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度儿科门诊处方用药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度儿科门诊处方用药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通过对我院2007年儿科门诊处方的抽查和计算机数据的汇总分析,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患者用药的基本情况。方法:从院计算机中心调取2007年度儿科门诊药品销售数量并计算DDDs值;抽取2 000张门诊处方逐一审查,结合诊断分析用药合理性,并对照患儿体重、年龄核对药品剂量。结果:静脉给药及抗菌药物使用比例较高。结论:在药物遴选及用药剂量上尚需严谨着实。

[关键词] 抗菌药物;药品剂量;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1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c)-110-02

为了解我院儿科门诊的用药情况,调查分析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从院数据库调取2007全年药品销售数据(限儿科门诊)并随机抽查2 000张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计算2007年儿科门诊药品销售数据,按DDDs值排序,汇总出高使用频率的前20位药品以及前10位抗菌药物,分析儿科门诊目前用药特点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随机抽查2 000张处方,查诊断,对剂量,统计不合理用药情况及注射剂、抗菌药物应用比例。

2 结果

DDDs值排名前10名均为注射剂,抽取处方中,大输液处方有1 362张,占68.1%,且连续3组液体治疗的有1 400张,占大输液处方的70.1%。抗菌药物DDDs值排名前10名中三代头孢占7种,抽取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为1 346张,占67.3%。不合理用药有157张,占7.85%,集中表现在4个方面,见表1~3。

3 讨论

3.1大输液使用频率过高

表1所列高频率使用的药品多为注射剂,显示儿科门诊静脉给药比例很高。儿科患者多属急症就诊,幼儿口服给药困难,起效慢,感染得不到控制将有病情迅速恶化的危险等,这些都是使得儿科较其他科室静脉给药比率高的原因,但是,大输液的不溶性微粒对患儿都是潜在的危害。统计数据显示,连续三组液体序贯治疗的处方占静脉给药处方的70.1%,其中常用的喜炎平、莲必治、细辛脑等中药的有效成分提取制剂非单一组分,多组液体接瓶治疗时共用同一输液器,前后组输液药物之间也可能会出现配伍问题,增加了产生超标大输液不溶性微粒的风险,且中药注射液在发挥其独特的抗炎疗效的同时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也屡见不鲜。因此医师开处方时应严格遵守药物使用基本原则,依据病情,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多使用口服给药,避免不必要的静脉给药,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避免药害发生。

3.2抗菌药物高频率使用

抽查处方的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高于卫生部要求。表2所列10种抗生素中以三代头孢居多,其中还有四代头孢――头孢匹胺,进一步提醒大面积的使用限制性抗菌药物可能引发细菌耐药性问题。儿科常见疾病如支气管炎、腹泻多为病毒引起,不需用抗菌药物。然而多组液体处方多为以下组合:抗菌药物+中药提取制剂(如喜炎平、莲必治)或抗病毒西药(如更昔洛韦、利巴韦林)+化痰药物(如细辛脑、盐酸氨溴索),大量的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物联用提示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过多。

3.3不合理用药情况多见

处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3.1 抗菌药物选择不当 例如:1岁零2个月小儿,诊断为气管炎,选用头孢匹胺。参考书均未提及该药,仅在说明书中涉及儿童剂量且注明:早产儿、新生儿的安全性尚未确定。不符合指导书中推荐病原菌未明确前的经验性治疗药物。另有一小儿一岁半,诊断为扁桃体炎,选用阿奇霉素,指导书提到:2岁以下儿童治疗咽炎/扁桃体炎慎用,小儿扁桃体炎主要病因是病毒,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细菌性感染首选青霉素G,非支原体感染不考虑阿奇霉素。处方未注明支原体感染,显然不妥。

3.3.2 抗病毒药物选择不当 表1中两种药物引人注目:更昔洛韦、金刚乙胺。不仅是疱疹性咽峡炎,其他的上呼吸道感染,例如支气管炎、肺炎也使用了更昔洛韦。查参考书:更昔洛韦适用于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性病毒感染,免疫缺陷者并发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及器官移植胸腺肽者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对不满12岁的儿童,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用药。上呼吸道感染多为RNA病毒,抗病毒谱不一致。金刚乙胺仅对甲型流感有效,其广泛使用的意义有待考证。

3.3.3 剂量不准确 例如:有体重10 kg的小儿气管炎使用头孢匹胺1.0 g,qd,对照头孢匹胺说明书中:儿童常用剂量为每日30~80 mg/kg,分2~3次静注/静滴,剂量偏大。另有一小儿2岁零2个月,15 kg,支气管炎,应用头孢西丁1.0 g,qd,对照《新编儿科药物学》中2岁以上儿童每日80~160 mg/kg,剂量偏小。同龄抽查中发现同龄、同体重、同病情的患儿处方剂量上相差不少,分析原因,一方面是许多药物特别是抗菌药物治疗量的范围较宽,各医师惯用的剂量标准不一;另一方面由于相近相似药品众多,剂量和使用方法易混淆,有记忆错误和笔误的可能。建议医院从实际出发制订细化的统一剂量标准。

3.3.4 年龄禁忌问题 例如:审方时曾发现一名2岁小儿处方以司他司汀,该药说明书上明示4岁以下儿童禁用,药师及时联系医师避免了错误的发生。另外所抽查处方中发现头孢地嗪有不少使用,查资料,参考书均未收录其儿童用药问题,说明书注明:儿童中使用本品尚无临床经验。虽其他途径有报道其有免疫调节作用,在儿科有应用,但说明该药临床资料有限,在门诊使用显然安全性欠佳。

3.3.5其他问题 诊断与用药不相符,例如:2岁小儿,诊断为“腿痛”,选用药物为复方头孢克洛颗粒、阿司匹林。处方未确认是感染性疾病而使用了抗菌药物,是用药不当或是书写不规范?令人疑惑。胸腺肽的使用频率较高,也有1岁内婴儿使用的情况。查参考书儿童剂量为每日1 mg/kg,每周2~3次。处方中多见20 mg,ivgtt,qd,连用3 d,未见参照体重剂量有所调整,有使用过滥之嫌。

综上所述,儿科处方存在着较多问题,建议医院组织人员遵照《抗菌药物的指导原则》制订本院的《儿科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手册,根据实际情况,以我院的《处方集》为基础,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编纂:常见病的推荐药物品种(首选和次选药物),统一的剂量标准、使用方法,慎用和禁用范围。儿科门诊工作量大,压力重,作为药学工作者应加强业务学习,帮助医师在繁忙的诊疗工作中把好处方关,避免因疏漏给患者造成不应发生的伤害。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万瑞香,隋忠国,李自普.新编儿科药物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儿科药学专业组).抗菌药物儿科临床合理应用指导[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收稿日期:2008-05-0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