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物质的检验”教学后的一点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作者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与认识,对中学化学教学中物质检验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与分析,并加以理论阐述。
关键词: 物质检验 系统分析 教学体会
一、前言
物质的检验要经历方法的选择(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现象的观察,以及逻辑推理得出结论三个步骤,缺一不可。因此,在检验时我们应尽可能地选择特效反应以减少干扰。
物质检验的一般思路是:根据物质具有的不同特性,选择适当的试剂,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不同的现象,将它们一一区别开来。
解题原则是: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证据确凿、结论可靠。
物质检验的常用步骤:①取少量样品;②加入少量试剂;③观察实验现象;④分析判断得出检验结论。推断物质时,教师要善于从特征现象(如颜色、沉淀、气体或气味)入手,抓住一个或几个典型反应作为突破口,然后顺藤摸瓜,各个击破,解决问题。
物质的检验包括气态物质的检验、离子的检验和有机物的检验三种。
二、气态物质的检验
1.集气瓶是否集满所要收集的气体,可按不同的集气方法分别加以判断。
(1)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如果发现有气泡从集气瓶口逸向水中,说明气体已收集满了。
(2)用排气法收集气体时,一般可应用被收集的气体的某些物性加以判断。如有色气体NO、Cl,可以看集气瓶是否显示这种颜色。而有气味的气体,可用手煽动瓶口的气体,闻其气味。当然,比较确切的,要用化学方法检验。如检验Cl:将一张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瓶口,观察试纸是否出现蓝色。检验O:以一根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检验CO:可用一根蘸有石灰水的玻璃棒靠近瓶口,看玻璃棒上有否白色固体生成;或用一根燃着的木条靠近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例1.可以用湿润的石蕊试纸来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瓶的气体是:(a)HCl,(b)HS,(c)CH,(d)NH中的哪一种?试纸将变何颜色?
[解答]:(a)HCl,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d)NH,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解题指导]:实验室的石蕊试纸有红色和蓝色两种。检验HS气体,最好用湿润的醋酸铅试纸,若有HS,试纸变黑色(PbS生成);检验HCl气体也可用沾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它,观察是否产生白烟。检验NH,也可用沾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它,看是否产生白烟。
2.用一种方法鉴别不同气体时,要抓住现象的差异。
例如,用点燃的方法鉴别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与乙炔时,根据燃烧时能否产生黑烟的特殊现象,首先可检出乙炔。其它三种气体则可根据燃烧只生成水、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既生成水又生成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区别出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气态烃)。
3.所提供的气体检验法是相对的,为确认某种气体,往往要综合运用物质多方面的性质。
例如,一些氧化性较强的气体都能跟碘化钾反应产生碘单质,都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氟气、氯气、溴蒸气、臭氧(O)、二氧化氮等气体都能有上述现象。因此,可以说氯气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却不能说只要有此现象,被检验的气体就是氯气。如果再结合该气体是黄绿色,而不是淡黄绿色、无色、红棕色,则可较有把握地认定该气体是氯气。又如,卤化氢气体都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与氨气化合生成铵盐时都产生白烟,为确认是何种卤化氢,还需通过检验卤离子进一步验证。
三、离子的检验
离子检验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生成沉淀法。如果离子和某试剂中的离子可生成沉淀的,一般可用这种方法。如:
(1)Cl,Br,IAgCl(白),AgBr(淡黄),AgI(黄)。
这些沉淀都不溶于稀硝酸。
(2)SOBaSO(白)
不溶于稀硝酸。
(3)POAgPO(黄)
溶于稀硝酸。
(4)Al,Fe,Fe,CuAl(OH)(白),Fe(OH)(棕),Fe(OH)(白),Cu(OH)(蓝)。
其中Al(OH)可溶于碱;Fe(OH)暴露在空气中,颜色从白―绿―棕。
2.生成气体法。凡是加进某试剂可生成气体的离子都可用这种方法。如:
NHNH
(以气味和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CO,SOCO,SO
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后者有刺激性气味,且使品红溶液褪色。
NONO(红棕)
3.显色法
H,OH表现不同颜色
焰色:K(紫),Na(黄)。
注意:在解题过程中应灵活运用离子检验法。比如,甲可用来检验乙。反过来,乙也可以用于检验甲。
四、区分“鉴定”、“鉴别”、“推断”的不同含义
鉴定是用化学方法来确定某物质的有关组成。如果一种物质由两种离子构成,则既要检出阳离子,又要检出阴离子。例如,鉴定某一物质是否是硫酸钾,应该检验它是否含K,又要检验它是否含SO。同时,还应注意排除它是KHSO,要证明它的水溶液无酸性,不含HSO。
鉴别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已知物质,用一定方法把它们一一区别(或辨别)开来。一般可先考虑物理方法(色、味、态、溶解性),然后才考虑化学方法(加某试剂等),有些题目要求只用一种试剂,这时更应详细考虑各物质性质的区别。对于多种物质的鉴别,可以采用表述法。
推断是根据已知的实验步骤和现象,综合运用物质常规的检验法和物质有关的性质,加以分析推理、判断、然后得出被检验的是什么物质的结论。推理过程可以用淘汰法,才不至于发生遗漏或错误。
学会鉴定、鉴别和推断物质的方法,掌握这三类实验的操作与程序,提高解决这三类实验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解题过程中常见错误
1. 待检溶液或固体忘记交待取少量。
2. “现象”描述失当。如使醋酸铅试纸变黑,写成“使醋酸铅试纸产生PbS黑色沉淀”。须知,现象是指人们的感觉器官所能感觉出来的,只能是状态、气味、颜色、溶解性等直接感受到的因素。
3. 把“鉴别”误为“鉴定”。
4. 推断题不“推”即“断”,甚至靠猜测下结论。上述几种答题中常见的错误要引起重视。
5. 缺乏推理判断的能力和方法。
如对不用另加试剂的鉴别题、只用一种试剂的鉴别题、可用多种不同试剂和操作程序的鉴别题,缺乏对解题突破口的确认能力,以及解题程序的安排能力。对图式鉴别题,除了难以寻找突破口以外,对正推法和逆推法的使用,还存在思维障碍。
鉴于上述列举的几种情况,因此在平时复习解题时教师应重视解题思维的训练,重视思维方法的归纳总结。
六、典型例题分析
例2.在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着氯气、氯化氢和溴化氢,如果不用其它试剂,怎样加以鉴别?
[解答]:(1)观察三瓶气体,呈黄绿色的是氯气;(2)将氯气瓶与其余两瓶气体中的任一瓶瓶口相对,使气体相混,若气体由黄绿色变成棕红色,则原气体为溴化氢。2HBr+Cl=2HCl+Br;(3)若两气体相混后无任何变化,则该瓶是HCl气体,剩余的另一瓶是HBr气体。
[解题指导]:题目要求不用试剂,说明只能从有关物质的性质的差异、物质彼此间的反应、对某一种物理因素(如受热)所显示的现象的差别等来进行思考。比如NaCl、NaHCO、蔗糖三种白色固体,可以分别给予加热,便可鉴别。
例3.取一种盐的水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取一滴该盐的水溶液滴到铜片上,出现光亮的白色斑点,加热后斑点不消失,但此斑点能溶于硝酸。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取少量该盐溶液于试管中加热,水蒸发后,继续强热,生成红棕色气体。
试分析并确定此盐的组成及其名称,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根据实验(1)盐溶液遇铜能生成白色光亮的斑点,说明此金属不如铜活动,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是位于铜后的金属,即汞、银、铂、金。又根据加热白色斑点不消失,此斑点可溶于硝酸,说明不是汞、铂、金,因此只能是银。
根据实验(2)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的现象,可知该盐含有硝酸根。
综合(1)、(2)可推断此盐为AgNO。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u+2AgNO=Cu(NO)+2Ag
3Ag+4HNO=3AgNO+NO+2HO
2AgNO2Ag+2NO+O
例4.有四种溶液:BaCl、NHCl、NaSO、(NH)SO,试用一种试剂加以鉴别,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在四支试管里,分别注入少量的上述四种溶液,然后各滴入少量的Ba(OH)溶液,加热。
(1)无反应的试管中,是BaCl溶液,
(2)有刺激性氨味逸出的试管中是NHCl溶液;
2NHCl+Ba(OH)BaCl+2NH+2HO
(3)只有白色沉淀产生的试管中是NaSO溶液;
NaSO+Ba(OH)=BaSO+2NaOH
(4)既产生白色沉淀,又逸出刺激性氨味的试管中是(NH)SO溶液。
(NH)SO+Ba(OH)BaSO+2HO+2NH
[解题指导]:这四种盐如按阳离子分成两组,一组含NH,另一组不含NH;如按阴离子也可以分为两组,一组含SO,另一组不含。检验NH用OH;检验SO用Ba。所以选定试剂Ba(OH)。
叙述时应先写所发生的现象,然后才推断原来的溶液是什么溶液。
例5.明矾可用化学式
KAl(SO)•12HO表示,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鉴定它的组成。
[解答]:(1)取少量待检的晶体于试管中,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片刻试管口有水珠生成,证明该晶体含结晶水。
KAl(SO)•12HOKAl(SO)+12HO
(2)取少量该晶体配成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少量溶液,发现有白色胶状沉淀后,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沉淀又消失,则证明该晶体中有Al存在。Al+3OH=Al(OH),Al(OH)+OH=AlO+2HO。
(3)用白金丝或镍铬丝沾一些待检晶体或该晶体的水溶液,进行焰色试验,通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火焰呈紫色,证明有K存在。
(4)取少量该晶体配成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BaCl溶液,如果生成白色沉淀,且这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则证明该晶体有SO存在。Ba+SO=BaSO。
[解题指导]:
(1)中学所学的两性氢氧化物除Al(OH)外还有Zn(OH),所以在检验Al时,先加少量NaOH溶液得到沉淀后,必须再加氨水,不溶者才能断定是Al(OH)。
(2)检验SO,加入Ba后必须再加稀硝酸。因为遇Ba能生成白色沉淀的还有CO,SO等,但这些沉淀均溶于稀硝酸,据此可与SO相区别。
例6.现有甲醇、甲醛、甲酸、乙酸四瓶溶液,如何用最简便的化学方法区别出甲醇来?
[解答]:
甲醇甲醛甲酸乙酸加新制Cu(OH)Cu(OH)混浊消失变蓝绿色溶夜甲酸乙酸?摇Cu(OH)混浊不消失甲醛甲醇?摇
煮沸有红色沉淀:甲酸无红色沉淀:乙酸
煮沸有红色沉淀:甲醛无红色沉淀:甲醇
2HCOOH+Cu(OH)=(HCOO)Cu+2HO
2CHCOOH+Cu(OH)=(CHCOO)Cu+2HO
HCOOH+2Cu(OH)3HO+CO+CuO
HCHO+2Cu(OH)HCOOH+2HO+CuO
[解题指导]:分析各有机物的官能团,可发现其中两种有羧基,两种有醛基。因此要设法找到一种试剂,这种试剂需能与羧基反应(应具碱性)又能与醛基反应(应是氧化剂),而且现象要明显的,自然新制的Cu(OH)悬浊液是较理想的试剂。
七、结论
总之,物质的检验答题时,首先,选择合理的试剂、试纸,要求选择操作简单、反应灵敏、现象明显的方法和途径。其次,不能向待检物中直接加入试剂,必须另取试样。一般来说固体物质的检验常先加水配成溶液。另外,一种溶液需要两次以上实验时,一般应分别取样,不能在同一试液中重复操作。最后叙述时要先说明现象再得出结论。
参考文献:
[1]新课标高中课本教材教科书―高一化学[M].3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新课标高中课本教材教科书―高二化学[M].3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新课标高中课本教材教科书―高三化学[M].3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