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实训课上的应用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实训课上的应用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教与学的关系是历代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的核心问题,教学模式经历了教授、演示到讨论的发展过程。本文在多年软件技术专业实训课的教学与实践的基础上,对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总结和提升,形成了探究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在实训课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同类课程建设具有积极引导意义和实际借鉴作用。

[关键词]探究 教学模式 实训课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就在课堂。一个学校教育教学成功与否也关键看课堂教学。高职课堂教学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探索,尽管已经改善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并没有对整个教学改革带来较大的突破。主要原因在于,某些教学改革只侧重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而忽略了教学模式的改革, 并没有完全改变以单向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甚至混淆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承认的是,已有的改革措施确实是很需要的,从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整个教育教学改革前进的步伐。但是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这类改革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个更为根本性的改革,这就是教学模式的改革。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思维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3-4],根据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教会学生学会如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要务。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授课教师不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直接讲授给学生,而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制定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实施计划,提出一些符合实际的且极富思考价值的问题,借此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类比、分析、实践、归纳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职实训课授课过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次有益的偿试,教师和学生积极对话、广泛参与、深度互动、合作探究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的方式,在愉快的氛围中、友好的环境中亲身体验知识的探究过程,形成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解决科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的另外一个角色是企业导师,通过示范、引领、激励等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活动的开展,把握探究的广度和深度,按照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评价探究的结果。学生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的另外一个角色是课堂的主人,根据教师设置好的条件,明确任务,大胆创新,得出待探究问题的结果。因此,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平等参与的互助活动,充分凝聚了双方的智慧,达到了知识提升和迁移的目的,使学生知识结构、理论深度、职业技能、团队意识得到持续优化。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1)创设问题情境,激趣生疑发现问题

问题情境来源于企业的真实案例或者与企业专家共同研究确定的项目,创设的问题情境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比较强烈的情感共鸣,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

(2)明确任务,问题探究

学习内容来源于企业的真实项目,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按工作过程将企业项目分解为小的工作任务作为工作与学习的对象,每个项目小组承担一个或多个任务,同时工作任务中的工作对象、方法、工具、要求、劳动组织、成果等要素则作为教学内容,要善于点拨、诱导,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启发、激励,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勇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提出问题,进一步激化其思想,激活学生的创新灵感。

(3)教师引导、合作协商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的作用,通过任务单、问题答案、实施计划、开发文档、自评意见、评审意见、优化方案等要素对教学活动进行控制。

(4)自我反思即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不要求系统和全面,关键在于通过评价达到诱发化学思维、优化思维过程,增强思维监控能力,从而提高思维水平。

(5)整合内化、迁移发展

教师要组织学生将探索的新知识、新方法同化或顺应于原有的认知图式之中并应用于实践,使其能在新情境下再运用,即进行变式训练,将结论迁移运用于不同的场合。

四、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总结与展望

探究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放弃权威式的教育和管理,推行民主式的教育与管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它更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的情感态度、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意识等综合因素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都能得到较充分的发挥,因而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有利于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创新人材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教司.教学相长—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基础知识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王朝庄.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应解决的五个基本问题[J]. 教育与职业,2005,(35).

[3]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 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 唐智松,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