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人性假设角度看我国高校人才的流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人性假设角度看我国高校人才的流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人才流动是人才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高校作为大量优秀人才的聚集地,其流动性必然存在。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人才流动的原因,了解人才流动的内在诉求,从而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进而提高高校的竞争力。

关键词: 人性假设 高校人才流动 人才流动机制

人才是指受过专业教育或培训从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并且能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人才的去向问题,构成了人才的流动。人才合理有序的流动,反映出知识社会的本质,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体现。高校中的人才,属于层级较高的人才,他们掌握大量的知识和先进的技术,他们的流动,将对高校产生重要影响。改革开放前,由于计划经济的存在,高校人才流动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引入和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使得高校人才流动大量出现,但是如何流动才能促进高校的发展,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高校人才是人力资源,那他必然有人的特性,从人性的角度出发理解人,有助于发现人才流动的内在诉求,从而建立起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

一、“经济人”假设下的人才流动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欲,工作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美国组织心理学家沙因认为“经济人”的特征有:(1)人是由经济诱因引发工作动机的,并为了谋求最大的经济利益而行动、工作。(2)经济诱因在组织控制之下,人是被动地接受组织的操纵、激发和控制而工作的。(3)人的感情是非理性的,因此必须加以防范,必须善于干涉他所追求的私欲。(4)组织设计与管理必须设法控制个人的情感[1]。

不同的人因其需要的不同而对事物产生不同的认识,人的价值体现在其对理想及对事物的追求层次上。人力资源本质上还是人,人首先是作为自然人而存在,从而有他的自然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肉体的个人是我们的‘人’的真正的基础,真正的出发点。”[2]“任何个人如果不是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3]任何个人都会因受这个自然属性的制约而产“趋利”和“利己”的本能。在需求层次理论里,人的这种自然属性可以理解为最低层次的需求,即基本的生理需求。高校的人才包括教师、科研人员等,都是经过较大资本投入的稀缺人力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人才个人将对资本产出有较高的要求,而且人才层次越高,这种需求也越高。在这种“利己”的驱动下,高校人才将以经济因素作为流动的内在动力。当一所高校无法满足其利益最大化的需求时,他将会选择流向工资待遇更好的高校。国外的研究也表明,70%―80%的个人流动是由于经济原因,并且受教育程度越高流动的可能性越大。

二、“社会人”假设下的人才流动

社会人是与“自然人”相对的概念。“社会人”的人性假设,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基于“霍桑试验”提出来的,他的理论基础是人系关系学说。社会人假设认为人具有社会性的需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组织的归属感比经济报酬更能激励人的行为。“社会人”不仅有追求收入的动机和需求,他在生活工作中还需要得到友谊、安全、尊重和归属等。“社会人”的特征主要包括:(1)人类的工作要以社会需要为主要动机,经过适应同事间的交往可以满足社会需要。(2)工业革命与工业合理化的结果分工太细,使工作本身变得单调而无意义,因此必须从工作的社会关系中寻求意义。(3)人们对其所在团体的社会交往因素的反应,远比对诱因(即奖酬和控制)管理的反应要强烈。(4)人们希望管理人员能满足自己的社会需要[4]。

社会是由许许多多的人组成的,作为组成社会的个体人来说,他必然具备社会性,马克思认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存在的基础。”[5]这也就是说“个人是社会存在物”[6]。艾森伯格等人在2003年运用典型游戏对“自我”被排斥在社会交往之外的个体脑部活动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当受试者被其他游戏者排斥在社会活动之外时,他们会产生‘痛苦’,这类痛苦在我们是孩子的时候经常发生”,所以,人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从需求角度出发,人的需求除了自然需求外,还必然有社会需求,这种社会需求可以理解为工作内外的位于员工之上、之下与周围的人理解和认可。高校是一个组织,当人才处于该组织内时,人才之间、人才与组织之间必然会产生各种关系。当然,这些关系可以是“信任”、“微妙性”和“亲密性”。当个人在组织中无法获得这种“信任”、“亲密性”等社会需要时,他们就会感到孤独,从而无法正常工作。为了能重新获得社会需要,他们必然选择流动到一个新的组织以便能获得这种需要。

三、“复杂人”假设下的人才流动

“复杂人”假设是美国组织心理学家沙因基于“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种理论的实质是要求工作、组织、个人三者有最佳配合,其基本含义是:(1)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随着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每个人的需要都各不相同,需要的层次也因人而异。(2)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它们会发生相互作用并结合为统一整体,形成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3)人在组织中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4)一个人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工作,会产生不同的需要。(5)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对于不同的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没有一套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和任何个人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7]

“复杂人”的假说综合了前面两种人性假说的观点,认为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这些需求包括经济需求,社会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等,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需求,同一个人也会因为一些条件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需求。在高校中,当组织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满足人才的某一种需求或者当前需求时,他都有流动的可能性。另外,人的需要会和动机结合,形成复杂的动机模式、价值观念。每个人才选择工作时都会有自己的动机和价值,他会对高校的环境进行对比,当其动机模式及价值观念与高校相矛盾时,他就会流动。最后,人的需求是具有层次的,低一级的层次满足后会有高一级的层次出现,当高校无法满足其更高的要求时,人才就会选择流动。

四、“自我实现人”人性假设

“自我实现人”的假设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由马斯洛、阿基里斯、麦格雷戈等人提出的。这种假设认为;人有好逸恶劳的天性,人的潜力要充分挖掘,才能得以发挥,人才能感受到最大的满足。“自我实现人”的基本特点有:(1)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如果环境条件有利,工作如同游戏或休息一样自然。(2)控制和惩罚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方法。人们在执行任务中能够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3)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人不仅会接受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责任。(4)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一般人的潜力只利用了一部分。

为什么在这要提到自我实现人呢?因为高校是一个区别于一般组织的一个特殊的组织,与一般的组织而言其特殊性在于人才的高层次性和学术性。什么是高校?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从组成的人员来说,高校是一个以教师为主体的组织。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就具有特殊性,因为他们的“产品”是人,是学生,这就注定了教师职业具有高尚性。人才选择流入高校,就是因为高校有一种良好的价值观,一种唤起高校中的每一个人努力去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动力源。当这种动力源不足时,人才就会选择离开去寻找一个更好的高校或者工作环境。这种“自我实现”的人性是具备生存的条件,其集中表现为高校的教研人员为了学术而孜孜不倦地奋斗。

五、结语

“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自我实现人”这些人性假设都有其局限性,但是每一个假设都是对人性的一个阶段性的认识,都从某一个方面揭示了人类发展的一些规律:“经济人”假设让我们了解到,经济因素是一个人的最根本的需求,只有这个满足后,才会有其他的需求;“社会人”假设证实了人的社会性,社会交往需求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需求;“复杂人”假设则验证了人的动态性,要求我们用动态的眼光对待人;“自我实现人”则证实了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在高校里的表现是最强烈的。综合这几种人性假设,从几种角度出发,有利于我们对人才流动的原因做出合理的判断,从而改善相关制度环境,促进高校人才的合理健康流动。

参考文献:

[1][4][7]沙因.组织心理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7:114-11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86.

[5][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24,78-79,53.

(作者系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