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跟着潮流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跟着潮流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NOVO Mania

《中国纺织》:这个展是第一次在中国举办,这个创意是谁的?是您的还是ALAN……

方刚:是我儿子的。

《中国纺织》:您看过后有何感受?

方刚:与一般展览会比较,我觉得NOV0Mania档次比较高。我们希望中国消费者无需到国外去就能买到这些牌子。今天的中国大陆市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巨大市场。虽然说世界顶级的那些品牌已纷纷进来,但那些品质好的、风格好的时尚品牌并未完全进入。这些品牌有的显然对中国市场很有兴趣,却不敢进入。基于NOV0的良好基础,我们可以邀请来主流的百货公司。我觉得我们这个展会是一个能够做到生意的展会。

《中国纺织》:这个展会里的品牌是否代表着TOPPY(方刚先生创立的公司,现经营5个自主品牌)本身的风格呢?

方刚: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方向。NOVO(即TOPPY旗下的从事国际品牌中国市场运营的公司,非NOVOMania展会)是一个新的方向……

《中国纺织》:NOVO已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方刚:7年,大多是一些比较潮流的年轻品牌。而TOPPY的Episode、Jessica显然是不同的风格。虽然说Jessica作为母体公司支持这个展会,但Jessica显然与NOVO Mania的其他品牌不太适应。

关于自主品牌

《中国纺织》:中国大陆把自己创建的品牌称为自主品牌,TOPPY现在有几个自主品牌?

方刚:我们自主品牌一共有5个。包括Episode、Jessica、Colourl8、Weekend&Workshop和WW,COM。

《中国纺织》:我以前在中国许多城市、比如广州看到Episode、lessl’ga在同一家店内,为何不开独立店作市场区隔呢?

方刚:有的有独立店。但有的商场位置比较紧张,所以有时会一起入住同一家商场。

《中国纺织》:那这两个品牌有何区别?

方刚:Episode适合行政人员穿着,Jessica则比较时尚潮流、适合那些已婚女士。

《中国纺织》:您的这些品牌是何时创立的?

方刚:1976年(创建的第一个品牌是Jessica)。

《中国纺织》:我们知道今天的香港服装业与1970年代有很大不同,能否谈谈您那时做自主品牌的意图?

方刚:1970年代香港制造业还比较发达,我们也一直是从事制造业出口。那时总是剩余一些布头布尾不知如何处理,于是就想着用来做个自己的牌子吧。

《中国纺织》:您是何时从事工厂业务?

方刚:1971年。

《中国纺织》:香港好像您这样从制造、贸易转型自主品牌的企业大概有多少?

方刚:我想大公司都是这么做的,起码有十几家吧。

《中国纺织》:那又怎么会想起做品牌业务呢?

方刚:哦,那是2002年那一年,我的一位朋友,就是MISS SEXTY的CEO主动来问我是否愿意做他们的牌子。我当时因为不熟悉潮流,也就没当回事。但是回到家里说起这件事情时,我儿子说爸爸这是个很好的牌子呢,于是他就去做了。后来就越做越大了。

《中国纺织》:现在这两块业务哪个大?

方刚:现在已经差不多了。但我想将来NOVO的前景会超过TOPPY。

《中国纺织》:能否问问TOPPY的五个自主品牌有多大营业额?

方刚:差不多30亿港元。

《中国纺织》:我们知道香港面临过重要的转型。尤其是80年代的制造业大规模倒闭与外迁。后来我们发现有两个转型方向,一个是您现在做的品牌,一个是发展国际贸易,比如利丰。现在看来,您对这两个方向有何评价?哪种方向会比较符合香港服装业的未来?

方刚:就贸易来说,现在已很难做到一个新的利丰了。他们已经把几乎所有的美国客户都做完了,也把其他的贸易公司都吃掉了,连沃尔玛都发现自己设立采购办事处还不如委托他采购来得便宜。而品牌业务却因为市场消费的丰富多变而更具有广阔的空间,一家公司不可能做了整个市场。

《中国纺织》:您这么说是否意味着您的业务模式更具有普适性效应?

方刚:应该是的。品牌可以很多。

关于香港竞争力

《中国纺织》:香港和台湾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两个都是小岛、都在同一时期发展、都依托大陆……但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去年在台湾采访的时候发现他们的制造业很具国际竞争力,但国际化又不如香港。您怎么看?

方刚:是的。香港当年转型时能够不断捕捉潮流,融入国际。这一点台湾不如香港的国际市场广阔。但台湾制造业还能生存,是因为他们纤维业务比较多,他们以前有很多化工厂基础,所以能不断研发,纤维、布料做得比香港好,而香港却没有科研。

《中国纺织》:为何香港不能做化工呢?

方刚:台湾五、六十年代时,当时蒋经国手下有个经济部长李国鼎眼光很好,大力发展电子科技等产业,所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香港则偏向了设计、物流等方面。

《中国纺织》:但为何香立设计师品牌却发展得不怎么好?

方刚:一个设计师总是能力有限。像我们品牌公司可以不断聘请很多新设计师,一个设计总监带很多个设计师,这样就能保持新的思维。

《中国纺织》:但这一点来说可能中国大陆就不以为然了,大陆有一批设计师发展得还不错,好几个设计师品牌都发展到几百家店的规模了。

方刚:这可能是中国设计师更了解中国文化,再加上中国市场很大的原因吧。

《中国纺织》:随着香港制造业的衰退,你们工厂是何时外迁大陆的?

方刚:大概16、7年前吧。其实严格说来不算什么衰退。因为香港的工厂迁移到中国大陆、越南、印度等国,但老板还是香港人。香港人控制的服装制造业并没有衰退,算起来产量与销售额反而更大了。从这个角度来说,香港服装产业是成功的。主要是有赖于香港政策的成功,如香港奉行低税制;法制透明度高;金融自由,资金可以自由出入。

关于自我

《中国纺织》:您是否参与了政府产业规划?

方刚:是的,我一直比较多地参与政府的一些政策咨询。现在还担任了香港贸发局的纺织服装咨询委员会(TDC Textile GarmentAdvisory Committee)主席一职。每年参与运作的HONGKONG Fashion Week,我是主席。

《中国纺织》:香港时装节?

方刚:对。不过我看我们的NOVO Mania比香港贸发局的香港时装节的档次要高。他们在大陆做的都不如我们的品牌。

《中国纺织》:是的,香港时尚荟萃以前都是独立承办,现在都合并到北京服装展了。

方刚:你说的是CHIC?我觉得CHIC里的贸发局展团参展商很多,但定位不清晰,走到疲惫都不知道看什么。不如我们NOVOMania能够立即做成生意。

《中国纺织》:纺织服装咨询委员会有些什么业务内容,除了运作时装节以外?

方刚:我们还承担了与美欧日的纺织品贸易摩擦协调、包括协助发展大陆市场等。

《中国纺织》:你们有没有计划以后做一个高端的一线品牌?

方刚:没有。我们觉得价钱这么高整个中国也开不了几家店。而我们现在这些比较普及的品牌可以轻易做几百家店。

《中国纺织》:您从进入职场开始就从事服装业,后来一直没有离开过吗?

方刚:是的,做了一辈子。不熟不做嘛。

《中国纺织》:方便问问您今年多大吗?

方刚:65岁了。哈哈,我是1970年就开始做服装的。

《中国纺织》:看来您的第二代比较成功呢。

方刚:没有。呵呵……

《中国纺织》:香港其他企业的第二代现象多不多?

方刚:我想都挺多的。我们都纷纷逐渐老了。

《中国纺织》:呵呵,那么回首您这一世服装缘,有何感想?

方刚:我觉得挺好,一开始刚刚回来做,香港全部都是制造业。我看到整个行业转移了,跟着后来看到香港发展服务性行业。于是我们开始自主品牌、品牌,甚至有的我们会帮其开些百货公司……经历了不停转变,我觉得要不断跟着潮流走。

《中国纺织》:所以从您的经验看来一个人需要勇于挑战自我,不断实现转型。

方刚:是啊,如果食古不化的话就会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