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今天我还学生“自主”了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今天我还学生“自主”了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笔者一直认为自己有着这样的理念,并一直为之努力实践着。可是上了《麻雀》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只是在“挂羊头卖狗肉”罢了,之后对“自主学习”进行深刻的思考、分析并总结出如下观点。

一、更新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理念老师们都是熟知的,可是“了解”和“更新”是不同的概念,“更新”理念要求教师以新理念作为自己教学实践的理论依据。

不久前我上了《麻雀》一课,文本所表达的是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所表现出的爱,那份爱强大、无畏、可敬……第一次试教时,我把这份“爱”放到了最后揭示。可是第一次试教失败了,学生的状态不对。下课后,我问学生:“你们觉得哪里让你们难以接受?”学生说其实他们在上课之前都知道这是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可是老师为什么要在最后才说出来呢?还以为自己理解错了呢,上课都不敢举手了。学生被我的故弄玄虚搞迷糊了,我明白了我没有还学生“自”。

那天上公开课,我在教学进行到10分钟时就问学生:“‘一种强大的力量’,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你认为是什么?”全班学生毫不犹豫地说:“爱!”我再让学生深入读课文找句子或词语,体会“爱是 ”,从而深刻地领悟那份爱的真谛是什么,这才是这节课他们要在文字与思想的碰撞中要领悟的,而不是仅仅为了肤浅地揭示“这是爱”。

许多听课老师也十分愕然,认为把“爱”字揭示得太早了,应当放在最后再讲出来。他们和当初的我一样,只是关注了自己的教学思路,而没有想到这是学生的天地,他们有自。细想一下,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他们学了多少有关“爱”的文章,如果连这一点他们都不知道,那才是教学的大败笔。

二、提升教学素养

曾听说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情,某老师上大型公开课《江雪》,上课伊始就问学生:“你们对这首诗有什么了解?”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知道诗人所垂钓的江是湘江。”这位老师一时不知要说什么……其实他也不知道这条江就是湘江。有时我们在备课时不敢给学生太多的自主空间,也是怕出现“意外”,自己不能处理好,怕自己的形象受到损害。

于■老师说过:“语文教育质量说到底是语文老师的质量。要造就合格的、优秀的语文老师,必须下工夫提高老师的素质。”给学生自主,老师一定要有博大精深的学识,这样课堂才能碰撞出一朵朵耀眼的思维火花,这样的课堂才是高质量的。老师只有坚持不懈地增长自己的才学,不断探索教育技巧的奥秘,才能赢得属于你和学生的那一片艳阳天。

三、结合教材实际

现行的人教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将课文分为精读、略读、选读三类。这三类课文从文学的角度来说一般是文质兼美的好作品,可是既然编者把它们分为三类课文,就是希望我们区别对待。可是如何区分呢?

我听过许多老师上略读课文或选读课文,大多是“精雕细刻”,特别是在公开课上,有许多老师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深度淋漓尽致地向学生展示,似乎唯有此,才能展示老师的高水平。殊不知课堂不是老师的,而是学生的。

我上的《麻雀》是选读课文,这一课的教学让学生思考的就是“爱是 ”,并且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课堂上精彩纷呈:有的说爱是勇气;有的说爱是可以战胜一切的;有的说爱可以创造奇迹……学生的个性解读写满了整块黑板。原来放手可以这样美丽。

我们要给学生的是“渔”,而非“鱼”。所以,精读课文就要用“扶放”结合的方法来教学,略读课文就是以“放”为主来教学,至于选读课文一定要让学生完全自主地学习,当然这要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之后。

四、重构教学设计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我们要重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的不再是自己如何教学,而是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

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而不是仔细分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内容。钻研教材,就是要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读文本,研究文本,理清思路,寻找教学的支撑点,形成自己教学的风格和特色。在小语界,这些特级教师的课都十分精彩,原因就是他们融入了自己的思想,而不是看教师教学用书而获得的。

如果有需要,还要阅读相关资料、书籍,让自己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做到有备无患。我听了黄吉鸿校长执教的《游子吟》,课后,他开了一个讲座。他说为了上好古诗词课,从2009年暑假开始便研读了有关这方面的书籍,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并且,这首只有30个字的《游子吟》,他竟写出了两千多字的文本解读。这样的老师上出来的课,能不吸引人吗?

其次,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这是十分关键的,因为学生的知识和情感体验绝不是“空中楼阁”。教学中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个体差异性。同一个文本,在不同的班级进行教学,方法也一定不同。说到底,课堂是因为学生而精彩。蒋军晶老师执教《“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篇课文,用“你觉得凤辣子是怎样一个人”引领全文,学生对“凤辣子”的认识从片面到理性,诠释得真实、精彩。课后,蒋老师说:“课前我接触了十几个学生,就‘凤辣子’是怎样一个人让他们谈谈初读的体会,结果发现他们的看法大多是‘泼辣、热情、细心、关心林黛玉’……这堂课我就在学生的真实水平基础上教学,从浅表逐步深入,由错误走向正确,提升、丰富学生对‘凤辣子’这个人物的认识。”

再次,老师要有前瞻性的眼光,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思考自己将怎样处理,做好导向的准备。有些老师,为了还学生自主,学生的回答或提出来的问题偏离教学目标太远,已没有研究的价值了,可是老师仍跟着学生走,结果教学目标没有完成。我们要知道,自主不是天马行空地乱讲、异想天开地胡说,自主不等于放任。

五、关注教学过程

1.自主朗读时间

成功的阅读课不是讲出来的,也不是写出来的,其实是读出来的。学生在朗读的时候,从视觉到听觉,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中去,这样会促使学生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文章的情感,让学生身临其境,领悟意境,发展语言能力。其实,学生自主朗读的过程是对文本进行吸收、加工、创造的过程。学生在自主朗读之后,才会有自己的疑问、收获,这才是个性化的解读。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课堂上,少说点,多给学生读书的时间。

2.自主思考时间

我曾听过许多公开课,在40分钟的时间里,老师安排的教学内容相当“丰盛”。40分钟里,我这个听课老师手中的笔都来不及记录上课的内容。下课后,有些听课老师说这节课上得十分成功,教学设计新颖,课堂气氛活跃。可我不喜欢这样的课,甚至觉得有些不真实。在家常课中,也常见这样的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马上就问学生:“有谁来回答?”学生没有思考,哪来的答案呀!在40分钟的时间里不要为了所谓的“高效”就不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李镇西曾说:“学生的心灵被牢牢地套上精神枷锁,哪有半点创造的精神空间可言?”学生有了自主思考的时间,就会试着自己去体会和揣摩文本的文字和意境,从而获得对课文的个性化理解,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自主解读文本

现在的小学生中,尤其是中、高年段的学生中,有许多人手中有一些参考资料、参考答案。对他们来说这是上课时很有用的法宝,他们知道老师要的是这样的答案,他们可以不用思考就能得到表扬,何乐而不为。语文课堂要的是“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要张扬个性的、自主的语文天地。因而,我们对学生个性化的解读文本要表示由衷的尊重或表扬,这些参考资料、参考答案将没有立足之地。

《学会生存》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未来的文盲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语文教学应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去思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我们抛开居高临下的姿态,全体蹲下身来,和孩子们一同成长!

[参 考 文 献]

[1]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2]李镇西.民主与教育[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