普通的人,人可升华为神。

——题记

草 庙

草庙的庙里,敬有很多神仙,有祖师爷、关公爷、药王爷等等,而且还有娘娘(观音菩萨)。而现在,祖师爷、关公、药王爷一干人等仍端坐在大殿里,而娘娘,已和这些大老爷们分道扬镳,专门去到临街的三间房舍里,单独接受善男信女们的膜拜。这起码说明,娘娘的香火还是很旺的,旺盛到可以不看别人脸色的地步,于是,就另立门户,不让那帮大老爷们跟着抹油。

祖师爷觉得娘娘过河拆桥,心里相当不满,但也没有什么办法。

草庙原来的庙宇,并不在草庙街上,在村子北边的小寺沟,如今遗址还在。那里,当时不只住着祖师爷这尊大神,还住着一位龙王,龙王说寺庙压了他的神经线,让他日夜头痛,非逼着祖师爷搬家不可。祖师爷无奈,只好给附近的人们托梦,要求搬家。村里人就在南岗上修座庙,请祖师爷过去。但那里地偏人稀,祖师爷不愿去。那日,村上十八条壮汉,抬着祖师爷这尊大神,往南岗去。刚进村子,祖师爷一看,这里上风上水,风景秀丽,是一处风水宝地,决定待在这里不走了,他稍一使劲,就把抬神像的绳索压断了。人们再抬,祖师爷就是不挪窝。村里人终于明白,祖师爷看中了这里,不愿走了。于是,就匆匆找来山草,为祖师爷搭了一座草庙,祖师爷就此安顿在了村子边上。

这已是五百年前的事了。五百年光阴如梭,五百年岁月如歌,五百年前一座小小的草庙,而今,已是一片青堂瓦舍,五百年的香火,让草庙这个寻常地方,日益繁荣起来。上世纪90年代,我初来草庙。并不晓得草庙这个名字的来由,只晓得他是一个行政村,且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一个行政村,是除了乡政府所在地之外,这一带唯一有街的地方。草庙街上有粮管所、信用社、外贸站、百货商店等等。并且还有集市,割肉打酒、包子油馍,只需到草庙街上,都能买得到。所以,草庙有比周围村庄让人眼馋的人气。

草庙这座庙,我初见时并没有什么好印象。庙院的前院,是草庙小学,而后院,仍是寺庙。人们烧香拜佛,必须经过学校,才能到达庙院。看到这种情形,我感到十分震惊:这怎么可能呢?前院,书声朗朗,后院,佛声悠扬。前院,粉笔沫飘飞,后院,香火缭绕。这,不仅是风马牛不相及,简直是水火不容的事情。寺庙和学校共存,拜佛烧香,对我们下一代的幼小心灵将是何等影响!我忧心忡忡。我当时就给村干部们建议,是不是让寺庙另去他处?村干部们面露难色:这都几百年的寺庙了,让它搬到哪儿呢?再说,搬到别处群众也不答应。想想,这也不是村干部们所能办到的。我也给乡领导建议,把寺庙搬走,乡领导也仅笑笑,没有明确的表态。那几天,我寝食难安,就坐于灯下,写了篇新闻稿,题目是《读书声诵经声声声入耳,上学的烧香的出入一门》,准备寄往报社。但反过来想想,这不是给乡里村里抹黑出难题吗?再说,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它都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若因我的某种做法,它消失了,毁灭了,不存在了,我不成了千古罪人?于是,就把稿件揉成个纸团,扔了。

草庙的庙,一如既往地存在着。让人稍感欣慰的是,学校和寺庙已不再同处一院。寺庙新修了院子,改了大门,和学校完全分开,一个门朝南,一个门朝西,井水不犯河水了,这样,对寺庙和学校都有好处。此时,我已不在草庙包村,对寺庙和学校的情况,知之甚少。一日,我偶尔进了寺庙,发现庙院紧凑,环境安静,特别是临街的三间,竟成了娘娘庙。大娘娘、二娘娘、三娘娘各守一方,接受着各路香客的膜拜。此时,有三两位年轻女性,小心翼翼地走进庙里,见了我们,又悄悄地走开。一位村干部说:她们是来烧香拴娃娃的。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据村干部介绍,草庙的娘娘庙非常灵验,要男是男,要女给女,娃娃聪明健康,很受附近女人们的信赖。我不禁哑然一笑:真的吗?那位村干部说:屡试不爽。要不,香火咋能兴旺几百年。我依然摇摇头。

我们这里,女子结婚三年两年,若怀不上娃娃,在吃偏方医治的同时,有迷信者,则抱怨观音娘娘不肯送娃娃给他家,于是,就到娘娘庙里烧香拜佛,恳请娘娘送一个。民间就流传有《余二姐拴娃娃》的歌谣。歌谣唱到:“二八佳人女娇娘,低头进了子孙堂。进了庙门双膝跪,送生奶奶(也叫送生娘娘)听衷肠。……”此歌谣很长,有百余行,说一位新媳妇余二姐,结婚仨月就到娘娘庙求子,送生奶奶笑她心太急,就故意捉弄她,数年之内送她一群儿女,弄得她整日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歌谣诙谐生动,朗朗上口。余二姐进到庙里,先说求子因由,再说家庭条件,然后是求子标准,再介绍回家路线,然后动手拴娃娃。其间不乏精彩部分:“小姐说罢抽身起,举目再观子孙堂。东山娃娃也不好,西山娃娃也不强。送生奶奶怀中抱一个,富态态的寿命长。从腰里掏出红头绳,拴到娃娃脖子上。有福有寿跟娘走,咱家倒比别家强。”余二姐一跨出庙门,送生奶奶就讥笑她:“这是谁家疯大姐,来到庙里瞎癫狂。过门不到仨月整,来到庙堂求儿郎。狠狠心一年给她送一个,两年给她送一双。过门五年没有到,儿女给她送满床。屎布尿布洗不及,顾不上做鞋缝衣裳。这事儿休把俺来怨,自找苦吃理应当。”

在草庙,拜佛求子,也有自己的节日。每年的正月十五、十六,便是草庙的古庙会。庙会要请两三台大戏,连唱三天。十里八乡的男女老少,旧社会坐马车、牛车,甚至是轿子来赶会。而现在,交通条件方便,自行车、摩托、拖拉机,甚至是小车,齐上阵,把个草庙街弄得热闹非凡。特别是那些有祈子愿望的年轻媳妇们,喊上最贴己的女性同伴,以赶会的名义,去完成一桩藏于心底秘不示人愿望。她们会在看戏的间隙,悄悄地溜出会场,来到娘娘庙里,跪下身来,呢喃着自己心事。但现在又与旧时不同,已不真的用条红头绳把娃娃拴回家,只要在娘娘面前烧香叩拜,表明自己的心愿,并许下意愿圆满后何以回报,整个求子仪式就算结束。然后,再神不知鬼不觉地退出来,回到戏场里,重新陶醉于那才子佳人、倜傥风流、恩恩怨怨的戏剧情节里。

女人们所做的这一切,兴许连她们自己的男人也是不知道的。而她们的男人,也可能就是二三十年前,在娘娘庙里拴回的某个娃娃,此时,在草庙古庙会上,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草庙古庙会在它形成之初,有一项娱乐活动,就一直活跃在古庙会上,那就是打铜器、擂大鼓。那两天,方圆各村的铜器班子,都不约而同地聚集在草庙古会上,争相展示各自的技艺。那些平时攥锄把、抡大锤的一双双大手,打起铜器擂起大鼓来,也是那样的娴熟、优雅,游刃有余,且独具魅力。几十路铜器来到草庙街上,像星星过月月(一种儿童游戏)一样站东过西,招摇过市,受到无数“粉丝”们的夹道欢迎。然后,被草庙组织者安排到不同位置,开始他们的才艺大比拼。一面大鼓,碾盘那么大,擂出的声音,如同滚雷,震得人心里揪成一疙瘩儿。更震撼的是,那大铙大如锅盖,每只15斤,两只大铙被汉子们举过头顶,十二人同时击打,那声音灌倒耳朵里,像锥子,在耳朵里乱剜,剜得耳根生疼生疼。他们演奏的曲目,起初是缓慢、柔和的《山坡羊》、《干草板》、《鸡上架》,继而是激昂、奔放的《凤凰双展翅》、《爪》,高潮时,是如雄狮怒吼、火山迸发的《撞到墙》、《乱砸一百二十锤》。观众们走马灯一样,轮番欣赏各路铜器表演,到最后,注意力则集中到铜器装备齐整、节奏整齐划一,精神饱满,鼓手花活儿较多,人缘又好的几路,围观叫好,加油助威。有时,一路铜器甚至能赢得全街观众,那是至高无尚的荣誉。

鼓手们任意挥洒着他们的激情。即便寒风凛冽,他们也脱掉棉衣,摘去帽子,赤膊上阵,仍是汗水沛流。随着鼓点的节奏,他们摇头晃脑,完全陶醉于那酣畅淋漓的演奏氛围里。而那些铜器手们,完全是拼体力、拼毅力,30斤的大铙,举到头顶,敲打出整齐划一的美妙撞击,体力不支的,当场就会瘫倒在地。而最激烈的表演,是两路铜器狭路相逢,各不相让,他们拉开阵势,进行较量,直打到对方溃不成军,主动认输,让开道路,方才罢休。若恰逢对手,难分伯仲,那较量的激烈、残酷程度,不亚于一场生死相拼的肉搏战。两班铜器,可以从上午打到下午,从下午打到深夜,那是团队间的集体较量,整个村子的人可能轮番上阵,前仆后继。为了击败对手,他们都派出了自己的顶尖鼓手,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有些鼓手的虎口震裂了,鲜血滴落到鼓面上,仿佛一朵朵盛开的。而那些铜器手们,有些大铙已被打得破烂不堪,竟不予理睬,照打不误。其间,各自的啦啦队不断地点燃火铳、燃放鞭炮,把夜空弄得通亮,如同白昼。实在不分高下,就有人出面调停,订下和约,双方同时偃旗息鼓,但双方都认为自己是最后赢家,竟也得意而归。

那几天,草庙人特别兴奋,一场庙会,无疑是一张请帖,难得一见的朋友见了,多年不走动的亲戚来了,特别是来会上踩高翘的、撑旱船的、跑竹马的,还有各路铜器班子,是庙会的主角,草庙人会热情的把他们拉到家中,毫不吝啬地端出好吃的、好喝的,款待这些庙会上的功臣。来草庙赶会的,不管认识不认识,都是草庙的客人,三句话一寒暄,就会把他们拉到家里,宾客相待。有些人家,一天之内,总在不停地做饭、待客。每年每年,都是如此,从古到今,已成习俗。

一个村庄有一座庙宇,特别是有一座娘娘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它让这个村庄生动、激情、不同凡响起来。这样的村庄永远充满生命的活力。

塔寺

塔寺村,是个有故事的地方。比如,村南有条岭,缓缓地延伸到田野中来,上边松柏点缀,巨石阵列,极有韵致,塔寺人就不叫它坡岭,叫凤凰单展翅,并附带一则凤翔九天的故事;河对岸有面坡,坡顶尽是黄土,与周围景色迥异,塔寺人把这个坡头叫望花楼,传说一个大家小姐去楼上观花,不幸坠亡,故事凄美忧伤,让人浮想联翩;村子对面的山半腰,有一块白箭石,酷似一条跳动的鲤鱼,塔寺人管它叫鲤鱼跳龙门。我总疑惑,这条鲤鱼跳过山岭,要去干什么呢?塔寺人解释说,山那边有个无底深潭,是鱼儿向往的天堂。塔寺这地方,坡坡岭岭都有来路,花花草草都有故事,置身于此,仿佛在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或者,是一位乡野高人悉心撰写的一本线装古书,内容繁复,引人入胜。

这本书的开始,肯定会有一座古塔和一座寺庙。但这古塔和古庙,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外村人说不清楚,塔寺人试图说清楚,但说了很多,到底还是说不清楚。于是,塔寺人会带你去寺里,看一通斑驳的石碑,石碑是明朝嘉庆十三年立的,记载了重修寺庙的经过。这样说来,塔寺这座庙宇,至少有500年的历史。而塔寺的那座塔,在村南小河旁,虽说早已不存在了,但在塔寺人心中,它一直还存在着。他们会用语言,在你面前,随时勾勒出一座精妙的佛塔。那佛塔,六角形,八层高,由很老的青砖砌成,塔角挂有风铃,风儿吹过,清脆的铃声犹在耳旁。当然,塔前还长有几棵古柏、古槐,有两三搂那么粗,树下有石桌石凳,还有两位老和尚,总在树下对弈,不问晨昏。那古槐开了满树满树的槐花,风儿一吹,香透整个村庄,招来无数蜂蝶,整日嘤嘤嗡嗡的。到了秋天,满树槐豆,密密麻麻,和尚把它摘下来,九蒸九晒,制成泡茶的原料,沏成茶水,放在石桌上,过往行人,都可以舀上一碗,甘甜可口,生津解渴。要么,被老和尚随手赠人一把,不问去处。我想象,九蒸九晒的槐豆,肯定有佛家的味道。

那座寺庙叫青天寺,不大有人叫的。寺庙的规模到底有多大,现在已很难说清楚了。保留到现在,仅上房三间,南偏方三间,都已经很古老了,房的檐头,尚存些套花的木雕、砖刻,上屋房梁,漆黑如墨,好像也雕刻了什么,在房下,总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我第一次进入寺庙的时候,它已不再是寺庙,而是塔寺的村部。在我看来,它少了村部的庄重,而隐隐透出的,是些神秘阴森的气息。我驻村塔寺,晚上就住在村部,塔寺人见我起来早餐,面不改色,寻常一样,就关切的问:昨晚休息的可好?我说:好。他们不信。但我分明很好。后来得知,时,庙内吊死一位女干部。从此,那位女干部,一到晚上就走进我的梦里。套用佛家的话说:不是庙里有女干部,而是我心里有女干部。

塔寺的寺庙,在村子的心中。原本香火是很兴旺的,百里外就有人来烧香。但到前夕,破败到只剩一个和尚,而那个和尚,已经足够的老了,夏日的午后,他捣着拐杖,趿着拖鞋,从巷子里走过,孤寂的杖声响彻村庄,像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永远留存在塔寺人的记忆深处。寺庙的门前,也总挂着一束正在燃烧的蒜辫儿,旁边,再放一些烟叶儿,上工下工的人们,走到这里,就会蹲下身来,把烟叶按到烟锅里,抽一袋旱烟,然后去干别的事情。而老得不成样子的和尚,也只能干这一样事情。

而现在的寺庙,村部早已搬出,寺庙又成了寺庙。不过,里面住的已不再是和尚,而是一位尼姑。据我所知,这位尼姑半路出家,早年,她是一位很成功商人,曾把连锁店开到了上海,但不知什么原因,却来塔寺当了尼姑。她住进寺庙后,造了一座佛塔,佛塔不在原址,而在寺庙的对面,黑色大理石镶面,上刻《金刚经》、《大悲咒》什么的,早晨和傍晚,塔影拖得老长老长,仿佛也小有气派。庙院路边的房里,请人用黄泥塑了佛像,但不知什么原因,塑得粗糙,是个半拉子工程。有尊佛像,甚至还没有塑完,手腕还是一簇稻草,看上去颇为滑稽,全没了佛像的庄严与神圣,佛像咋能弄成这样子呢?我很是费解。我原先住的上房,也塑了佛像,样子要好一些,旁边放一功德箱,很少有人往里面放钱,我放过一次,尼姑不屑,我觉得没意思,便不再放了。屋子的角落里,堆了很多印好的佛经,几车子也拉不完,这么多的经书,送与谁呢?就常常见尼姑一袋一袋搬上班车,拉到不知道的地方去。尼姑还有一个儿子,二十多岁,也一副出家人打扮,不常见。听说非典时,被当成疑似病例隔离起来,待走出隔离区,混混沌沌的,成了现在这样子。这也许是尼姑出家的原因?我不能肯定。但不管咋说,塔寺是包容的,它给这位尼姑一个精神的投宿处。

我不常见塔寺人去寺庙烧香拜佛。也说不准他们到底信不信佛、信不信神仙。说他们信吧,他们不拜佛、也不烧香,即便进了寺院,也是为别的事情去的。说他们不信,他们为何在村中修了庙宇,精心呵护,几百年香火不断。我常在心里揣摩,他们大体上是信的。但他们整天忙于农活,忙于生计,没有闲工夫烧香叩头,顶礼膜拜,但他们只要听一听钟磬之音,闻一闻香火气息,佛已坐在心头了,他们内心的不安与忐忑,就被抚平了、烫贴了,生活就有了底气。

在塔寺,还有一处地方,如今在塔寺人心里,比那塔和寺的分量轻更重些,那就是烈士陵园。烈士陵园仅有60多年的历史,1947年底,陈谢兵团140多名战士,在解放镇平、内乡时负了伤,被转移到塔寺疗养。其时政局不稳,常遭残余的袭扰。那年农历12月22日,为避偷袭,伤员们兵分几路转移,其中有16名战士转移到了距此50里外的梁氏庵村,不想,被顽匪惨杀,塔寺人闻讯,把他们的遗体抬了回来,葬在了塔寺后坡。

知情人说,其实,陵园里埋葬的烈士,塔寺人一个都不认识。这些烈士,都是无名烈士。只因喝过塔寺人熬的小米粥,吃过塔寺人煮的山芋头,塔寺人认为,他们就是塔寺人,塔寺就是他们的家,他们是塔寺养育的英雄,必须魂归故里。青山有幸埋忠骨,烈士能埋到塔寺,不仅是烈士的幸运,更是塔寺人的幸运。塔寺人为有这样一群烈士而自豪,为拥有一座烈士陵园引以为荣。每年的清明、国庆等节日,附近的学生、教师、村民,都去祭拜烈士,有时达数百上千人。但安葬烈士的地方,原是一片乱葬坟,塔寺人觉得,让烈士与孤魂野鬼相伴,愧对了烈士。1973年,村民自发兑钱,在风景秀丽的龙凤山下,为烈士修建了新的烈士陵园,还立了纪念碑,栽植了松柏。如今,松柏参天,已亭亭如盖也!60多年来,塔寺人对烈士陵园呵护有加,2001年,南召县某局扶贫工作队到塔寺扶贫,特拨2万元资金,让村民养羊,村民们却用这些钱,整修了烈士陵园,扶贫队得知时,烈士陵园已修葺一新。如今的烈士陵园,红瓦粉墙,庄严肃穆,还成了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塔寺烈士陵园,现已颇有名气,不光当地人知道,甚至远至县城的人也知道。县城里的人,特别是老军人、老干部,三三两两的,常来烈士陵园。他们进到园里,看看碑文,照照照片,然后指指点点,往往要逗留许久。塔寺人见了,很热情,甚至过去和他们拉手,再跟他们一起指指点点。我为塔寺人的所作所为而感动,曾带一位作家到塔寺,拜谒了烈士陵园,也采访了塔寺人,作家被这种绵延不绝的烈士情怀所感染,写了一篇《63年的祭奠》,登在了《北京文学》上,以表达对塔寺人的崇敬。

塔寺这个地方,要写的东西很多,但我只写了古塔、古寺和一座烈士陵园。为什么要写这些东西,我觉得这些,足以代表塔寺的过去和现在,能够展现几百年来塔寺人的精神取向。在过往的历史中,塔寺人被兵匪、天灾和人祸蹂躏,不得安宁,他们渴求佛祖和神仙的保佑,就供起来一座寺庙。而今的好日子,却不是佛祖和神仙给与的,是烈士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目睹了、亲历了,烈士陵园就成了他们心头新的“寺庙”,他们懵懵懂懂说不清这个道理,却用质朴的行动,诠释了这个道理。一座烈士陵园竖立在村头,不仅是对烈士的怀念,更是渴望美好生活的一种诉求。

梁氏庵

从塔寺进山,绕沙石河,过七七四十九次,就到了梁氏庵村。

梁氏庵村坐落在大山脚下。门前,有一座石柱峰,顾名思义,石柱峰是一个石柱,也是一座山峰,通天彻地,立在云霄,让周围的一切都生动起来,包括梁氏庵这个村庄。梁氏庵这个深山里的大村,究竟形成于何时,已无法考究。但梁氏庵庙,证明着它的历史。

梁氏庵庙在梁氏庵村后,紧挨着村子,虽然村里已没了梁姓人家,但那庙,仍在。只是,庙已不是原先的庙,是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也不过50年的历史。庙修的很小,三五人进去就显拥挤,庙内供奉的,好像也不再是佛祖,到底是什么,我也说不清楚。总之,梁氏庵庙,象征意义远大于使用价值。

今年4月,我们一行数人,去梁氏庵村调查传统村落现状,准备申报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在村支书王俊生的引导下,我们来到梁氏庵庙前。王支书介绍,当年的梁氏庵庙规模很大,气势宏伟,远近知名。但到底有多大,王支书说,眼前看到的这些地方,都是庙院,我们站的地方,是庙门。见我们将信将疑,王支书指着周围住户的墙脚石说,那石条都是从庙里挖出来的。果真,一些一丈多长,一尺多厚的石条,打造的很规整、很光滑,不似农户通常的墙脚石,仿佛证明着王支书的说法。但深山一个五六百口人的村子,能供得起如此规模的一座庙吗?我不敢苟同。近读一篇文章,解释庙和庵的问题:小庙为庵,大庙为寺。并不是现在理解的“庵为尼庵,寺为僧寺”。我豁然开朗。俺们这里,有瓜庵、草庵、蚕坡庵,甚至诸葛亮庵,虽不是庙,皆指不大的房舍。据此,梁氏庵庙即便有些规模,也不会太大。王支书说的,是空穴来风,不可信的。

这座当地知名的庙宇,又因何被毁了呢?据传:明末清初时,这里的香火还很兴旺,但庙里的和尚已经变坏了,欺男霸女,强占民田,百姓却敢怒不敢言。恰逢李自成义军从此经过,有人悄悄告发了和尚,李自成一怒之下,杀了和尚,拆了庙宇,梁氏庵自此破败。后虽多次修建,都是临时性小庙。当时,我还疑问:梁氏庵明明是一座庵,住的应是尼姑,哪来的恶和尚?当知道庵为小庙后,疑惑迎刃而解,梁氏庵原本住的就是和尚。

我写梁氏庵传统村落调查报告时,描述梁氏庵是这样形成的:梁氏庵原本是一座知名的寺庙,善男信女前来进香,道阻且长,来去不便,滞留于此,逐渐形成村落。现在想想,这种说法恐怕有问题。没有人的存在,哪来的寺庙?寺庙的价值又何以体现?“深山藏古寺”的背后,肯定有一个村庄为依托。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梁氏庵村落形成后,为给孤寂的心灵建个温暖的“家”,由梁姓人家出资,兴建了这座寺庙。或者是,这座寺庙建成后,由姓梁的和尚主持,这座庙叫梁氏庵。

在梁氏庵考察,我发现,梁氏庵村不仅梁氏庵一座庙宇。只是,其它的庙宇,都不知名罢了。村西500米的路边,有一座土地庙,仅两米见方,高约1米,完全是袖珍型的,用水泥砖搭建,房顶是石棉瓦,墙上刷了红漆,很经意的样子。里边是一位矮小的土地爷,用铁丝网罩了,生怕土地爷跑掉似的。据我所知,村里的人一旦死去,是要找土地爷上户口的。上了户口,阴间的各项活动要参加,各种福利要享受,并接受土地爷的管理。土地爷,是一个村庄不可或缺的神仙。土地庙往西的进山入口处,有一座山神庙,超小,陶质的,宽有60公分,高有40公分,其上青苔斑斑,老态龙钟。王支书说,这座可随身携带的小庙,是村上王姓的祖先带来的,至少500年历史。一尊瓷质的山神爷立在里面,脖子以上被低矮的小庙遮挡,永远看不清他的表情。但这不打紧,上山种地、砍柴、挖药的人们,只要拜一拜山神爷,心里就踏实了,不需要山神爷过多的表情。梁氏庵村南2里许,有一座火神庙,原有二进的宅子,全是青砖瓦房。可惜,时,山外人把庙拆了,用庙上的建材修了学校。现在,这里瓦砾遍地,只剩了一通石碑,石碑上字迹模糊,仅能看出“火神庙”等字,落款是嘉靖某年某月某日,中文数字太易风化,看不清了。王支书说:他小时候,常在此看戏,院里有三棵大柳树,几人都抱不着。如今,大柳树早已不在,火神庙对面的戏台也变成了土堆,不知道的人,根本看不出那是戏台。山里人敬重火神,唱戏前,都要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

在梁氏庵,除了寺庙,还有不少古迹。比如,村里百年的瓦房,房脊似一条巨龙,两端,有神秘的陶塑。随行的文物工作者说:那叫“吻”。我初次听说,印象深刻。村中,遗弃很多古磨盘、古碾盘。有些,还被垒进石墙中。梁氏庵村子不大,为何有这么多石磨和石碾?是我心中无法解开的一个谜。进村路口处,有块竖起的花岗岩石头,上刻“粮食川”三个字。“粮食川”即“梁氏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梁氏庵人战天斗地,劈山引水,大造梯田,并期盼年年丰收,就根据“梁氏庵”的谐音,把村名“梁氏庵”改为了“粮食川”。我觉得,改得还算恰如其分,只是,那悠远的文化气息却被改丢了。当然,我的注意力不在“粮食川”这几个字上,而在支撑这块花岗岩的底座上。那是由一块方方正正的石头锻造的,它的前面,有一幅浅浮雕,雕刻了一朵盛开的莲花,这莲花,雍容华贵,纯洁高雅,不似出自一般工匠之手。左右两边,一边也是莲花,而形态迥异。另一边,是个莲朵,一点开放的痕迹都没有,就那么孤傲地挺立着,细看,又好像一颗饱满的心脏,一颗跳动的心脏,一颗迸发生命活力的心脏,在这顽石之上,跳动了几百年,仿佛仍能听到“咚咚”的心音。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流连许久,品咂许久,不愿离去。王支书说:这是从梁氏庵寺庙上运来的碑座。这块石头,纠正了我的一些看法,梁氏庵果真不是一座一般的庙宇,它是有一定的规模和档次的。

在村旁,有一处休闲“公园”,“公园”边上,一块奇异的石刻吸引了我。梁氏庵群众把这块石头称之为“棋盘石”,但我越看越不像棋盘。这块石头40公分高,60公分宽,中间是纵横的方格,而方格上,竟有一条横线是不通的,这根本就成不了棋盘。而“棋盘”外的装饰图案,我觉得别有深意。上面,有一个半圆的图案,周围是些放射线,左边,是一只活灵活现的兔子,有长长的耳朵,三瓣的嘴巴,俯卧“棋盘”边上。最下面,两条横线间,是斜折的线条。右边我有些看不懂,是些草叶什么的东西,并有一条较长的不规则线条延续到石块的边缘,而棋盘四角,各有一条长长的曲线,似藤蔓植物的卷须。这幅神秘图案,让我感觉非同一般。就问王支书,这块石刻是从哪里来的?王支书说:是从梁氏庵庙院里挖出的。我审视许久,终有所悟。

最上面的那个半圆和放射状线,肯定是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从而联想开去,而那个俯卧的兔子,不就是个玉兔,代表着月亮吗?最下面那两横及其间的对折线条,则表示是一座座山峰和奔腾的河流,右边比较凌乱的部分,可能是闪电雷鸣和茫茫荒野,四角上的卷须,一看就是卷云纹,代表着云彩。棋盘中间这纵横交错的地方,是整个石刻的主要部分,肯定是辽阔田野了!田野块块相连,看上去,不就像一个大棋盘嘛!整个图案我们可以解读为:有这样一片辽阔的田野,田野上,太阳普照、星月皎洁,有山川拱卫、河流奔腾,有白云悠悠、电闪雷鸣。这样的田野,风调雨顺、稼禾茂密、年年丰收。把这样的田野镌刻到石头上,抬到寺庙里,呈现到佛祖面前,他们的愿望再明白不过了,让佛祖保佑,使他们拥有这样的一片神奇的田野吧!

梁氏庵是一个神仙聚居的村庄。愿诸神保佑梁氏庵,让他们的生活更幸福更美满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