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肿瘤疼痛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临床疗效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肿瘤疼痛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临床疗效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对心理干预在缓解肿瘤患者疼痛方面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 将我院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并两组患者的疼痛强度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疼痛强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

关键词:肿瘤疼痛;心理干预;疼痛强度;临床效果

肿瘤患者在患病期间由于肿瘤会压迫患者器官组织或神经而使得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疼痛,而强烈的疼痛对患者生活和舒适度造成了很大影响,同时也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因而有必要采取一定的镇痛措施对患者疼痛进行缓解治疗。本文主要对心理干预镇痛在缓解患者肿瘤疼痛方面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0年4月~2012年8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肿瘤患者共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为34~71岁,平均为(52.5±18.5)岁;其中胃癌患者有11例,肝癌15例,肺癌13例,乳腺癌12例,胰腺癌1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3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癌症类型以及疼痛程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肿瘤治疗和护理,包括药物治疗、药物镇痛、基础护理以及放射治疗护理等。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①与患者建立良好信任关系,在实施干预前首先要对患者的病情、个性以及疼痛所引起的不良心理状况进行掌握,并通过护患沟通和人文关怀等措施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并向患者详细讲解整个心理干预的过程和步骤,以取得患者对心理干预的配合;②实施干预,主要对患者进行认知干预和行为干预,其中认知干预是通过改变患者对疼痛的认知来提高患者对疼痛的阈限,以达到减轻患者疼痛的目的。具体操作是:①向患者详细讲解社会因素对疼痛的影响,包括情绪、个人性格以及等都会对患者的疼痛认知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患者对疼痛的感受阈限,因而患者应该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认知,正确对待疼痛,使对疼痛的阈限得到提升。②向患者介绍肿瘤镇痛的几种方法,并对药物镇痛、心理镇痛等方法的利弊进行比较,让患者意识到心理干预镇痛能够减少镇痛药物的摄入,从而改善患者的生理状况,增强治疗效果。③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自己对疼痛进行评价,通过患者自己对疼痛进行口述表达,一方面能够缓解因疼痛带来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另一方面也能够让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患者的疼痛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镇痛措施。而行为干预则主要是让患者学会应用放松方法来缓解疼痛,护理人员要将放松治疗方法教给患者,以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达到治疗疼痛的目的。同时行为干预还可通过让患者养成运动锻炼习惯和培养兴趣爱好等,让患者从过度担心肿瘤疾病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调整患者消极悲观的心理状态,让患者能够以积极平静的心态来接受肿瘤治疗。

1.3效果评价 采用NRS疼痛评价量表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强度进行评分,其中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变化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强度数据进行SPSS11.0统计分析,并通过t检验对两组数据间的差异显著性进行检验,其中P

2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的疼痛强度分别是:常规组患者NRS平均得分为(6.1±0.4)分,干预组患者NRS平均得分为(5.9±0.6)分。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NRS得分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实施护理干预6个月后,常规组患者的NRS平均得分为(4.7±0.2)分,干预组患者NRS平均得分为(3.3±0.6)分。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和常规组患者的疼痛强度均明显下降,P

3讨论

肿瘤患者的疼痛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肿瘤本身对周围器官和神经的影响以及压迫造成疼痛,以及肿瘤疾病所引起的其他并发症而带来的疼痛,而另一方面是治疗肿瘤过程中的疼痛,包括手术切口疼痛,化疗、放疗等带来的疼痛[1]。肿瘤疼痛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会造成巨大影响,从而影响患者的疾病恢复和治疗效果,使病程延长,生存质量下降,因而必须采取一定镇痛措施对肿瘤患者的疼痛进行控制。常见的镇痛措施主要有药物镇痛、物理镇痛以及心理镇痛等。本文主要对心理干预措施在缓解肿瘤疼痛方面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之后其疼痛强度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且接受心理干预的患者疼痛强度的下降幅度比常规组更明显,这说明通过常规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强度,而这其中主要是由于为患者使用了镇痛药物进行镇痛,使得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后疼痛强度降低,而干预组与常规组在干预后疼痛强度比较上具有明显差异,这说明心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强度,缓解肿瘤疾病和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疼痛。

心理干预措施通过让患者认识到心理因素对疼痛的影响,而减少了心因性疼痛的出现。其中心理因素对疼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会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感受阈限[2],扩大患者对疼痛的感受性,增强疼痛敏感性。在肿瘤疼痛中有很多患者是心因性疼痛,因而心理干预措施也是从心理因素入手,对患者的认知进行干预,让患者形成对疼痛的正确认识[3]。同时,通过心理干预还能够将患者从肿瘤癌症的消极悲观状态中解放出来,将患者对自身疼痛的关注转移到其他方面,从而提高患者对疼痛的感受阈限,以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且在认知干预方面,通过让患者按照疼痛强度对自身的疼痛感受进行主述,能够逐渐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消除或缓解身心症状。同时,通过行为干预,不仅能够让患者掌握减轻疼痛的放松方法,而且通过加强锻炼和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能够调整患者的身心状态,有利于巩固癌症治疗的效果,减少放射治疗的次数,从而减少了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疼痛。在本次研究中,干预组患者在疼痛强度在干预后平均降到4分以下,这说明心理干预在治疗肿瘤疼痛方面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肿瘤患者的疼痛强度,缓解和减轻癌症带来的疼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树青.俱乐部形式心理干预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肿瘤术前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2,34(10):1574-1575.

[2]韩磊.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及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2,12(5):506-509.

[3]宋应明.心理干预对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6):478-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