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残档中的嘶嘶马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残档中的嘶嘶马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明代辽东残档中,有大量明朝政府与女真族在辽东马市进行互市贸易的记录。何谓辽东马市?辽东马市又为努尔哈赤崛起提供了怎样的机缘?让我们揭开明代辽东残档的神秘面纱,一起去明代“逛逛”辽东马市。

明代辽东马市的由来

在古代,马是战争和日常生活中用来生产驾车、代步的重要工具,受到人们特别重视。明《典故纪闻》记载:成祖曾问兵部尚书刘携:“今天下畜马几何?”携对以兵兴耗损,所存者二万三千七百余匹。成祖说:“古者掌兵政,谓之司马,问国君之富,数马以对。是马于国为最重。”由此不难看出,在以骑射为主要武备的古代,马的数量是国家强盛的象征。

为此,明王朝建立以后,十分重视马政建设,为经常得到品种优良的战马,以加强边防力量,在民间首创了代官养马制度。由于代官养马制度解决不了明初战事频繁、马匹奇缺的矛盾,永乐初年,明朝政府开始修改此项制度,转而大力发展朝贡贸易。据《太宗实录》记载:永乐元年11月,兀良哈头目哈儿兀歹遣其部属脱忽思等二百三十人来朝贡马。永乐二年四月,“鞑靼头目脱儿火察哈儿兀歹等二百九十四人随上都等来朝贡马”……由于明朝政府对各边区少数民族采取招抚政策,凡来朝贡马者给予很重的回赏,故来朝贡马者争先恐后。

随着朝贡贸易的发展,边区少数民族来京贡马,路途遥远,运马艰难,越来越成为制约朝贡贸易发展的瓶颈。为此,永乐三年三月,明成祖饬令兵部:“福余卫指挥喃不花等奏其部属欲来货马,计两月始达京师。今天气向热,虏人畏夏,可遣人往辽东谕保定侯孟善,令就广宁、开原择水草便处立市,俟马至,官给其直即遣归。”广宁、开原马市的设立,方便了明朝向东北边区少数民族购买马匹。因这些马市大部分设在辽东,故统称辽东马市。这就是辽东马市的由来。

辽东马市是明代建立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马市

元朝统治被明朝代替以后,一部分蒙古贵族退到蒙古草原及东北等地,分成三大部落,分别为兀良哈、瓦剌、鞑靼。在蒙古三大部中,兀良哈距明最近,朱元璋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分兀良哈地置朵颜三卫。与此同时,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还有女真。明代的女真也称女直,分布在辽东北部东部、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分建州、海西、“野人”三大部。

永乐三年,明朝为方便向邻近的女真各部及朵颜三卫购买军马,在辽东设立了开原、广宁马市。当时共设立三个市场,“一于开原城南,以待海西女真;一于开原城东,一于广宁,以待朵颜三卫。各去城四十里。”

万历年间辽东马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广宁设一关一市,以待朵颜、泰宁等夷。开原设三关三市,以待福余西北等夷。开原迤东至抚顺设一关市,以待建州等夷。”所谓开原三关三市,即指新安关、广顺关和镇北关三个市场。 广顺关市,市址在开原城15里外东果园,市易对象为兀良哈三卫。 镇北关市,市址在开原20里外马市堡,市易对象为女真各部。 新安关市,市址在开原40里外庆云堡,市易对象为兀良哈三卫。抚顺马市,设于明天顺二年(1458),市址在抚顺城东,市易对象为女真各部。此后,明政府又相继建立了宽甸马市、清河马市、辽阳马市等。至此,辽东马市成为当时最具规模的互市场所。

辽东马市管理较为严格。“凡诸部互市,筑墙规市场。”市场内,设有管理机构,立有市规市法。并设有马市官(开原有提督马市公署),专司收买兀良哈和女真各卫马匹。各少数民族来市马者,将马匹及其他货物赴官验放后,方准入市交易。辽东马市设立之初,每月初一至初五开市一次,广宁马市每月二次,分别为初一至初五,十六至二十。万历时开市日期日益增多,交易数额日趋扩大。

在互市贸易中,为鼓励东北少数民族开展互市贸易,明代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是“善价易之”,“务使客商有利,夷价无亏” 。明初所市之马,分上上马、上马、中马、下马、驹五种,马价不一。上上马值米五石,布绢各五匹;上马值米四石,布绢各四匹;中马值米三石,布绢各三匹;下马值米二石,布绢各二匹;驹值米一石,布二匹。由于价格规定得较合理,“至是来者众”,马匹的成交量越来越多。二是实行“马市抽分”制,将“抽分”银两,作为抚赏之费,奖励恪守条规的守市人员。女真各部的互市入贡大多是在酋长组织下进行。市易“即毕”,明朝制度,对朝贡或互市的女真人均置备酒食、牛羊以为慰劳之资。在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明代残档中,有关辽东马市的记载,大部分是马市抽分与抚赏“夷人”所用银物的文件。据档案记载:万历四年 “……新安关进入买卖夷人抄木等352名,到市与买卖人全九京等易换马匹等物,共抽银并贽见礼银一十九两七钱二分。” “赏新安关进入买卖夷人抄木等352名,共用银五十两六钱一分六厘四毫五丝。……赏盘四十三个,连酒,用银八钱一分七厘;官红布十匹,……果桌九十五张,连酒,用银六两六钱五分;官蓝布六匹,……花段五十一匹,用银三十五两七钱;官妆花织金袍一件……十七匹,用银五两六钱四分;牛二只,用银一两。”以此充分调动守市人员维持互市秩序的积极性,从而使交易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三是“市本”充足。明朝政府的“市本”主要由管理马政的机构太仆寺发放,据《皇朝马政纪》所载:在互市贸易中,“各边年例市本每年二十余万。”成化年间,因“市本”严重不足,明朝政府停免了陕西、山西马市,而“辽东仍旧”。

这样,在明朝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辽东马市日益繁盛,逐步由单一的“马市”发展为综合市场,马市性质也由“官市”向“民市”过渡,互市商品种类也日益增多,成为当时全国存在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边贸市场。

残档中有努尔哈赤祖父到辽东马市进行贸易的记录

据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明代档案记载:万历六年五月初三日(1578)“落雨。夷人叫场等四十五名,到市与买卖人……猪牛等物,换过麻布、粮食等货。一号起……抽税银五两二分四厘”。万历六年五月初三日(1578),“抚赏买卖夷人叫场等二十三名。牛二只,价银七钱五分;猪一只,价银一钱;盐一百五十五斤,价银六钱二分,共用银一两四钱七分”。万历六年七月十二日(1578),“抚赏买卖夷人叫场等二十一名。牛一只,价银二钱八分;猪三只,价银三钱七分;兀剌一双,价银七分;红布四匹,价银四钱八分;盐二百七十斤,价银一两八分;盐三百八十五斤,价银一两六分,共用银二两四分。”

上述档案中提到的夷人“叫场”,即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

觉昌安,又名叫场,生于明正统年间。在部族间的互相争夺中,他曾率族兵铲平建州女真中的硕色纳、加虎二强部,称霸建州女真。觉昌安是明朝委任的建州左卫官员,常率领部众进入辽东马市贸易,以畜产品易换麻布、粮食,领取抚赏的食盐、红布、兀剌等物。觉昌安第四子塔克世娶妻喜塔喇・厄墨气,生三子,长为努尔哈赤,次为舒尔哈齐,幼为雅尔哈齐。努尔哈赤25岁那年,建州女真部有个土伦城的城主尼堪外兰,带引明军攻打古勒寨城主阿台。阿台的妻子是觉昌安的孙女。觉昌安得到消息,带着塔克世到古勒寨去探望孙女。正碰上明军攻打古勒寨,恰在城中的觉昌安及其子塔克世在混战中被明军杀害。

努尔哈赤与辽东马市

明初,建州女真主要以狩猎、畜牧和采集等传统经济为主,农业经济由于受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种种不利因素的限制,始终停滞在较低水平。

由于建州女真长期不能冶铁,使用的农具十分简陋,主要是由木质或骨质做成的,致使农业生产十分落后,粮食严重自给不足,女真农业品必须用当地的土特产到外区交换而来。辽东马市出现后,为女真与汉民族的商品交换提供了场所,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例如明朝永乐初年、辽东马市开市后,他们就用马匹换粮食,最好的马一匹换米15石,最次的换米8石,他们以良马通过交换补充粮食不足。明天顺二年(1458),鉴于建州女真人要到马市交易必须长途跋涉到开原或广宁,很不方便。明朝在今抚顺城东官岭地方开设了抚顺马市。抚顺马市是抚顺地区最早的一处综合贸易市场。抚顺开市初,一日不过数十人,及万历年间入市者动辄数千人。基本上是三日一市,每次开市都生意兴隆,非常热闹,四面八方商贾云集。

女真以自己的人参、貂皮、松子、木耳、马匹等土特产,换回粮食、牛、布、盐、铁器等生产、生活资料。据档案记载,仅在万历十二年(1584)三月的17次马市交易中,女真人就买进铁铧4848件;同月的29次买牛交易中,买进耕牛430头。

通过经济交流,互通有无,互利互惠,特别是耕牛和铁制农器的大批输入,女真人不仅获得生活的必需品,也使自己迅速地得以发展,农业发展的成就尤为令人瞩目:“户知稼穑,不专以射猎为生。”后人严从简在《殊域周咨录》中曾说:“非抚顺马市则建州不得发达。”

努尔哈赤出身建州女真的贵族家庭。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都是建州女真的贵族。努尔哈赤从小就练习骑马射箭,练得一身好武艺。经常到深山里打猎、挖人参、采松子、拾蘑菇,然后把这些山货带到抚顺马市卖掉。由于女真人的生活方式与汉人的生活方式差异不大,女真人接受起汉文化来就显得非常自然和特别容易,这期间,努尔哈赤在抚顺接触了很多汉人,学会了汉文,他对明朝官员、商人和一般老百姓的想法和生活习惯,也都十分熟悉。通过互市贸易,应该说也拓宽了努尔哈赤的视野。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马市惠及努尔哈赤的不仅是家乡社会经济的进步,也使努尔哈赤自身的思想认识有了新的升华。这也不能不说是努尔哈赤日后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

尽管明朝开设辽东马市是为了加强边防、巩固统治的需要,并不是为女真人着想,但客观上却为女真经济繁荣搭设了金桥。建州女真在明代晚期,能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功无疑得益于辽东马市。

万历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并攻陷抚顺、辽阳等地后,辽东各地马市基本结束。

(作者单位:辽宁省档案馆 1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