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证史与疑史,创设历史高效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证史与疑史,创设历史高效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董静然,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2004年参加工作,现为中学一级教师,任教初一、初二两个年级的历史课。工作9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论文《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大胆质疑,小心求证》获区级评比一等奖,后者发表于《教育创新导刊》。录像课“鸦片输入与禁烟运动“获市级二等奖。2012年获滨海新区教师三项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同年被评为校级骨干教师。参加了3项市级课题、2项区级课题的研究工作。

创设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一直是教育界的追求目标。为此,各地涌现出很多促进高效教学的模式。但我认为这些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过于机械化,往往对单纯记忆性知识的掌握有益,而历史学科一来常无固定结论,二来需要深厚学术积淀,三来教科书存在漏洞,需要动态化的思维训练才能形成真正的高效课堂。那么,什么样的历史课堂才是高效的呢?

我认为,历史课堂的高效性,不在于训练学生背熟了多少书本知识,而在于帮助学生形成了怎样的历史观和学习方法。我把这种历史观定位在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上,学习方法主要是以史料为依托,通过证史、疑史,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从史料出发,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这样才能更好地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及意义。下面,我着重谈谈我的历史高效课堂是怎样“炼”成的。

一、以史料教学法为核心,引导学生掌握和了解历史知识

主要做法是查阅相关历史资料、采访当事人,使用网络资源要特别谨慎。

如教学《春秋战国的纷争・长平之战》,我要求学生以“白起是否坑杀四十万赵军”为题,根据我提供的史料进行讨论,并阐发自己的观点。支持“坑杀四十万降卒”的观点,主要可凭借《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赵)括军败,卒四十万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乃挟让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 并以《资治通鉴》作为佐证。

持反对意见者可主要参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然“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那赵国为什么能在五年之后“大破燕军”,使“燕割五城请和”呢?以战国时期的实际情况看,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屠杀四十万人也是十分困难的。依据古人爱用虚数的习惯,还可推测长平之战所坑杀人数应当是古人惯用的虚数。

讨论最终选取哪种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高效”的体现应是学生学会对不同史料进行比较性的综合深入分析,并能有理有据地阐发个人的观点。

二、以“了解之同情”及实事求是的态度,引导学生不对历史人物与事件妄下结论

我的主要做法是引导学生:看人,要学会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体察人物;看事,要学会用证据说事儿。

传统的历史教学总是喜欢站在高于历史的角度褒贬人物,评论事件,而忽视了当事人的心理状态与事件的真实情况。比如,一谈戊戌就说康梁保皇的局限性,一提慈禧就说她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保守派。百日维新以戊戌而告终,我们就说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不能救中国,但康梁哪一个是资产阶级呢?我们天天说袁世凯出卖谭嗣同、慈禧太后阻挠改革,却拿不出能服人的证据。没有根据就妄下结论,这是对历史的不敬。因此,在教学中,我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古今不同的视角,根据当时的现实情况,甚至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样能更好地体察当事人的心理状态,看清历史的本来面貌;另一方面在一个历史事件的教学中,我往往精选出多种史料记载及由这些史料推出的不同结论,供学生选择,培养学生依据史料、“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认知态度和思维习惯。

三、以“大胆怀疑,小心求证”的态度,引导学生勇于质疑、慎于求证

现行历史教科书中,尚保留着许多存在争议的问题,历史教师也会因个人学养的深浅而存在教学漏洞。因此,我引导学生不偏信任何观点,只要认为证据不足,就要大胆质疑教科书和教师,直到证据确凿为止。比如,教科上说开始当天,光绪帝亲自登上天安门城楼颁布《明定国是诏》,学生就曾对此提出质疑。面对质疑,一方面我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得知清朝皇帝颁布诏书确实要在天安门举办颁诏仪式;另一方面肯定学生的质疑,因为根据诏书起草者当天的日记来看,光绪帝当天几乎没有时间参与颁诏仪式。

此外,我由蒙文通先生采用的考试方式得到启发,尝试改变课堂评价方式――不是出题考学生,而是让学生出题考我;或者在某些测验中让学生自己提出质疑性问题,自问自答,鼓励学生质疑。实际上这也是考查学生的学问深浅,只有学明白了,才能问出有水平的问题,而学生也确实提出过很多有思想的问题。比如,“袁世凯已经大权独揽控制中华民国,但为什么还要皇帝这么个名号”;“抗美援朝战争,为什么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没有在联合国决定出兵时使用一票否决权”;“张謇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官不当,却去搞实业”,等等。这些质疑质量之高,很难想象其出自初中生之口。能提出这些疑问,正是因为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态度与方法的结果。提出问题就要解决问题,通过搜集史料后的合作交流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学习。

我把我的工作定义为“做历史学家的事”,把历史教学的长远目标定位在“对一切历史事件都具有独立自主的判断”。尽管这种判断也不一定总是正确,但那毕竟是学生经过了阅读、思考、质疑之后的判断,它对学生个体来说一定是最有价值的。这样,就达到了司马迁对历史学习者的最高要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当然,并非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历史学家,历史教学也不是要培养历史学家,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放弃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只有把正确的方法教给学生,将来遇到问题时,他们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我反对在课堂教学中机械地让学生记忆历史知识,他们首先要学习的是应该在遇到不清楚、不明白、不了解的历史事件时,知道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们是喜爱我的教学的,并逐步产生了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学习不会完全没有负担,但有了兴趣做动力,必要的学习负担会转化为热情,这才是我心目中的高效减负的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